A. 如何上好小數乘法復習課評課記錄
一、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教學內容系統化
《數學課程標准解讀》中提到數與代數的內容在中小學占很大比重,我們在這方面也積累了許多教學經驗。但按照新的時代要求和新的教學理念來看,其中的問題也從在不少[1]。利用情景、操作工具、圖片、圖表、符號等。探索小數、分數、百分數、有理數、實數等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理解運算意義,這個過程不是短時間內就可奏效的。計算器無處不在,已不需要學生完全運用紙和筆對問題進行解答,但是一些基本的聯系仍然需要學生很好的理解[1]。例如:我在復習《復習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意義和法則》對整數和小數的乘除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歸納,通過填表的形式,學生明確了它們的聯系與區別,把新知識同舊知識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掌握新知識,鞏固舊知識。通過練習,進一步完善了積與被乘數、商與被除數大小關系的規律,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加強檢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最後我進行簡要小結,小結既是整理,又是為繼續學習做准備找准生長點,有助於對於知識的遷移,瓜熟才能蒂落。
二、再現知識,形成網路,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復習課的教學內容,對於有些學習比較輕松的孩子來說,有時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的學習情緒極易受到影響,恰當運用激勵和評價手段,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帶入最佳學習狀態[2]。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體現學習的自主性,我們把復習的大量時間放在課前,讓課堂成為學生課前復習,整理情況、匯報和交流的場所。課前,我們先布置好復習內容,讓學生自主或合作收集整理,編織知識網路,這樣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構思和串聯知識網路。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把「作品」進行展示、交流欣賞、評析。由於交流的是個人的「傑作」,就可能因人而異,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圖畫式……一次比較,就是一次復習,不同的比較就有不同的感受。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對一些知識重點或難點進行點撥、疏通或重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復習知識。在交流知識要點的同時,我還讓學生「共享」平時在學習中犯過的「錯誤」。這種活動的展示,對於自身又是一次反思和鞏固的過程,對於別人則又是一次提醒和復習的過程。學生口述出自己學習中曾經的疑惑和困難。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好奇,屬於普遍性的問題,容易起到其他學生的共鳴。原汁原味的交流,學生受講、學生愛聽,遠比由教師的苦口婆心效果要好。
B. 復習課修改病句評課
一、出現了並列的短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分類不當、語序不當或語意不明
1.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搭配不當,「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我們家鄉美麗而富饒,這里土地肥沃,特別適宜種果樹、棉花、甘庶,此外,還適宜栽種梨樹和棗樹。(分類不當,「梨樹和棗樹」都是「果樹」)
3.全廠職工討論和聽取了廠長關於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語序不當,應為「聽取和討論」,有時間上的先後關系)
4.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餘元。(語意不明,是「經濟損失和訴訟費」計「三千餘元」還是單「訴訟費」「三千餘元」)
二、出現了多重定語和多重狀語,可能是語序不當
1.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改正錯誤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應將「有效的」調至「方法」前)
2.昨天,許多代表熱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談。(應將「熱情地」調至「同他交談」前)
3.這期培訓班是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委聯合於今年五月底舉辦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百多名職工代表參加了這次培訓。(「聯合」應調至「舉辦」前,讓位於時間狀語)
三、出現了數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語序不當、用詞不當
1.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幹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表意不明,是「三個學校」還是「三個學生會幹部」)
2.國產轎車的價格低,適於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一售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重復,「十幾萬元」本為約數,不可以再用「左右」)
3.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端正黨風、增強黨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語序不當,「一種」應在「行之有效」之前)
4.華能集團三電廠今年對鍋爐設備進行了改造,噸煤發電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用詞不當,「減少」不可以用倍數)
5.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後,國內外同行對其先進的功能大加贊賞,先後有二萬三千多人次前來參觀。(用詞不當,「人次」是復量詞,不可以做主語)
6.早晨五六點鍾,通往機場的街道兩旁便站滿了數萬名歡送人群。(用詞不當,「人群」是集合名詞)
四、出現了介詞,可能是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主客體顛倒、主語殘缺
1.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搭配不當,應為「從……中」)
2.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人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介詞使用不當,應為「對」)
3.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主客體顛倒,應為「對青年人來說」、「對四十歲以上的人來說」)
4.為什麼對於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呢?(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應刪去「對於」)
五、出現了關聯詞(連詞),可能是搭配不當、殘缺、語序不當
1.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麼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詞搭配不當,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2.盡管你的禮品多麼微薄,但在農民心上,卻象千斤重的砝碼。(關聯詞和副詞搭配不當,此處應用確指的「這么」,「無論」和「不管」後應用不確指的「多麼」)
3.他雖然是個農民,平常喜愛學習,識不少字,編秧歌也在行。(關聯詞殘缺,應在「平常」前加「但是」)
4.由於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關聯詞位置不當,主語不一致,關聯詞應在主語之前,應將「不是」調至「質量」前)
5.如今「阿Q」一類的「字母詞」已遍布漢字文化圈內,不但進入了教科書,而且活躍在各媒體上。(語序不當,出現了遞進關系,程度重的應放在後面,應為「不但活躍在各媒體上,而且進入了教科書」)
6.用語不妥貼,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條理,拖沓冗長,就會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澀,令人誤解甚至費解。(語序不當,應為「費解甚至誤解」)
六、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
1.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語意不明,「他」到底指誰,指代不明)
2.老人在80歲的時候,還清楚地記得哥哥參加學生運動時對自己的評價:一個溫情主義者。
(語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還是指「老人」的「哥哥」)
3.由於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為此封閉了近三個小時。(重復,「為此」就是「由於這次交通事故」)
4.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正版計算機游戲軟體,否則,不出新軟體,就難以抵制不健康的盜版軟體。(重復,「否則」即「如果不這樣」的意思,與「不出新軟體」重復)
七、出現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
1.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加「的經驗」)
2.認識沙塵暴、了解沙塵暴,是為了從科學的角度達到對沙塵暴進行預防,減少沙塵暴造成的損失。(「達到」的賓語中心語殘缺,「損失」後加「的目的)
3.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音。(搭配不當,「看到」與「鄉音」不搭配)
八、出現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
1.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搭配不當,「培養」與「失足青年」不搭配)
2.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偷換主語,「工廠」不可以「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
3.我們也學小孩子一樣,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葉全焉了,才帶著抱歉的心情,丟到山澗里,隨水漂走了。(偷換主語,前面主語是「我們」,後面已暗換成「花」,所以應改成「把它們丟到山澗里,隨水漂走了」)
九、出現了疑問旬、否定詞,可能是肯否不當
1.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疑問句再加雙重否定,變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邏輯)
2.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不」相當於「每時每刻都」,此處與「忘」用,與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矛盾)
十、出現了固定結構、下定義,可能是結構混亂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有「為……所」和「被……所」的結構,沒有「受……所」的結構,要將「所」字去掉)
2.到目前為止,人還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災害,農業收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自然條件的好壞決定的。(應為「由……決定的」)
3.它是把事件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再按時間順序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經過的寫法叫倒敘。(應去掉「它是」)
十一、出現了文言詞語、書面語,可能是重復
1.在交通干線上設卡收費的方案必須經地方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並公諸於社會。(「諸」即「之於」,「於」與它重復)
2.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絕倫,可以堪稱一流,受到世界輿論的普遍贊譽。(「堪」即「可以」,「可以」與它重復)
3.聽了他對事實真相的陳述,我在心裡由衷地感謝他。(「由衷」即有「在心裡」的意思,重復)
4.《語文大辭典》編委會,為了使辭典有較高的質量,在躬耕修典三個春秋的編纂過程中,著重控制了關鍵程序。(「躬耕修典」即「編纂」,重復)
註:類似的錯誤用法還有「過早夭折」、「過分溺愛」、「衛冕桂冠」、「令寒舍蓬蓽生輝」等。
十二、出現了「的」字的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搭配不當(偷換主語)、語序不當
1.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外面又颳了風,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稀少了,修傘的心裡非常著急。(語意不明,「修傘的」可能是「修傘的顧客」也可能是「修傘的師傅」)
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壇舉行了第29屆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當晚祈年殿的燈火輝煌,更顯得雄偉壯麗。(搭配不當,誤用「的」字,偷換主語,造成「燈火」與「雄偉壯麗」不搭配,應刪去「的」字)
3.湖南省歷史博物館近日展出了數以萬計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語序不當,應將「祈出土的」調至「八千年前」)
十三、出現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後肯否不一、不合邏輯
1.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能否」是兩面性的詞語,與後面不一致)
2.我懷著恐懼的心情,擔心災難會不會降落到姑媽頭上。(「擔心」「不會」,不合邏輯)
十四、出現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詞語,可能是不合邏輯(表意相反)
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與「不再發生」不合情理,應去掉「不」)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卧處不可當風。(「忌」或「不可」去其一)
十五、出現了「前去」、「新生」、「保管」、「沒有」、「走」、「和」等多義詞或多義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
1.縣里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目前去匯報。(是「15日之前去」還是「15 日這一天去」,意思不明)
2.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這所有名的老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新生。(是「新同學」還是「新生命」,意思不明)
3.此次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他們誰也沒有干涉王爾德的權利。(「沒有」兼有副詞和動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4.獨聯體國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屆世界盃足球賽。(是「看不到」還是「瞧不起」, 意思不明)
5.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和」有介詞和連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6.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范圍發出通知,指出物理學科初中教學內容部分不作要求。(是「整個初中教學內容部分」還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
十六、出現了使、讓、令、把、被等詞,可能是主語殘缺、主客體顛倒、語序不當
1.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使動詞的主語是「老主任」,應去掉「經過」,或者去掉「使」,將「才」調至「他」後)
2.今年年初美英兩國曾集結了令人威懾的軍事力量,使海灣地區一度戰雲密布。(主客體顛倒,「威懾」本身有「嚇唬」別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體顛倒,應改成「震懾」)
3.為了爭取高速度,我們必須狠抓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它走在生產建設的前邊,把國民經濟用先進科學技術搞上去。(語序不當,應為「用科學技術」「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4.與作家不同的是,攝影家們把自己對山川、草木、城市、鄉野的感受沒有傾注於筆下,而是直接聚焦於鏡頭。(語序不當,應將「沒有」調至「把」之前)
5.我們偉大的祖國再也不是一個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躪和掠奪的國家了。(語序不當,應將「任意」調至「被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