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境內可以自由兌換外匯嗎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民幣已經實現了可兌換。因為用牌價買不到外匯,可以用議價買,議價買不到,可以用黑市價買。至於用外匯買人民幣,則更為容易,境外旅遊者可以按牌價買,事實上也可以用市價買,不僅在中國境內可以買,在境外也可以買,而且可以合法攜帶入境。由於有「三資」企業的存在,大量中資企業在境外設立,事實上國外投資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買賣人民幣。因此,確切些說,我們面臨的任務並不是實現人民幣的可兌換,而是要統一人民幣可兌換的條件和范圍,使之成為一個較為規范、可以調控的制度。
現在的局面是,人民幣可兌換通過「三軌」並存的扭曲方式來實現。進一步來看,目前的可兌換,在國內不同地區的情況也很不相同,這不僅是因為外匯調劑市場事實上是互相隔離的地區性市場,而且對企業,特別是個人買賣外匯的限制也很不相同。尤其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們的外匯市場,不是真正的外匯市場,而是外匯優先使用權市場(即額度),而且不是銀行間的市場,是企業直接進入的市場。還值得特別注意的不尋常之處是,人民幣在境外的自由兌換程度,大大超過了在境內的自由兌換程度。
㈡ 中國什麼時候開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中國未來5年內不會讓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原因是中國金融體系還相對脆弱。
人民幣自由兌換條件尚未成熟
中國是否已經具備人民幣自由浮動和自由兌換的現實條件
1、人民幣當前是否已經具備自由浮動的條件
總體上看,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是浮動的而不是固定的。1994年實行匯率並軌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了相對靈活的浮動狀態,在不同時點上對不同貨幣的匯率有升有降,幅度有大有小。就近年來的情況而言,人民幣相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的匯率是升值的。到2002年末,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歐元、日元、韓元和泰銖名義升值幅度分別為5.1%、17.9%、17.0%、58.1%和78.7%。從現在的情況看,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穩定、合適的。
現行的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的現實情況。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享有「歐元之父」美稱的羅伯特.蒙代爾教授認為,中國要想實現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必須有兩大前提:一是人民幣完全能夠自由兌換,這就是說中國要完全開放資本項目;二是中國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最起碼中國應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這兩大條件沒有完全滿足之前,中國不宜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
2、人民幣自由兌換是一個長遠目標
貨幣自由兌換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分段實施。這是因為本國貨幣的完全自由兌換將加大外部沖擊對國內經濟影響的程度,不利於本國經濟穩定,尤其在初始時期,出現震盪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市場經濟成熟、發達的國家,實現貨幣的完全可兌換往往也要經歷較長時間的過程。而盲目追求自由兌換進程的速度,忽視經濟發達程度的制約,必然會加劇金融風險、誘發金融危機,進而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金融付出高昂沉重、無法挽回的代價和損失。
因此,國內經濟條件越成熟,貨幣自由兌換的社會成本和制度代價就越小。一般說來,貨幣的自由兌換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穩定的宏觀經濟、健全的微觀基礎、完善的金融體系、有效的金融監管、良好的國際環境。
按照上述條件要求,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我國還無法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這是因為:
其一,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與現實挑戰
——通貨緊縮依然存在,通脹壓力逐步加大。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㈢ 中國施行自由匯率後會怎樣
金融體系崩潰。
㈣ 如果中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會有什麼後果
對方隨意調節對人民幣的匯率,引起國際匯率風暴,將會將造成雙輸的局面。
世界銀行行長是美國總統任命,國際貿易組織的老大是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由華爾街金融家把持著!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就從法律上掃除了中國貿易金融戰的障礙,美國就可以合法地通過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實施金融貿易打擊。
假如「匯率操縱國」的罪名被安置到中國頭上,並最終出現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情況,中國生產的基本都是無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性產品、資源性及其初加工產品:如紡織服裝、機電、鋼鐵、有色關口等。
這些產品美國本身並不生產或者生產極少,在國內並無替代品。但如果懲罰徵收中國產品30%的關稅,中國出口將受到重創!因為這些低級產品、初級產品很容易在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找到替代的生產廠家。也許這一招並不能改變美國貿易失衡的局面,卻可以輕松達到美國壓制中國的目的。
反而是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產品,想找到替代進口方案倒不是那麼容易。很多美國產品,雖然中國一再央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絲毫放鬆出口管制的跡象。在此情況下,中美貿易戰進一步擴大將不可避免,中國股市將受重創也不可避免。
㈤ 如果「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那麼全國人民都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人民幣豈不是死了。
全國人民為什麼一定會都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自由兌換當然是不可能不受約束的。在任何情況下,一個主權國家都不會放棄對貨幣的監管。
㈥ 簡述一個國家貨幣實行自由兌換的條件
貨幣實現資本賬戶下自由兌換的條件:1、匯率浮動 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引申出來的「三元悖論」,一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能同時實現,只能擇其二作為政策目標。大部分國家在資本賬戶自由化時都是採用浮動或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即放棄匯率穩定換來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由此可見,一國要實現資本賬戶下貨幣自由兌換,至少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利率市場化 上個世紀末期發生的金融危機充分說明,一國金融市場和貨幣的穩定性與短期資本流動密切相關。而資本賬戶下自由兌換的實現相當於為短期資本流動打開方便之門,而利率則是調節短期資本流動的有力手段。 如果沒有實現利率市場化,通過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流入的外資往往會直接形成過多的外匯、本幣資金投入,在國內引起「輸入型」通貨膨脹;相反,通過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流出的外匯資金過多的話,本幣會大幅度貶值,造成匯率不穩定,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國內經濟穩定。同時,在利率扭曲的情況下貿然實現資本項下貨幣的自由兌換,非常容易誘發套利活動和外匯投機,甚至釀成金融危機。因此,利率市場化也應是實現資本賬戶下自由兌換的先決條件之一。 3、完善的金融市場和成熟的金融機構 資本賬戶下貨幣自由兌換使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連接更緊密,必然帶來國際游資對國內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的沖擊,同時國外的各種沖擊可以通過金融市場很快地傳導到國內。如果國內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足夠,金融體系比較健全,金融機構比較成熟,對外部競爭和沖擊反應靈敏,那麼就可以較好地吸收沖擊,高效地應對短期資金大量流入或者流出,將資本賬戶開放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少。 4、審慎的金融監管體制 資本賬戶下貨幣自由兌換必然帶來國際游資對國內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的沖擊,建立健全的金融監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前提條件。 在銀行監管方面,當資本管制解除之後,隨著外國資本的大規模流入,銀行體系的可貸資金將迅速膨脹。如果沒有有效的銀行監管,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因此,為了防止銀行系統的風險加大,在決定開放資本賬戶之前,發展中國家必須健全和強化對銀行的各項監管措施。 在證券監管方面,當外國證券資本大量流入時,如何防止市場過度投機將成為發展中國家政府面臨的艱難課題,加強證券市場監管,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主要出路。 5、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穩定的宏觀經濟可以使自由化過程更為平穩。實際上,在通貨膨脹率較低和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一國抗風險能力比較強,適合推動自由化。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就越多樣,抵禦資本賬戶開放所帶來風險的能力就越大,資本賬戶自由化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就越小。 6、國內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 一般而言,一國的資本賬戶開放一方面能夠加速該國經濟的國際化進程,從而促進國內企業素質及競爭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在產品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等各方面將直接面臨國際市場競爭,波動的匯率與利率無不向企業的經營環境提出挑戰。因此,在實現資本賬戶自由化前應致力於提高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且使其具備隨時對匯率和利率的變化作出反應,調整產量、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的能力。 7、合理的國際收支和充足的國際清償手段 合適的國際儲備水平對於解決影響國際收支的各種干擾十分必要,可以吸收國際收支所面臨的各種暫時性沖擊。 沒辦法,現在才看到題目。
㈦ 如果現在中國實現完全自由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會升值還是貶值
升值,然後狂降
最終信用崩潰
一錢不值
㈧ 中國現在實行的還是固定匯率制度嗎
不是。
1994年之後,人民幣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4月1日起開始以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等內容的外匯管理體制改革。1996年12月1日起,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實現可自由兌換。1998年12月1日起,停止了外匯調劑交易,境內外匯交易統一納入銀行的結售匯體系,形成了單一的人民幣匯率。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同時美元每天浮動范圍限制在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3‰之內,對非美元則在1.5%的范圍內浮動。
㈨ 中國目前實行的是什麼樣的匯率制度
中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㈩ 中國現行匯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本次匯率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並不是指人民幣匯率第一步調整2%,事後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