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宏觀調控
市場經濟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有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經濟手段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常用手段。因此,我們必須深刻地、全面地理解它。
所謂經濟手段是指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它主要包括國家掌握的重要物資資金、採取的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杠桿等。經濟手段的主要工具就是經濟杠桿。經濟杠桿是指國家掌握的用以調節經濟運行,以期實現預定經濟目標的各種價值形式。主要包括財政稅收杠桿、信貸杠桿、工資獎金杠桿和外匯杠桿等。要能有效地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杠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還大量地運用經濟政策。作為經濟手段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政策越來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和對外經濟政策等。
財政政策是政府依據客觀經濟規律制定的指導財政工作和處理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財政政策常用手段有:(1)預算——是國家財政政策手段中的基本手段,它全面反映國家財政收支規模和平衡狀況,綜合反映各種財政手段的運用結果,制約著其它資金的活動。(2)稅收——是主要的財政政策手段,它是通過水平總量和水平結構的變動實現其調控作用的。(3)公債——是財政政策手段中具有有償特徵的一種特殊調控手段。國家通過對公債發行數量、發行期限、公債利率進行調整來發揮公債的調控作用。(4)投資——財政投資主要用於新興工業部門、基礎工業部門和大型基礎設施,它是形成國有資產的主要物質基礎。財政投資的規模和投向對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巨大影響。(5)補貼——財政補貼往往和價格政策、投資政策、利息政策和工資政策相配合發揮調節作用。財政補貼包括價格補貼、投資補貼、利息補貼、生活補貼和虧損企業補貼等。財政補貼主要是通過補與不補、補的多與少、補貼的時間長短來發揮作用。
貨幣政策也叫金融政策,是政府制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貨幣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具體講就是中央銀行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利率、匯率、信貸、貨幣發行、外匯管理及金融法規等工具,調節有關變數,最終影響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一種政策手段。它是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等具體政策構成的政策體系。貨幣政策有中介指標即中間指標,它是與貨幣政策目標相關聯的金融指標,是為了實現最終目標運用政策工具所要達到的直接調節目的。目前各國提出的、較有影響的中介中介指標有:利率、貨幣供應增長率、國內信用增長率、股權收益率等。較適於我國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金融指標有:貸款總額、貨幣供應量、現金流通量等。同時,隨著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銀行利率也逐漸市場化,利率也成為我國中央銀行的政策變數,從而成為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貨幣政策的工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性的控制工具,有存款准備金、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或公開市場操作。另一類是選擇性的控制工具,因比較難理解,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B. 政治經濟生活成反比的例子
這個主要在經濟生活中,好多。
勞動生產率與勞動時間成反比
貨幣發行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商品的價格與其需求量成反比
C.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中關於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問題
這就類似於對症下葯啊,你想一下,增加供給就是市場上的商品多了,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爭著去買某樣東西,商家自然不能夠抬高物價。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這個措施是減少人們手中的錢,使人們不會買過多的商品,商家也不能夠抬高物價。
對於通貨緊縮,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為了提高市場的活力,增加人們收入,錢一多,人們就會買東西,物價就不會太過低了。
不當面解釋,也說不太清楚,只希望能幫到你吧!
D. 政治經濟生活知識點
摘要
1.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
(1)二者是統一的。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沒有價值。
(2)二者又是對立的。①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價值,為此他必須讓渡使用價值給購買者。②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他必須付出價值給生產者。③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能同時佔有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2.正確理解「貨幣」的概念
①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貨幣是指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③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④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五種只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3.正確理解「紙幣」的概念和發行
①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②紙幣的本質是價值符號。③紙幣不是商品,自身沒有價值,代替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④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取決於三個因素:待售商品數量(正比)、商品價格水平(正比)、貨幣流通速度(反比),這個關系叫貨幣流通規律。⑤紙幣的發行權在國家,一般由國家的中央銀行負責發行。國家可以決定紙幣的發行量,但決定不了紙幣實際代表的直接量(紙幣的實際購買能力、幣值)。
4.正確理解價值規律
①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規律。②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③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④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規律調節社會勞動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可以促進商品生產者實現優勝劣汰。
5.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
①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消費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當前收入、過去收入、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價格高低影響消費水平。一般來講,價格上漲,消費水平下降;價格下降,消費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等影響消費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數量、消費觀念等影響消費水平。
E. 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九上政治第幾頁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 請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加以分析
F.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的幾道問題
這是經濟生活課本上的原話。①②說法不對,沒有這樣說的。課本89面
2.表述不對。應該是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主體地位,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課本第四課。
3.我覺得題目強調的是「起訴」這就是從我們如何進步,如何正確的角度去選,那兩個也有道理,但卻是從對方怎麼錯的角度
4.②是根本原因,看課本59面,③說反了,課本58面
5.關鍵詞,創新,題上也有
6.沒看懂...感覺像歷史題??
7.③過於具體,且並不是滿足居民住房需求就解決了幸福指數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住房。而且這里強調我市經濟發展,從宏觀角度,應當聯想宏觀調控,這樣就有了方向,宏觀調控的目標不就是其他幾個選項嗎?看課本84面
G.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生產決定消費的例子,就是那四個點每個舉個例子並解釋一下
生產決定消費對象:比如以前的皇上就只可能騎寶馬不可能開寶馬,這就是因為以前沒有生產出這樣東西,生產什麼我們才能消費什麼;
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所謂消費方式,是指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消費者怎樣消費的問題:比如古代的人出行方式是騎馬或步行,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改為坐汽車、火車或飛機;
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比如結婚大三件的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結婚大三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臉盆、鏡子、木箱;70年代的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到80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90年代的電話、電腦、空調;以及現在的車子、房子和票子;
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比如轎車行業的發展推動了老百姓買車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