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企去杠桿最大的困難在哪
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上升趨勢已出現改變,但國企高杠桿問題依然突出。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方向明確,對象具體,將會加速國企降杠桿進程。
另一方面,國企負債主要對應著國有銀行資產。國有企業通過處置資產而承受的損失,有相當部分要傳導到國有銀行部門,形成不良貸款。當前,在金融監管強化的背景下,大型國有銀行承擔著較大的資本金壓力。國有銀行部門為了規避不良貸款,很難積極配合國有企業去杠桿。
在降杠桿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寄希望於「債轉股」。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各類實施機構已與鋼鐵、煤炭、化工、裝備製造等行業中具有發展前景的70餘家高負債企業積極協商談判達成市場化債轉股協議,協議金額超過1萬億元。
從目前情況看,「債轉股」落地狀況並不理想。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表示,落實債轉股的資金都是通過市場化籌集的,本身就有利息成本,銀行也得有收益的考慮。同時,對於鋼鐵等周期性行業的發展前景,仍需謹慎觀察。
如何可持續發展才是重要的。
⑵ 為什麼要降低企業杠桿率
企業杠桿率(leverage ratio)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資本/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財務杠桿概念: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
因為在居民、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等部門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杠桿率較高的情形突出,風險較高。財政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末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總額為79萬億元,佔全國非金融企業總負債比重大約為74.8%,占當年GDP比重為116.7%。從中不難看到,我國企業部門的高杠桿率,主要集中於非金融國有企業部門。因此,在去杠桿的任務中,有效降低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杠桿率,是當前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的關鍵。
⑶ 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實施意見的》反饋意見
降杠桿需要「組合拳」
「我省企業杠桿率上升勢頭偏快,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債務負擔沉重。」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長陳鋒說,杠桿率是衡量一個地區或部門整體負債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全省各行業企業負債率差異明顯,產能過剩行業負債率偏高問題突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更趨復雜的背景下,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劇,一定程度上導致債務風險上升,並存在沿債務鏈、擔保鏈和產業鏈蔓延的風險隱患。
據測算,我省總杠桿率並不高,但近兩年上升較快,2016年末,我省總杠桿率為204.9%,雖然低於全國40.5個百分點,但比上一年提高了10.2個百分點。2016年末,江西省企業杠桿率為122.0%,比去年提高了6.6個百分點,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0個百分點。
降杠桿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前虎說,我省降杠桿的具體任務有七個方面,包括推進企業兼並重組、強化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這些途徑既有制度性建設的長效機制,也有短期可見效的實招硬招,對高杠桿風險既有防範也有化解,體現了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考慮。
《實施意見》明確了降杠桿的原則,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依法依規開展降杠桿工作,政府與各市場主體都要嚴格依法行事,防範道德風險,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充分考慮不同類型行業和企業的杠桿特徵,分類施策;與企業改組改制、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化解過剩產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有機結合。
企業是降杠桿第一責任主體
降杠桿,不能責任不明、主體不清。企業是降杠桿的第一責任主體,要強化企業自我約束機制,防止激進經營過度負債。政府在引導降杠桿過程中,要依法依規、遵循規律、規范行為,不幹預降杠桿工作中市場主體的相關決策和具體事務。
省國資委副主任文翠萍認為,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是有效控制企業杠桿率、形成合理資產負債結構的治本之舉,關繫到能否建立起防止企業杠桿降後復升的長效機制。《實施意見》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權責明確、制衡有效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強化企業負債自我約束機制。明確企業降杠桿的主體責任,強化國有企業降杠桿的考核機制。健全和完善多層次股權市場。加快江西聯合股權交易中心和省產權交易所建設,健全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投融資體制。大力創新和豐富股權融資工具。
政府在降杠桿工作中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省財政廳副巡視員鍾心平表示,《實施意見》明確了降杠桿的政策環境與配套措施,如在財稅支持方面,明確了降杠桿、債轉股所涉及的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配套政策,如允許以債轉股為目的轉讓單筆債權,提高債權轉讓的便捷度;出台了比較全面的稅收優惠政策,讓企業重組、破產、注銷、清算過程中可享受一系列政策支持。
債轉股「救急不救窮」
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是我省降杠桿的重要舉措。一些優質企業通過債轉股後對原貸款不再還本付息,「債主」變股東參與企業管理、分紅,可以減少企業利息支出。此舉既降低了企業資產負債率,也改善了銀行債權結構,盤活了存量資產,化解了金融風險。
如何避免債轉股變為「免費午餐」?江西銀監局副局長柯愈華說,本輪債轉股的立意是「救急」「解困」,針對有較好發展前景但杠桿水平較高、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幫助其降本增效,為結構調整、脫困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實施意見》明確了債轉股的政策邊界,政府不搞債轉股的「拉郎配」,債轉股企業轉股的債權、轉股的價格、實施機構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確定。同時也制定了債轉股的「正負面清單」,概括為「四個禁止、三個鼓勵」:即嚴禁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扭虧無望的「僵屍企業」、有惡意逃廢債行為的企業、債權債務關系復雜且不明晰的企業、有可能助長過剩產能擴張和增加庫存的企業參與債轉股。鼓勵三類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即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因高負債而財務負擔過重的成長型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高負債居於產能過剩行業前列的關鍵性企業以及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企業。
⑷ 國企改革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杠桿
國企降低杠桿方式:
一是改善公司治理,出台國企資產負債約束機製版,支持通過增資擴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充實資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完善企業債務重組政策,建立關聯企業破產制度,探索破產案件快速審理機制。研究解決「僵屍企業」破產費用保障問題,建立政府、企業、銀行依法合理分擔損失的機制。
三是拓寬社會資金轉變為股權投資的渠道。支持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制定籌措穩定的中長期低成本股權投資資金的辦法,出台以市場化債轉股為目的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措施。研究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轉股資產交易。
四是加強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力量,指導金融機構利用現有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新設實施機構,鼓勵資產管理公司增強資本實力。
五是出台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引,規范引導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提高質量,推動已經簽訂的債轉股協議金額盡早落實,切實降低企業負債率。
⑸ 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降指的是什麼
簡稱降杠桿
降杠桿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通過推進兼並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破產、發展股權融資,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優化布局,為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⑹ 企業降杠桿會不會導致經濟下滑
在降低企業非稅負擔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介紹說,今年以來,主要採取了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省內天然氣輸配價格、降低電信資費以及交通、物流、中介服務領域收費等舉措。目前,已出台措施涉及金額超過1200億元。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提出,要通過兼並重組、債轉股、破產、股權融資等7個途徑降杠桿,「這7個途徑對壞企業的壞杠桿要出清,對好企業要支持通過增強資本實力來降杠桿,要精準施策、好壞分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實施結構性去杠桿」。
⑺ 國資委如何推動國企降杠桿
8月8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自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的通知。對於國有企業這一降杠桿的重要主體,《工作要點》在建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完善「僵屍企業」債務處置政策體系等方面作出詳細部署。
同時,國資委針對警戒線和償債能力,把98家中央企業進行業務分類,將超過了警戒線,且償債能力較弱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對納入重點管控的企業又進行分類管控,再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重點關注的,指負債水平超過警戒線,但償債能力、流動性、盈利能力還可以的企業;第二類是重點監控類,指比重點關注類企業杠桿水平更高一些的企業;第三類是特別監管類,是一些必須採取嚴格管理措施的企業。對這三類企業,採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包括對開支規模、投資規模、薪酬、成本費用(招待費、管理費等)的從嚴控制。
⑻ 新聞報道說企業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去「去杠桿化」?--金融危機下的現象
簡單來說,「杠桿化」指的就是借債進行投資運營,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特別是投資銀行,杠桿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這種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本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甚至有機構投資者認為,美國(即將)進入大規模去杠桿化的過程,這種影響將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導致美國陷入衰退,整個經濟調整期或許將需要十年。
⑼ 國企去杠桿任務重困難多如何破解
為推進央企降杠桿工作,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要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建立多渠道降低企業債務的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督促已簽訂的框架協議抓緊落實;強化問責等。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國企降杠桿也需積極穩妥地推進。連平建議,首先要確定合理的降杠桿目標。應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央企特點,結合不同行業的特
點,把企業負債率目標定在合理水平上,即便是適當高一點的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次,要制定規劃。目前,國企負債規模很大,降杠桿如果壓得過猛,企業將難
以承受。因此,有關方面應把握好節奏,下足「綉花」功夫,敢於啃硬骨頭,分步驟實施,嚴防風險,持之以恆地加以推進。
國企的資金還是很雄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