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平衡例題
··看看有用不··
[例1] 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質量不記,以O點為支點,杠桿的右端掛有重物M,支點左邊的A處掛鉤碼時,杠桿平衡。將重物M浸沒在水中,鉤碼移動到B處,杠桿又平衡。則重物與狗碼的質量之比為多少?重物M的密度是多少?
(A在支點O的左端第四格處;B在A點右邊一格處,也就是O點左邊第三格處;重物M在O點右邊第五格處。)
顯然可得,重物與鉤碼的質量之比為4:5(5Mg=4mg)重物入水後,對杠桿的拉力為:
F=Mg-ρVg=Mg-ρ(M/ρ1)g=(ρ1-ρ)/ρ1Mg所以:3mg=5Mg(ρ1-ρ)/ρ1
得:M(ρ1-ρ)/ρ1=3/5m=3/4M
得:(ρ1-ρ)/ρ1=3/4 ρ1:ρ=4:1
所以:ρ1=ρ*4=4*10^3kg/m^3
[例2] 鍘刀是省力杠桿,如圖所示,如果切開一個物體需要200N的力,鍘刀的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四倍,使用這個鍘刀之需要施加__50__N的力就可以將物體切開?
··
2. 杠桿原理的計算公式!在線等!!!!!!!!!
F1*L1=F2*L2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下或者勻速轉動的狀態下
(2)關於杠桿平衡原理的計算題擴展閱讀:
杠桿可以讓「小力」做出「大力」能做的功。
任何機械所輸出的能量,都不可能比輸入它的能量還多,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要求。因此,對於一個理想的機械,它的「能量輸出」最多與「能量輸入」是相等的,這個時候,機械所輸出的功,等於輸入它的功。
可以想像一個用杠桿來翹起物體的例子。在過程中,杠桿所輸出的功,是「物體的重量」與「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或者說「輸出距離」)的乘積。而輸入杠桿的功,則是人所施加的「力」與「向下壓的距離」(或者說「輸入距離」)的乘積。
在理想的情況下,「輸出的功」與「輸入的功」相等,也就是「物體的重量」與「輸出距離」的乘積,等於「力」與「輸入距離」的乘積。這就意味著,在物體的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力」的大小取決於「輸入距離」與「輸出距離」的比例。
通過調整「力」和「物體」與「支點」的相對遠近,使「輸入距離」大於「輸出距離」,或者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下壓的距離稍大於物體需要被抬起來的距離,那麼用「小力」所做出來的功,便完全可以等同於一個「大力」所做的功。能夠看出,這就是杠桿省力的背後的原因。
參考資來源:杠桿原理
3. 一道關於杠桿平衡的物理題
第一題看不懂,有圖嗎?
D不對,因為范圍在24-60
當燈泡為額定電壓時
,滑動電阻最小
可以求得為24
4. 關於杠桿平衡的題(在線等,速度)
以桌邊為杠桿。桌上重量為0.8*2=1.6N,桌外重量=2*0.2=0.4N
1.6*0.4=0.4*0.1+X*0.2
X=3N
5. 關於杠桿原理的題 ——急!
(2)5kg
由1問可知木棒重心距粗端0.5m。
現在在距粗細1.5m支持它,則支撐點距重心1m,距細端0.5m
由杠桿平衡原理:1m*G=0.5m*98N.
解得 G=49N.
m=G/g=5kg.
6. 杠桿平衡計算題
L=2米,M=1千克,m左=3千克,m右=7千克
分析:設支點離左端距離為 Y 時杠桿能平衡,則
支點左側桿的質量是M左=M*Y / L=1* Y / 2=Y / 2千克
支點右側桿的質量是M右=M-M左=(2-Y)/ 2千克
由平衡條件得
m左*Y+M左*(Y / 2)=m右*(L-Y)+ [ M右*(L-Y)/ 2 ]
即3*Y+(Y / 2)*(Y / 2)=7*(2-Y)+{ [ (2-Y)/ 2 ] *(2-Y)/ 2 }
得Y=60 / 44=15 / 11=1.364米
7. 求杠桿原理公式及例題(有答案的)
F1*L1=F2*L2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杠桿原理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杠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杠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你注意到了嗎?在(圖1)中,支點在杠桿中間,物理學里,把這類杠桿叫做第一種杠桿;(圖2)是重點在中間,叫做第二種杠桿;(圖3)是力點在中間,叫做第三種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鎚、拔釘器……這種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圖1):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遠,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第三種杠桿例如:鑷子、烤肉夾子、筷子…… 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費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來剪紙板,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8. 物理關於杠桿的一題計算題,解答過程要詳細
當支點在離粗端30cm處時,木棒可保持水平平衡。說明此點即為木棒的重心所在位置.
支點移到離粗端50cm處時,要使木棒恢復水平平衡,必須在細端掛合適的重物
設此重物的重力為G
G*40cm=19.6N*(50cm-30cm)
G=9.8N
9. 想要一些物理計算題(關於杠桿的)
這里有一些杠桿的計算題,看看是否適合你練習:http://wenku..com/view/9f73eac69ec3d5bbfd0a7473.html,
如有不會的可提出來替你解答。
10. 有關於杠桿原理的一道數學題
設天平長、短臂之比為X=1+y(X>1,y>0),
則稱給顧客的糖果總數是:
x+1/x
=1+y+1/(1+y)
=1+(y*y+y+1)/(1+y)
=2+y*y/(1+y)>2
所以是店家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