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國際上貨幣匯率是自由浮動的有哪些國家
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可自由浮動,官方在匯率出現過度波動時才幹預市場,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的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是固定匯率的對稱,是指國家貨幣主管部門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官方匯率,只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匯率。
目前加入WTO的國家貨幣匯率都是相對自由浮動。
2. 什麼叫即期匯率、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和市場匯率,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指某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通專常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屬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企業發生的外幣兌換業務或涉及外幣兌換的交易事項,應當按照交易實際採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
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採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
市場匯率是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自由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的匯率。
三者區別是概念不一樣。
3. 什麼是匯率自由化
匯率自由化 指的是在浮動匯率制度下 分為
1 自由浮動(自由浮動) 2 管理浮動(骯臟浮動)
前者是指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不加任何干預,完全聽任外匯供求關系影響匯率的變動即完全實現匯率自由化,不過這只是理想的狀態 ,現實中不存在的,
4. 人民幣匯率隨市場自由浮動對老百姓生活有什麼影響
對老百姓生活沒有直接的影響,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的影響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大一些。
先從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的本質說起,我們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匯率市場化」,其字面意思是隨行就市的意思,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或者金融市場主體根據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自主定製匯率。
匯率市場化的本質就是金融機構或者金融市場主體比如銀行有根據市場需求對人民幣靈活定價的權利。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一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有管理的匯率形成機制,雖然這種管理體制能夠有效的應對金融風險,比如說金融危機。但是這也造成一些不利的局面:
1、匯率機制(比如匯率價格形成機制,傳導機制、管理體制)不能很好的反映人民幣的供需狀況。
2、金融市場主體缺乏創新動力,管理結構臃腫、行政化嚴重。
3、金融市場主體單一,不能很好的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等等。
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體現「匯率市場化」的本質的話,就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引入競爭,更好的反映市場機構有自主定價能力的核心,本意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一大舉措。
那麼,什麼對老百姓的生活有直接影響:
人民幣的貶值和升值。
人民幣貶值:
直接影響:出國旅遊、求學、出差,企業層面,有利於出口。間接影響,比如就業機會,人民幣貶值帶動出口貿易市場的繁榮,能夠鼓勵該類型企業擴大生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創造更多的勞動收入。
人民幣升值:
進口產品價格低,能夠以便宜的價格享受國際上的一些品牌產品。
間接影響:
就業,出口市場下滑,該類型企業擴大生產的慾望降低,減少生產進而減少工作崗位。
進口類型產品沖擊國內市場,本土產業競爭加劇。或者本應流向國際市場的產品轉內銷,增加國內市場產品供應量,競爭加劇。
等等。
所以,從本質上講人民幣匯率自由化(自由浮動)對有出國、進出口需求有間接影響,但直接體現在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和貶值上。
5. 什麼是市場匯率
市場匯率(Market Exchange Rates,MERs)
市場匯率概述
市場匯率是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在專外匯管理較松的國家,官屬方宣布的匯率往往只起中心匯率作用,實際外匯交易則按市場匯率進行。是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
在外匯市場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按供求關系變化而自由波動的市場匯率,而官方匯率經常只起中心匯率的作用。但是各國貨幣金融管理當局對市場匯率的動態並不採取完全放任的政策,而要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干預,使之不過於偏離官方匯率。在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外匯交易一般按市場匯率進行;在外匯管制較嚴的國家,往往出現高於官價的黑市匯率。
6. 市場匯率一天之內是不是一直在變化
是的一直在變化,外匯市場是一個24小時的全球市場,是24小時都在交易的市場。
這里引用一段別人的回答:
7月21日匯率機制改革以來,外匯局根據上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價,公布當日銀行對客戶辦理人民幣對美元兌換業務的中間價。這一價格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市場價格,即通常所說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此基礎上,各家銀行根據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市場價格行情,參考自身外匯供求和客戶資信狀況,在規定的買賣價差范圍內自行制定對客戶美元現匯或現鈔買賣的價格即掛牌匯價。由於各家銀行對浮動區間的運用不同,具體的美元掛牌匯價有可能不同.
現在多家銀行已實行一日多價,以更靈活地適應市場。
7. 什麼叫即期匯率、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和市場匯率,三者的區別是
即期匯率也稱來現匯率,是指某自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通常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企業發生的外幣兌換業務或涉及外幣兌換的交易事項,應當按照交易實際採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
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採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
市場匯率是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自由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的匯率。
三者區別是概念不一樣。
8. 請說一下聯系匯率,市場匯率,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之前的關系和特點
固定匯率是一國貨幣管理機構(一般是央行)制定匯率在很小范圍內波動,如:人民幣,
浮動匯率一國貨幣管理當局不規定匯率波動的上下限,匯率隨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由波動。又分清潔浮動和骯臟浮動,清潔是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骯臟指的是貨幣管理當局採取力不大的干預形式,買入或者賣出貨幣,如:歐元,美元都是浮動匯率。
如果本幣盯住基本外幣,匯率隨其浮動,則被稱為聯系匯率或盯住的匯率制度。 如:港元盯住美元匯率,跟隨著美元波動。
市場匯率就是由市場供求決定匯率。
聯系匯率和浮動匯率都是算是市場供求決定匯率,一般發達國家都採用浮動匯率,如;美歐日,前提是需要市場經濟制度比較完善,經濟結構較為合理,貨幣政策穩定,特點是:(1)浮動匯率制度可以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浮動的匯率可以幫助減緩外部的沖擊;(3)干預減少,匯率將由市場決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維持巨額的外匯儲備。但是人們對浮動匯率也有一些顧慮:(1)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往往會出現大幅過度波動,可能不利於貿易和投資;(2)由於匯率自由浮動,人們就可能進行投機活動;(3)浮動匯率制度對一國宏觀經濟管理能力、金融市場的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定匯率的特點是:(1)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將降低;(2)匯率可以看作一個名義錨(nomina l a n c h o r ),促進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預期的穩定。但固定匯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導致本幣幣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競爭力,引起難以維系的長期經常項目收支失衡;(2)同時,僵化的匯率安排可能被認為是暗含的匯率擔保,從而鼓勵短期資本流入和沒有套期保值的對外借債,損害本地金融體系的健康。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必須要麼犧牲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要麼限制資本的自由流動,否則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如1992~1993年的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盧布危機。這些發生危機的國家都是採用了固定匯率制度,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放寬了對資本項目的管制。
9. 銀聯卡在國外ATM上提款,所說的按「市場匯率」結算是按什麼牌價
銀聯卡通過銀聯通道刷卡或ATM機取現是按銀聯當天發布的匯率算的(注意:和發卡銀行的外匯牌價無關)。
市場匯率是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在外匯管理較松的國家,官方宣布的匯率往往只起中心匯率作用,實際外匯交易則按市場匯率進行。是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
10. 市場匯率的定義
市場匯率是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在外匯管理較松的國家,官方回宣布的匯率往往只起中答心匯率作用,實際外匯交易則按市場匯率進行。是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但是各國貨幣金融管理當局對市場匯率的動態並不採取完全放任的政策,而要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干預,使之不過於偏離官方匯率。
在外匯市場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按供求關系變化而自由波動的市場匯率,而官方匯率經常只起中心匯率的作用。但是各國貨幣金融管理當局對市場匯率的動態並不採取完全放任的政策,而要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干預,使之不過於偏離官方匯率。在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外匯交易一般按市場匯率進行;在外匯管制較嚴的國家,往往出現高於官價的黑市匯率。
市場匯率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現匯匯率,是現匯交易使用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是遠期交易使用的匯率。
市場匯率決定理論
同自由市場上其他任何商品或資產的價格相同,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了匯率。在分析匯率是如何決定的,要先理解長期匯率決定的知識然後來理解短期匯率決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