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學杠桿 幫我
相同點,都是省力杠桿,
不同點:支點位置不同;動力臂、阻力臂不同。
根據圖片知道,鐵片更省力。
你應該把全部題目呈現出來,這樣露一半,不知道怎麼回答。
2. 常見科學原理,例如杠桿原理之類的!快!!!
初中的化學 (基礎)化學式(重在熟記),要熟記一些常用的元素的化合價,它們能幫你對解「化學式」一類的題很有幫助! 這里你要記得--「代數和為零」這個原則! (重要)化學方程式(重在細心),把所有的反應類型記得!(偷偷告訴你:它們的規律很好掌握!呵呵!) 反應前的所有元素和反應後的所有元素的不變的!它們的數量也不會變!所以記得前後相等就好了!這樣一來你就要小心的去配平了!要是遇到計算題,這些你都完成了!很好!你已經完成了一般了! (不容忽視)實驗(重在膽大心細),膽大就是,遇到一些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的時候你能大膽的用你所學過的知識來推測;心細就是(說到心細,都是平時一些小環節的東西的多,所以多注意多記記吧),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你能發現到,並能解釋起原因。(實驗題其實並不可怕,因為考的知識基本都是最基礎的東西,只要你面對它時頭腦保持清醒,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實驗題是迎刃而解的。) 交叉知識切點記。如物化知識切入點為密度、壓強、浮力、重力、杠桿原理、電學等 (這些不復雜,也就是常識而已(^_^),多在實驗題里出現。膽大些想就是了!) 祝你中考順利! ↖(^ω^)↗
3. 科學課杠桿原理實驗步驟
用木棍做一個起重機 就行了 支點.主動臂.阻力臂
4. 杠桿原理 科學製作
,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動力臂延伸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
力距);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5. 杠桿平衡實驗報告單怎麼寫 要有實驗目的 原理 器材 步驟和注意事項
實驗目的
1、通過本次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設計實驗探究的科學思想。
2、獲得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夠理解杠桿平衡狀態的基本含義。
實驗器材:杠桿、支架、一盒鉤碼、固定在杠桿上的掛物環、彈簧測力計。
實驗要求:1、會組裝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步驟:
第一步、把杠桿安裝在支架上,使其能靈活地繞支點轉動,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靜止狀態,使杠桿水平靜止。
第二步、先在支點左側,20cm處掛一個0.5N的鉤碼,試一試需要在指點的右側10cm處掛幾個鉤碼,能夠使杠桿再一次水平靜止,杠桿水平靜止後,將實驗所測數據填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將作用在杠桿左邊的力,作為動力F1,則F1=0.5N,動力臂L1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1N,阻力臂L2為10cm,F2×L2=10
(改變鉤碼的位置和鉤碼的個數,再做一次實驗,)
第三步、將支點左側,距支點5cm處,掛3個鉤碼,試試看,在支點右邊15cm處,需要掛幾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再次水平靜止。
待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把實驗數據填入記錄表格內,動力F1,F1=1.5N,動力臂L1為5cm,F1×L1=7.5,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0.5N,阻力臂L2為15cm,F2×L2=7.5.
第四步、通過兩次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知道: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結論:a、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於勻速轉動狀態,或者靜止狀態,靜止時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M) 動力×動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6. 科學:杠桿的定義是什麼
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回古希臘答人將杠桿歸類為簡單機械。,並且嚴謹地研究出杠桿的操作原理。某些杠桿能夠將輸入力放大,給出較大的輸出力,這功能稱為「杠桿作用」。
杠桿原理:F1L1=F2L2 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7. 6年級科學小論文400字杠桿
給點啟發材料:說到杠桿,首先想到阿基米德,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羅河邊散步,看到農民提 水澆地相當費力,經過思考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轉而把水 杠桿原理吸上來的工具,後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阿基米德說:「如果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杠桿是一種助力器械,當力作用在其上兩點並使之繞第三點旋轉時能傳遞和改變力或運動的剛性部件。杠桿原理的應用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比如推門的時候,開窗的時候,開啟瓶蓋的時候,刷牙的時候,開車的時候,都用到了。由此想到,我們要善於利用科學知識,造福人類。
8. 科學 杠桿問題
把均勻預制板和拖車車板看成一個整體,這樣的話整體的重心就不是原預制板的重心,以整體重心為支點,列出三個均勻力的杠桿平衡關系式就可以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