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物理作圖題(杠桿)
希望你能看得出!(點擊圖片放大窗口可查看原圖.)
② 物理初三上冊杠桿找最小力畫圖題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
當F2*L2不變時,要動力F1最小,就應有最長的動力臂L1。
最長的動力臂就是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線,動力F1跟L1垂直。
例1:一個圓直徑最大,當動力臂L1為直徑時,F1是最小力。
例2:動力作用點和支點的連線,作為動力臂L1是最大,F1是最小力
③ 初三物理杠桿知識點 杠桿畫圖題最好把答案帶上。謝謝。
(1)杠桿的基本概念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杠桿的五個術語: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2)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3)三種杠桿:
①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②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③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④ 初三杠桿作圖的各地中考題 附答案 謝謝
杠桿畫圖題一共就三類:
其一,已知力畫力臂,相信你沒問題了吧。
其二,已知力臂畫力,主要注意兩點,第一點力的作用點一定在杠桿上,第二點動力和阻力使杠桿的轉動效果相反,理解這兩個要點就沒問題了。
其三,畫最小動力,此類題主要是找到最大力臂,也就是支點到離支點最遠的杠桿上的點的距離,即可完成。
因此,不一定要做很多題,就把你手頭的類型題做熟練就可以了。
⑤ 初三物理杠桿作圖習題及答案
如圖7所示的裝置,O為杠桿的支點,在杠桿上掛有重為60N的重物B,杠桿的左端通過細繩(繩的中間串一個彈簧測力計)跨過定滑輪懸掛著重物A處於靜止狀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杠桿處於水平位置平衡。保持M點位置不動,向容器C中緩慢注水至A完全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示數變為20N。托起容器C,使A接觸容器的底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為10N,同時移動物體B的懸掛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杠桿、彈簧測力計、細繩和滑輪的質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則根據以上數據可知
A.物體A的體積為2×103cm3
B.物體A的密度為2×103kg/m3
C.物體B的懸掛點應向左移動的距離為杠桿
長度的
D.若將物體A從容器中取出,取出前後容器底部 受水的壓強的變化量為100Pa
⑥ 9年級物理杠桿作圖問題。50分!急!
1。後腳跟是支點
2。3。4。
力臂就是從支點畫一條與力垂直的線段,此線段就是該力的力臂
自己動手試一試吧~~~
有不明白的可以M我
⑦ 九年級物理杠桿畫圖技巧練習題及答案
2006
⑧ 初三物理杠桿作圖題
如果認為秤砣把重物壓起來,那就把提環作為支點。秤砣到提環這一段秤桿當做動力臂,提環到秤鉤這一段就是阻力臂了。
⑨ 一道初三物理杠桿畫圖題,
F1垂直於杠桿時最小,支點就是兩個黑點中,右邊那個,L1是O點到F1的距離,基本與杠杠重合(因為杠杠是彎曲的所以不完全重合)。樓主不是要圖片,是解析吧。。。。
補充:如何辨別杠桿的支點。這個,杠桿轉動,唯一不動的那一點就是支點,也就是o點。
力臂的概念是,支點到力的最短距離,因為支點是點,力是一個有向線段(數學必修2會有的),可知,力臂就是一個點到一條線段的距離,我們都知道,點到線的最短距離就是,過這點作直線垂直於這條線段,直線與線段的交點和這點的連線就是點到線的最短距離。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確定,力臂是垂直於力的,並且經過支點的線段。
希望能教會樓主,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