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外幣增資時折算匯率合同約定

外幣增資時折算匯率合同約定

發布時間:2021-05-20 13:08:46

『壹』 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得採用折算

C
【解析】外商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時,採用收到外幣款項時的市場匯率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因此,選項C正確。

『貳』 新准則規定,所有外幣交易的外幣金額在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入賬時,均應當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

是對的

『叄』 什麼是外幣資本折算差額,說的明白點,再給舉個例子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例:某企業接受一投資者投入外幣資本100000美元,收到投資款當日的匯率為1:8.3,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5。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3) 83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20000
貸:實收資本 850000
若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則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 830000
貸:實收資本 80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30000
註:目前,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採用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肆』 銀行在設立時,收到外幣投資,如投資合同約定的匯率與市場匯率不同,其摺合差額應列入( )賬戶。

c資本公積,差價視同股東的捐贈。

『伍』 為什麼即使在合同約定匯率的情況下,實收資本的金額仍按照發生當月的匯率計算

投資者投入的外幣,合同沒有約定匯率的,按收到出資額當日的匯率摺合,合同約定匯率的,按合同約定的匯率摺合,因匯率不同產生的摺合差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合同約定匯率的情況下,實收資本的金額應按照合同約定的匯率摺合計算.

『陸』 收到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時,其對應的實收資本賬戶採用的折算匯率是

C
【解析】外商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時,採用收到外幣款項時的市場匯率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因此,選項C正確。

『柒』 外幣折算中用不用到合同約定的匯率

外幣交易是指企業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計價或結算的交易。外幣交易折算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兩個環節,一是發生外幣交易時的初始確認與結算時差額的確認;二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對相關項目的折算。
外幣折算交易日的初始確認企業發生外幣交易時,應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匯率變動不大的,除外幣投入業務外,也可採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通常為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折算。企業主要外幣交易發生時的會計處理如下:向銀行買入、賣出外幣時,在兌換當日按即期匯率折算入賬並確認匯兌損益;買入或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勞務時,在交易日以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入賬,在收付款項結算時確認匯兌損益;取得或歸還外幣借款時,均按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入賬,不產生匯兌差額;收到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應採用收款日即期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貨幣 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折算差額。
資產負債表日依據項目類型進行分類調整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將外幣項目按照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分類調整其會計處理。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時,會產生匯兌損益。除籌建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記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以及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外幣專門借款產生的匯兌損益有條件地予以資本化外,發生的匯兌損益應當記入當期財務費用。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應當根據其不同的計量模式,採取不同的會計折算處理方法。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歷史匯率)折算,不做調整;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採用公允 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後的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等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的可變現凈值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以較低者作為報表反映金額,差額作為當期損益。此外,對於外幣交易頻繁、外幣幣種較多的金融企業,也可以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進行日常核算。雖然分賬制與統賬制的賬務處理程序存在差異,但同一外幣交易事項最終產生的匯兌差額應該一致。
外幣財務報表中將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擁有境外經營機構的企業,在編制合並報表前,需將以外幣表示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進行列報。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技巧可歸納為兩點:選擇現行匯率作為折算匯率,將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具體折算方法如下: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未分配利潤」以折算後利潤分配表中該項目的金額直接填列。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按上述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前應首先調 整境外經營的會計期間和會計政策,根據調整後與企業相一致的會計期間與政策,編制相應貨幣的財務報表。

『捌』 進行外幣折算時使用匯率的問題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相對於遠期匯率,是即期交易,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後,在兩個工作日以內辦理交割的匯率。這一匯率一般就是現時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

遠期匯率也稱期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外匯實際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現匯買入價.是你把外匯賣給銀行,即銀行用人民幣跟你買外匯的價格.
現匯賣出價,就是相反的意思.即銀行給你外匯,你給銀行人民幣.
中間價.就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數. 只是做參考的

實在不會做,就想像銀行總是賺的,你總是虧的,銀行得到的總是多的,你得到的總是少的。

『玖』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對於實收資本帳戶為何按合同約定的匯率而不按收到外幣資產當日的匯率折算

這個問題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中已經不存了,新准則規定,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存 合同約定匯率,均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

『拾』 外幣折算的新舊准則比較

外幣折算準則與原制度(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比較,主要變化如下:
(一)明確了記賬本位幣確定要求
原制度規定,一般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允許選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記賬本位幣,但未對記賬本位幣進行定義,也沒有明確選擇記賬本位幣需要考慮的因素。
新准則規定,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並規定了判斷記賬本位幣需要考慮的因素。
(二)改變了外幣投入資本的折算方法
原制度規定,外幣投入資本有合同約定匯率的,在收到外幣資本投入時,按合同約定匯率折算;沒有合同約定匯率的,按收到外幣資本投入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
新准則規定,所有外幣交易的外幣金額在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入賬時,均應當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貨幣性項目及非貨幣性項目均如此,外幣投入資本也不例外。(三)增加了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的處理
原制度規定,資產負債表日,所有非貨幣性項目均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
新准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等),採用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含匯率變動)的一部分進行處理,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含匯率變動)屬於貨幣性項目的,計入當期損益;屬於非貨幣性項目的,計入資本公積。
(四)規定了境外經營處置的處理和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境外經營財務報表的折算
原制度對此沒有規定。
新准則規定,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將合並財務報表中已列入所有者權益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中與該境外經營相關部分,自所有者權益項目中轉入處置當期損益;如果是部分處置境外經營,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企業應當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閱讀全文

與外幣增資時折算匯率合同約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杠桿買房下跌 瀏覽:11
理財基金裡面取錢要多久到賬 瀏覽:491
分散材料價格走勢 瀏覽:350
日元6月份匯率是多少 瀏覽:851
稀有貴金屬胩 瀏覽:40
南京中國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863
股票瘋狂時刻 瀏覽:470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404
浙商證券傭金萬分之8 瀏覽:836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