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央企降杠桿工作成效如何
央企改革贏得可喜回報。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7月1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上半年,央企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央企累計實現營收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利潤總額8877.9億元,同比增長23%。
負債率降低的同時,央企的負債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上半年,中央企業帶息負債規模同比增長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個百分點,較權益增速低3.9個百分點。央企66%的負債率,其中帶息負債佔40%左右,這幾年,帶息負債的增速低於權益增速,是降杠桿的重要成效。
國資委將負債率高的企業列入重點管控,重點採取措施。現在,國資委重點管控的企業平均負債率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此外,18家企業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簽訂框架協議5000億元左右,現在落地的已超過2000億元,這也推動了負債率的下降。國資委會和有關機構進一步協商,加快推進相關工作。
㈡ 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2)2018年中國杠桿擴展閱讀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葯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㈢ .某企業2017和2018年的經營杠桿系數分別為2.5和3
如果題目是2017年的息稅前利潤為28萬元
息稅前利潤增長=△EBIT/EBIT
銷售增長率=△Q/Q=X
3=[(40-28)/28]/x
解得:x=14.29%
㈣ 報告:今年中國住戶部門加杠桿幅度明顯小於2013和2016年
房地產市場怎麼走,從金融數據中亦能看出一些端倪。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2日發布的《2020年10月金融環境與房地產市場月報》顯示,今年住戶部門加杠桿幅度明顯小於前兩輪樓市上漲行情的2013年和2016年。加之,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九連降趨勢結束,過去兩輪全國樓市普漲行情難以重現。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指出,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和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是與房地產行業直接相關的兩個數據。
從住戶部門杠桿水平來看,報告顯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貨幣政策趨於寬松,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自3月創下階段性低點以來,已經連續半年震盪上行,但上升幅度遠小於2012-2013年和2015-2016年,說明住戶部門加的杠桿的規模明顯小於前兩輪樓市快速上漲之時。
今年前三季度,首套房貸平均利率持續小幅下降,對居民購房形成一定刺激,上半年部分城市地市、樓市熱度快速上升。不過,利率下行的趨勢也已經結束。
據融360監測,10月份,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4%,與上月持平,今年以來的首套房利率「九連降」趨勢結束。
對比歷史數據,沈昕指出,本輪2018年末以來的房貸利率下降幅度明顯不及2012年和2014-2015年,對居民貸款購房的刺激力度也明顯不及前兩次。預計四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還將繼續收窄,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預計與去年基本持平。
更為重要的是,沈昕表示,目前以「房住不炒」為主基調的樓市政策與2015年時鼓勵居民住房消費的政策有巨大差異。下半年以來,深圳、東莞、杭州、寧波、南京、沈陽等多城升級了樓市調控政策,常州、沈陽、無錫、唐山等多城對房貸政策也進行了收緊。8月,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新規的試點出台,對房企加杠桿的能力進行了限制。從房企端到購房者端,相關政策陸續收緊。
報告認為,目前的貨幣環境和政策環境與2012年四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時更為相似,樓市表現大概率也與2013年上半年的局部熱點城市行情相似,不會出現2016-2018年似的全國普漲。(完)
㈤ 2018-2019年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
【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
【125個貧困縣通過驗收脫貧,1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17種抗癌葯降價並納入醫保目錄】
【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啟動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1億多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行動正在繼續】
【1300萬人在城鎮找到了工作】
【580萬套棚戶區住房開工】
【很多港澳台居民拿到了居住證】
【香港進入了全國高鐵網】
【「南仁東星」】
【林俊德和張超】
【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
【為保護試驗平台挺身而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
【主場外交發出中國聲音】
【出訪五大洲
㈥ 降杠桿時間表出來了嗎
隨著2018年降低企業來杠桿率工作源要點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門加速落實降杠桿工作。據了解,未來降杠桿工作的時間表已經明確,充分發揮市場機製成為未來降杠桿的重點。同時,下半年有關降杠桿的配套政策也將加速出台,進一步加強對資本市場監管支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降杠桿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包括健全企業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24項工作也將持續推進。
㈦ 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是多少
2018年6月23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宏觀經濟報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8%左右,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位居前列。
「中國經濟增速在0.2個百分點的狹窄波動區間運行了12個季度,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說明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更強了,而這樣的韌性又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也來自更加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
中國當前處在新興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經濟新動能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產業也呈現出加快升級。中國還處在加快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消費日益起到經濟穩定發展壓艙石的作用。
從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來看,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資本形成總額為31.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為-9.9%。
董禮華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上升14.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表明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
「從各方面的情況綜合來看,消費依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整個消費市場還是比較好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毛盛勇介紹,從新需求、新消費來看,服務消費在加快增長,旅遊、健康、養老、教育、文化增長比較快,實物消費里升級類的商品增長也比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和化妝品類同比分別增長10.6%、10.6%和14.2%。
㈧ 中國已經朝著去杠桿方向邁出第一步了嗎
據消息稱,標普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已經朝著去杠桿方向邁出第一步,中國正在運行非常規貨幣政策,中國企業借貸高潮將在未來五年趨緩。
此前,穆迪也曾下調中國主權評級。5月24日,穆迪官網發布報告將中國評級從Aa3下調至A1;展望調至穩定,此前為負面。報告同時預計:中國經濟杠桿將在未來數年進一步加大。
財政部當日回應稱,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基於「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其關於中國實體經濟債務規模將快速增長、相關改革措施難見成效、政府將繼續通過刺激政策維持經濟增速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IMF發布報告稱,因中國前景改善,上調中國2017年GDP增速預期至6.8%,此前預期6.7%;上調2018年預期至6.5%,此前預期6.4%。
㈨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90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根據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並且按總量看,這是中國GDP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的放緩也不容忽視,6.6%的GDP同比增速是創下28年來新低。
綜合來看,2018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很差,但從數據上看,我們認為結果尚可,2019年經濟仍然有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態度明顯不同,如果2018年還有去杠桿的任務,2019年可能會重新回到穩增長的軌道上來,從年初央行、財政和發改委的幾個動作就能看出,現在高層已經全面啟動了逆周期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所以今年投資方面,相信會有明顯啟動的跡象。
經濟就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消費是間接的影響,而且已經穩中向好,進出口這塊我們單方面說的根本不算,所以能夠做到的只有投資,而在投資中,前幾年我們基本使用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但是現在,房地產的邊際效應已經嚴重不足,這種投資變得不可持續,所以這次拉投資,我們可能會選擇全新的思路,一個是基礎設施,另一個就是高端製造。這很可能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房地產投資,從趨勢上來看,其實已經被決策層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