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道關於杠桿的物理作圖題。
用虛線連接AC、∵桌腿A沒有滑動,∴A就是支點。在C點作AC的垂線(虛線)、∵此時力臂最長(相當於勾股定理中的斜邊{你可以畫一下看看})、又∵F1×L1=F2×L2∴施加的動力就最小斜上就是力的方向∵阻力是桌子的重力,重力是豎直向下的,∴動力方向與其相反、就是斜上的。(可以想成阻力是順時針旋轉的、那麼動力必須逆時針旋轉)</a>
② 物理杠桿作圖題,會的看一下
如圖
③ 六年級科學 請分別標出下圖中三種杠桿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 並在括弧里標出是省力還是費力
第一張圖兩個點是最左邊,費力。 二三圖一樣, 中心是支點, 與物體交點是阻力點,二圖省力。三圖費力。
第二題是錯的
④ 這題,小學六年級上冊的科學,杠桿。
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⑤ 杠桿的作圖題怎麼做
1.確定支點。
2.確定阻力和動力,一般都會涉及兩個力,有利的力就是動力,為內了達到目的而要克服的容力就是阻力。有些情況下,阻力和動力只是相對的,可以互換。例如天平,無所謂哪邊是阻力。
3.確定阻力和動力的作用點。
4.按照力的方向,畫出阻力和動力的作用線。
5.通過支點做作用線或者作用線的延長線的垂線,找到力臂。
⑥ 杠桿作圖題
這幾個杠桿圖主要是畫出力臂就可以了。
1圖:F1垂直杠桿向下,F2垂直向下,(是壓井的吸水器)L1是F1(用虛線反向延長)到O點垂線,L2垂直於F2且過O點。
2、3和1類似。
總之,力臂線1 要過支點,2 要垂直力的作用線(反過來說,從力的作用線上畫一條垂線,並且過支點,就是力臂。如果過不了支點,就畫力的反向延長線,就一定能過,
⑦ 作圖題畫杠桿怎麼畫
找支點
⑧ 初中簡單杠桿作圖題!大家看看
這個圖沒有說明哪裡是支點,因此根據實際情況,以A或B(見附件圖)為支點都是正確的.
附件:杠桿圖.doc
⑨ 誰能給我幾道有關杠桿的作圖題以及答案
一、畫錯力臂
例1(2008年杭州)畫出作用在壓水泵搖柄上力的力臂。
錯解: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當作力臂。如圖1-甲。
正解:如圖1-乙。
解析: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如何正確理解力臂的概念呢?其幾何模型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畫好力臂是學好杠桿的重中之重。
■相關鏈接:
(2008年青島)下列關於的力臂的作圖中,正確的是( )
例2(2007年南通)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圖3)就是一個杠桿,它的支點是C點,畫出繩對吊橋的拉力及拉力的力臂。
錯解:如圖4—甲。
正解:如圖4—乙。
解析:杠桿的動力和阻力指的都是作用在杠桿的力,此題中動力是繩對吊橋的作用力,而不是人對繩子的拉力。
二、畫錯動力方向
例3(2008年遼寧)請你在圖3—1中畫出使用剪刀時,杠桿AOB所受動力的示意圖。
錯解:如圖5—甲,認為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正解:如圖5—乙。
解析:如何確定作用在杠桿上力的方向,如果已知的力使杠桿繞支點作順時針轉動,則現在施加的動力應使杠桿繞支點作逆時針轉動。反之,也成立。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三、畫錯動力作用點
例4(2007年連雲港市)如圖6所示,杠桿在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為的力臂。請在圖中作出力。
錯解:如圖7—甲,A點作為動力作用點。
正解:如圖7—乙。B點作為動力作用點。
解析:此題要求我們要逆向思維。根據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過的末端作的垂線交杠桿的點B才是的作用點,從而畫出動力。注意動力的作用點要畫在杠桿上。
四、求作最小動力
1.動力臂在杠桿上
例5(2006年天門)小華在動物園參觀時,看到了如圖8所示的場景,為使小熊貓不致與石頭相撞而受傷害,請你在杠桿AOB上作出使杠桿AOB在圖所示位置靜止時的最小力的示意圖,圖中O為旋轉點。
錯解:如圖9—甲。
正解:如圖9—乙。
解析:O點相當於杠桿的支點,根據滿足最小力的兩個條件可知:(1)在杠桿上離支點O最遠的點是點B;(2)OB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最小力的作用線與OB垂直,已知的力G使杠桿作順時針轉動,則現在施加的動力應使杠桿作逆時針轉動,應指向右上方。
本題最常見的錯誤答案是把A點看作動力的作用點。思維的誤區就在於作用在杠杠上的兩個力必須分居在支點兩側,由於阻力在杠桿的左邊,從而將動力作到杠桿的右端。
2.動力臂不在杠桿上
例6(2008年蘇州樣卷)如圖10所示,使用羊角錘拔釘子,動力作用在錘柄上A點。請作出拔釘子時所用最小動力的示意圖。(注意:請在圖上保留為確保作圖准確所畫的輔助線)
錯解:如圖11—甲。
正解:如圖11—乙。
解析:錯誤的認為力臂一定在杠桿上,以杠桿的全長做力臂最長。求作最小動力問題,就是轉化為找最長力臂問題。找最長力臂,一般分兩種情況:(1)在動力的作用點明確的情況下,就是以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連線作為力臂,這個力臂最長,過力的作用點作力臂的垂線,正確確定力的方向從而作出最小的力;(2)在動力作用點未明確規定時,首先應找出距支點最遠的點作為動力作用點,然後再按(1)的步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