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會為降杠桿「限流」嗎
(原標題:央行會為降杠桿「限流」嗎?)
閻岳
最近幾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大量資金,但市場流動性仍然偏緊,Shibor隔夜利率在10月份呈現「U」形走勢。筆者以為,央行目前所做的,是力求在匯率、流動性和降杠桿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驟然收緊流動性的可能性並不存在,但流動性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緊平衡狀態。
首先,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忍耐程度在提升,這勢必會在資金面上有所反應。
在人民幣10月份正式納入SDR之後,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價值中樞有所下移,這就是市場所說的人民幣貶值壓力。而人民幣匯率波動會直接體現在外匯占款這個指標上。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外匯占款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一個重要渠道。但自2015年以來,這個趨勢被打破,外匯占款連續負增長,且規模有所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需要另闢渠道,而公開市場就部分承擔了這一功能。
其次,常規逆回購火力全開以及MLF的及時續作和擴充,保證了市場流動性處於緊平衡狀態。
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被「重用」以及3個月期MLF的被「棄用」,表明央行希望有節奏的推升短端資金價格,以實現引導部分杠桿較高的機構降杠桿的初衷。尤其是企業降杠桿已經成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成立包括央行在內的降杠桿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顯示了降杠桿的決心。
在這樣的形勢下,央行有節奏的提高短端資金價格,藉以抬高杠桿融資成本,從而實現企業降杠桿。這也是貨幣政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適宜貨幣環境的應有之義。但在這個過程中,流動性驟然收緊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第三,雖然央行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消除流動性的時點性波動,但其仍是影響流動性的一個方面。目前影響資金面的時點性因素是財政繳款。影響流動性的時點性因素一般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就可消除。
今年以來,逆回購的凈投放規模和MLF的使用規模均比去年顯著提高。統計顯示,在短期資金的投放上,今年以來月均投放規模為3096億元,去年同期則為-57億元,但長期資金今年以來的月均流出量為近1700億元,明顯減少。這是造成流動性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目前全面展開的各項改革都需要貨幣政策給予配合,待央行在匯率、流動性和降杠桿之間找到平衡點之後,流動性緊平衡的狀態就會有所緩解。
② 中央企業怎麼降杠桿
盡量歸還銀行借款等負債並多發行股票哈,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否做到降杠桿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③ 推進降杠桿過程中,要堅持哪些原則
供給側改革過程中需要堅持的3大原則是:
第一,不能照搬英美供給改革經驗,他們當時面臨的是滯脹,而我國現在面臨的是通縮壓力。
第二,應該對供給側進行結構性調整以滿足受抑制的潛在需求,從供需兩側平衡快速增長。
第三,不能否定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為主的短期總需求管理。
④ 在推進降杠桿過程中,要堅持以下哪些原則
要遵循以下原則:
戰略先行危機管理原則。
制度保障危機管理原則。
預防第一危機管理原則。
全局利益危機管理原則。
積極主動危機管理原則。
勇於擔責危機管理原則。
下面是是對公共危機管理的介紹:
公共危機管理,也稱政府危機管理,是指政府針對公共危機事件的管理,是解決政府對外交往和對內管理中處於危險和困難境地的問題。即政府在公共危機事件產生、發展過程中,為減少、消除危機的危害,根據危機管理計劃和程序而對危機直接採取的對策及管理活動。
⑤ 降低杠桿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我曾向中大咨抄詢問過國企改革的襲相關問題,當時談到,還是要先堅持四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二個是法治化原則,要依法依規開展降杠桿工作,政府與各市場主體都要嚴格依法行事,尤其要注重保護債權人、投資者和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第三個是有序開展原則,要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的關系,注意防範和化解降杠桿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最後是統籌協調原則,降杠桿是一項時間跨度較長的系統工程。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⑥ 2018央企降杠桿工作成效如何
央企改革贏得可喜回報。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7月1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上半年,央企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央企累計實現營收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利潤總額8877.9億元,同比增長23%。
負債率降低的同時,央企的負債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上半年,中央企業帶息負債規模同比增長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個百分點,較權益增速低3.9個百分點。央企66%的負債率,其中帶息負債佔40%左右,這幾年,帶息負債的增速低於權益增速,是降杠桿的重要成效。
國資委將負債率高的企業列入重點管控,重點採取措施。現在,國資委重點管控的企業平均負債率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此外,18家企業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簽訂框架協議5000億元左右,現在落地的已超過2000億元,這也推動了負債率的下降。國資委會和有關機構進一步協商,加快推進相關工作。
⑦ 國資委如何推動國企降杠桿
8月8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自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的通知。對於國有企業這一降杠桿的重要主體,《工作要點》在建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完善「僵屍企業」債務處置政策體系等方面作出詳細部署。
同時,國資委針對警戒線和償債能力,把98家中央企業進行業務分類,將超過了警戒線,且償債能力較弱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對納入重點管控的企業又進行分類管控,再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重點關注的,指負債水平超過警戒線,但償債能力、流動性、盈利能力還可以的企業;第二類是重點監控類,指比重點關注類企業杠桿水平更高一些的企業;第三類是特別監管類,是一些必須採取嚴格管理措施的企業。對這三類企業,採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包括對開支規模、投資規模、薪酬、成本費用(招待費、管理費等)的從嚴控制。
⑧ 國企去杠桿最大的困難在哪
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上升趨勢已出現改變,但國企高杠桿問題依然突出。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方向明確,對象具體,將會加速國企降杠桿進程。
另一方面,國企負債主要對應著國有銀行資產。國有企業通過處置資產而承受的損失,有相當部分要傳導到國有銀行部門,形成不良貸款。當前,在金融監管強化的背景下,大型國有銀行承擔著較大的資本金壓力。國有銀行部門為了規避不良貸款,很難積極配合國有企業去杠桿。
在降杠桿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寄希望於「債轉股」。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各類實施機構已與鋼鐵、煤炭、化工、裝備製造等行業中具有發展前景的70餘家高負債企業積極協商談判達成市場化債轉股協議,協議金額超過1萬億元。
從目前情況看,「債轉股」落地狀況並不理想。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表示,落實債轉股的資金都是通過市場化籌集的,本身就有利息成本,銀行也得有收益的考慮。同時,對於鋼鐵等周期性行業的發展前景,仍需謹慎觀察。
如何可持續發展才是重要的。
⑨ 國企去杠桿任務重困難多如何破解
為推進央企降杠桿工作,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要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建立多渠道降低企業債務的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督促已簽訂的框架協議抓緊落實;強化問責等。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國企降杠桿也需積極穩妥地推進。連平建議,首先要確定合理的降杠桿目標。應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央企特點,結合不同行業的特
點,把企業負債率目標定在合理水平上,即便是適當高一點的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次,要制定規劃。目前,國企負債規模很大,降杠桿如果壓得過猛,企業將難
以承受。因此,有關方面應把握好節奏,下足「綉花」功夫,敢於啃硬骨頭,分步驟實施,嚴防風險,持之以恆地加以推進。
國企的資金還是很雄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