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小華研究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小華研究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5-26 00:36:54

①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前,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力臂為零,本身重力對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還可從杠桿所標刻度直接讀出各力的力臂.
(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
(3)∵F1l1=F2l2
即:F1×8cm=2N×4cm,
∴F1=1N.
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B,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D,動力臂減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會變大.


故答案為:(1)便於測量力臂,避免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水平;(3)1;變大.

② 如圖是同學們在做「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出現的問題情況,請完善和糾正:(1)小華的實驗:實驗沒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調節,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生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便於測量力臂.
(2)在(2)步驟之前還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個步驟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讀出力臂大小.
根據圖中所示的情況和杠桿平衡條件:FALA=FBLB
4×3L=3×4L,因原來B處掛著2個鉤碼,因此再在B點掛1個鉤碼即可.
(3)第1次實驗:F1L1=6N×20cm=120N?cm,F2L2=20N×6cm=120N?cm.
第2次實驗:F1L1=8N×10cm=80N?cm,F2L2=8N×10cm=80N?cm.
第3次實驗:F1L1=3N×5cm=15N?cm,F2L2=1N×15cm=15N?cm.
所以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故答案為:(1)右;便於測量力臂;(2)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1;(3)F1L1=F2L2

③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時,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做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力臂為零,本身重力對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還可從杠桿所標刻度直接讀出各力的力臂;
(2)當支點到力的作用點距離成為力臂時,力臂最大,拉力最小,所以小華所用的測力計應豎直向上拉;
設每個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F2L2
F1×2L=0.5N×4×4L
解得F1=4N
最後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故答案為:
(1)消除杠桿的自身重力對轉動的影響,同時便於測量力臂;
(2)豎直向上;4;F1L1=F2L2

④ 小明和小華「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他們的研究過程如下:①體驗:他們用螺絲刀將騎馬釘撬起,發現有兩種

①圖b中,要用螺絲刀將騎馬釘撬起,應向下用力如圖所示:

②若用力與鉤碼在支點的同側,則需向上用力,若力與鉤碼在支點的異側,則需向下用力;
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由表格知,序號6的數據不符合杠桿的平衡條件,從圖2可知,測力計斜拉時,拉力的力臂並不等於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
故答案為:①見上圖;②力與鉤碼在支點的同側,則需向上用力,若力與鉤碼在支點的異側,則需向下用力;F1L1=F2L2;6;拉力的力臂並不等於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

⑤ 小華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在左側不同位置掛多

(1)杠桿的右端低,說明這一側力與力臂的乘積大,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以減小這一側的力臂.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杠桿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才正好在杠桿上,也就是正好等於相應杠桿的長,這樣測量起來會比較方便. (2)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當動力臂最大時,動力最小,力的作用點與支點一定,最大力臂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應與杠桿垂直,為使拉力最小,應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為得出普遍結論,應進行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數據,小華只進行了一次實驗,根據一組實驗數據就得出結論,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具有偶然性,實驗結論不合理. 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B,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D,動力臂減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會變大. 故答案為:(1)左;水平;力臂; (2)豎直;不合理;實驗次數只有一次,結論具有偶然性;變大.

⑥ 小華同學進行「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的實驗,在掛鉤碼前可以通過調節______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掛鉤碼

(1)掛鉤碼前通過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通過增減鉤碼或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故答案為:平衡螺母;移動鉤碼的位置.

⑦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時,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

(1)可以從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2)豎直;不合理;沒有考慮到桿的自重 。

⑧ 小華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①將杠桿掛在鐵架台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位置的目的是____

①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圖中發現杠桿右端偏高,則重心應向右移動,如果他在調節平衡螺母時將兩端的平衡螺母都調到了最外端,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②從實驗數據看,F1=6N、L1=20cm、F2=4N、和L2=30cm,符合F1×L1=F2×L2,但卻不可以只根據這些數據得出結論,因為一次實驗獲得的數據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規律.
故答案為:①便於測量力臂; 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②不可以;只測一次不具備普遍性.

⑨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1)實驗時,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做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力臂為零,本身重力對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還可從杠桿所標刻度直接讀出各力的力臂(便於測量力臂).
(2)當支點到力的作用點距離成為力臂時,力臂最大,拉力最小,所以小華所用的測力計應豎直向上拉.
不能只由一次數據就得出結論,應多次實驗,得到多組數據,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並且動力和阻力垂直作用在杠桿上,此時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杠桿上,「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成立;當動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桿上,動力臂和阻力臂小於支點和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不成立.
測量力的工具:彈簧測力計;
測量長度的工具:刻度尺;
實驗步驟:
取下一側的鉤碼,用測力計斜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此力的力臂,記下測力計的示數;
故答案為:(1)便於測量力臂;
(2)8;不合理;沒有考慮偶然性;
(3)不正確;動力臂不一定等於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取下一側的鉤碼,用測力計斜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此力的力臂,記下測力計的示數.

⑩ 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小明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

(1)可以從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2)豎直不合理應多次實驗,得到多組數據,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與小華研究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 Arrange www.beichengdai.net 2017-2021
京ICP備15053920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