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與實體經濟
1,一個企業是否上市的主要目的在於是否需要大量的資金。企業需要資金的理由有很多,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理由都是為了擴大生產或者研發科技等等。不過很多好企業也不上市的,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2,如果上市了,即使企業的盈利很好,股票也會下跌。因為股票的價值,取決於它的分紅率以及未來的增長預期。如果一個企業的盈利常年保持在30%,這個算很好了。但是它的分紅很差,不會有人喜歡。即使分紅不錯,但由於它的增長率在30%也只能是這樣了,沒有爆發點,也不會讓吃分紅的人以外的人買入。市場的熱度一定是不會高的。而沒有市場炒作分子的加入,股價只會常年不動或者略有下跌都是可能的。但是不管股價上市與否,流放到市面上的股票已經變成了實際的貨幣進入了股票發行公司的賬戶。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公司要上市。
3,道理來說,股票的漲跌與該公司未來是否有爆發利潤增長點有關。與其他的無關。很多人認為和業績神馬的有關系,如果真這樣,無法解釋為什麼市盈率10倍以下常年盈利的股票不漲,而市盈率上百倍的公司卻瘋漲。
4,這個你有誤區,參見第一條,不是到了條件的公司都要上市,而是有資金需求的公司才會選擇上市。反例就是阿里巴巴雖然上市了,但是現在不是又自己退市了。
5,企業上市之前都會有詢價,會有券商承攬推銷。達到了一定的銷售基礎才能上來的。另外一層就是忽悠,散戶是首當其沖的。目前國內股市IPO第一天買入的基本都是90%以上是散戶,炒新需求的自不必說,大量的都是想啃一嘴的。一旦股票進入流通,必然會有分析矛盾。有矛盾必然就會有交易。散戶群體是不可能達成統一意向的
6,理由同2,就不用贅述了。而且知名企業不代表賺錢,參見中國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