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桿的原理、應用
只要用很小的里就能撬動很重的東西,利用羊角錘,能很容易地拔出釘子,這類杠桿的動力臂大於阻力臂,使用他們可以省力,是省力杠桿;劃船時,只要劃船者的手移動較小的距離,就能使槳在水中移動較大的距離,從而比較方便的使船前進,這類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小於阻力臂,但使用是比較費力,是費力杠桿(一般在阻力不太大的情況下使用)。
② 關於運用杠桿定律的生活實例
瓶起子 、扳子、 鉗子、 剪刀、蹺蹺板、 撬棒……
③ 什麼是杠桿原理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專件」。要使杠桿平屬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3)杠桿定律的實際應用擴展閱讀:
杠桿定理: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杠桿原理
④ 杠桿定律的應用范圍及用途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2. 杠桿的五要素
支點:杠桿可以圍繞其轉動的點O;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動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l1;
阻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作用線的距離l2;
【經典例題】
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杠桿-杠桿及其五要素
如圖,這款圖釘來自於一個初中生的創意,翹起部分為我們預留下施力空間。圖釘作為杠桿,當按圖所示施力時其支點為( )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杠桿-杠桿及其五要素
如圖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桔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桔子分別吊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後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 )
A. 蘋果的重力
B. 桔子的重力
C. 吊桔子的繩對桿的拉力
D. 吊蘋果的繩對桿的拉力
【隨堂練習】
1.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用手轉動地球儀時,地球儀可以看作一個杠桿 ( )
(2)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稱為動力臂( )
(3)杠桿受到的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可能相同( )
(4)杠桿一定是直的( )
2. 如圖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桔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桔子分別放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後,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 )
A.蘋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蘋果對桿的壓力
D.桿對桔子的支持力
3. 如圖是開瓶蓋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能正確表示出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圖是( )
4. 如圖是一種新型開瓶器,藉助它可單手輕易開啟啤酒瓶蓋,該開瓶器可看作一個杠桿.下列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該開瓶器工作時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
答案
經典例題
例1:C;例2:D.
⑤ 杠桿定律的介紹
在結晶過程中,液、固二相的成分分別沿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液、固二相的相對量關系,如同力學中的杠桿定律。因此,在相平衡的計算中,稱式(1-9)為杠桿定律。
⑥ 杠桿定律 原理以及公式、用法
杠桿比率=正股現貨價÷(認股證價格x換股比率)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專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屬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來源於《論平面圖形的平衡》。
⑦ 什麼是杠桿杠桿定律是什麼
杠桿定律 定義:在結晶過程中,液、固二相的成分分別沿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回。液、固二相的相對答量關系,如同力學中的杠桿定律。因此,在相平衡的計算中,稱式(1-9)為杠桿定律。必須注意:杠桿定律只適用於兩相平衡區中,兩平衡相的相對含量計算。 如圖,合金x在溫度T1由兩相平衡並存,這時兩相的成分和數量保持不變。過x點作水平線交液相線和固相線於a、c點,在某一溫度下液、固兩相的相對量可用杠桿定律來計算 設mL和m分別為兩相的數量,由質量守恆定律可推導出: ML + Mα = 1 ML × χa = Mα ×χc 註:杠桿定律適用所有兩相平衡! 注2:即F1乘L1=F2乘L2 杠桿定律由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發現。
⑧ 關於杠桿定律的應用題
列方程(1.6-X)100=X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