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點來說,前者叫現鈔匯率,後者源叫現匯匯率。現鈔匯率指你把外匯鈔票(紙幣、硬幣)賣給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的匯率;現匯匯率指你把銀行賬戶里的錢或者外匯支票賣給銀行,兌換成人民幣元的匯率。
一般來說,現鈔不如現匯值錢,因為鈔票還要涉及保管、運輸等費用。
⑵ 如何區分匯率和外匯匯率
外匯匯率是一個統稱,是指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國際上有兩種表示外匯匯率的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指用本幣表示外幣的方法,我國就是這種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864.43人民幣.國際絕對多數國家採用這種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如果說匯率上升,即為本幣貶值.間接標價是以年幣表示本幣的方法,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即為本幣升值.
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對於外幣價格,簡單地說,就是人民幣價格.人民幣匯率上升,是指人民幣價格上升,即人民幣升值
⑶ 匯價跟匯率有什麼異同
匯價形成機制
外匯牌價的形成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銀行結售匯制度安排以及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等密切相關,而這些環節又是人民幣匯率制度安排的關鍵性內容。自1994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種制度在銀行外匯牌價形成過程中具體體現為:美元、日元等幾種主要貨幣的中間價是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加權平均得到,這反映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加權平均後的交易價格作為境內惟一的基準匯價,「單一」屬性由此體現;中央銀行為平衡外匯供求、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往往需要入市干預,因此人民幣匯率是「有管理的」;而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客戶與銀行之間的匯率有一定的波動范圍,說明匯率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幅度的「浮動」。
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是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
⑷ 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什麼區別,怎麼算
本幣匯率公式為100¥=x外幣。
區別:
1、概念不同:本幣匯率就是以外國貨幣為單位衡量本國貨幣的價格。外幣匯率是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的比價。
2、標價方式不同:本幣匯率相當於是匯率標價法中的直接標價法。外幣匯率相當於是匯率標價法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3、數額變化不同:外幣匯率在外匯交易中,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本幣值固定不變,匯率的漲跌都以外幣數額變化來表示。本國貨幣的數額隨著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
(4)匯價和匯率的計算區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2、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3、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幣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本幣匯率
⑸ 匯兌和匯率有什麼區別
首先從詞性上來說匯兌是動詞,匯率是名詞。
其次從概念上來講:
1、匯率是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格。如果把外匯也看作是一種商品,那麼匯率即是在外匯市場上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例如,l美元=110日元,表示1美元可換110日元。匯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2、匯兌又稱「匯兌結算」,是指企業(匯款人)委託銀行將其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結算方式。單位和個人的各種款項的結算,均可使用匯兌結算方式。這種方式便於匯款人向異地的收款人主動付款,適用范圍十分廣泛。簡而言之,匯兌即委託銀行作為付款人進行付款。
⑹ 匯率和匯價有什麼不同
1.匯率是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2.匯買價、匯賣價統稱為匯價
鈔買價:客戶持有外幣現鈔到銀行兌換本國貨幣的價格。
外幣現鈔:指外幣的紙幣和輔幣,主要由境外攜入貨幣,同時若該筆貨幣存入銀行,形成的銀行存款兌換成本國貨幣也按照現鈔價格兌換。
外幣現匯:銀行對外報價分為鈔買價、鈔賣價統稱為鈔價,匯買價、匯賣價統稱為匯價。現匯是帳面上的外匯,主要是指以支票、匯款、托收等國際結算方式,取得並形成的銀行存款。
⑺ 匯率和利率的差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2、作用不同
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影響因素不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決於社會平均利潤率的高低。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
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⑻ 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匯率有什麼區別
外匯匯率是一復個統稱制,是指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國際上有兩種表示外匯匯率的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指用本幣表示外幣的方法,我國就是這種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864.43人民幣.國際絕對多數國家採用這種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如果說匯率上升,即為本幣貶值.間接標價是以年幣表示本幣的方法,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即為本幣升值.
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對於外幣價格,簡單地說,就是人民幣價格.人民幣匯率上升,是指人民幣價格上升,即人民幣升值.
⑼ 匯價和匯率怎麼區分
是同一個概念。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
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
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