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14年中美貨幣匯率浮動

14年中美貨幣匯率浮動

發布時間:2021-05-27 08:17:57

匯率是怎麼浮動的 為什麼會浮動

在貨幣市場上,貨幣其實就是一種商品,在本質上跟商品買賣差不多,所以就想商品價格上下波動一樣,匯率也會浮動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⑵ 中美貨幣匯率浮動對我國熱錢流入的影響分析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修訂數據,首季資本金融項目順差同比增770億美元,其中不乏以追求高額報酬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即󰀁熱錢󰀁的流入。熱錢流入中國後集中投資在具有較高投機性的股票、房地產等領域,並導致了資產價格泡沫的膨脹,因此,了解熱錢流入中國的原因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具有重要而緊迫的現實意義。 一、熱錢流入中國的原因 熱錢(HotMoney)又稱󰀁逃避資本󰀁,指在國際信貸中󰀁部分高流動性的資本或異常資金󰀁,包括跨國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動資金及一些暫時閑置或過剩資金,國際銀行擁有的短期資金及其外匯、信貸業務資金,各國國際儲備資產的保值性運用的一部分資金,各種投資基金及其他專項基金。由熱錢的定義可以看出,熱錢具有高流動性、高投機性、高杠桿性、低透明性和交易策略的易變性等特徵。國際金融危機後期,缺乏投資機會的熱錢大量湧入中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良好 預期是影響短期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重要原因。國際金融危機給歐美國家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而中國通過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國內投資和消費迅速增長,宏觀經濟基本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因此,在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前提下,大量外資通過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投資國內企業的方式進入中國,在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規避國外衰退風險。其中,短期投機性資本也通過直接投資等方式進入中國,成為進入我國的熱錢。 2.中美利差的存在 次貸危機爆發前,中美貨幣走勢基本上符合利率平價理論對遠期匯價走勢的預期。2006年中美利差保持在3%左右水平,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28%。此此後,中美利差不斷收窄。2007年12月以後,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美聯儲逐步降低利率,中美利差出現反轉。以中國一年期央票利率與LIBOR的美元一年期利率之差衡量,中美利差已從2006年的-3.3%反轉並擴大至2010年4月的0.99%。中美利差擴大或博取中美利差,成為導致跨境套利資金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實際上放棄了盯住一攬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與美元匯率保持了事實上的基本穩定。而隨著經濟危機走出低谷,一方面,在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的刺激下,國內出現了較大的通脹壓力,恢復人民幣匯率適當浮動從而增加貨幣政策操作空間的可能性存在;另一方面,2009年下半年中國對外貿易出口恢復增長,2009年全年經常項目順差達到2971億美元,雖然與危機前相比有了較大幅度下降,但在歐美國家尚未完全度過危機的背景下,依然引起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較大壓力。國際投資資本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吸引下大量湧入中國,以期獲得升值收益。 4.追逐資產價格上漲利潤 熱錢進入中國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利潤,除了套利和套匯以外,中國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也為外資進入中國謀取資本升值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根據普
遍接受的計算熱錢的方法:即熱錢=新增外匯占款
116
-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2010年一季度熱錢規模約為715億美元,而這些熱錢投資中國的主要渠道就是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熱錢賭人民幣資產升值的收益率也遠高於僅僅進行套利和套匯操作的收益率,據測算,熱錢賭人民幣本身升值,其凈升值回報率約為8%左右;而賭人民幣資產升值,其凈回報率達到15%。由此可見,熱錢進入中國,更主要的投資目標便是人民幣計價資產,最直接的目標便是房地產和股市。 二、熱錢流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1.降低了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我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實際上實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調節國內貨幣供應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在熱錢不斷湧入的背景下,強制結售匯制度使得央行被迫向市場提供人民幣吸收外匯,從而增加了國內的貨幣供應量,加大了通貨膨脹壓力。當前,隨著金融危機效應的逐漸衰弱,國內農產品等基礎商品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漲趨勢,如果任由熱錢湧入,中國人民銀行將缺少可以利用的政策工具來應對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壓力。 2.推高了國內資產價格泡沫 目前熱錢流入中國的主要投資領域是房地產和股票市場,而其中的大部分投入了房地產領域。房地產價格是當前中國的一個熱點投資領域,具有顯著的泡沫特徵。從2003年起,房價已經持續上漲了8年,即便在經濟通縮時期和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房地產價格依然保持了較高的上漲幅度。房地產泡沫的不斷膨脹,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於民間和外資炒作推動的。目前,中國正在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其重要措施就是通過通過緊縮銀根來控制房地產炒作,而如果炒房者可以通過海外貸款或者由各種途徑進入我國的熱錢炒作,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3.游資退出造成經濟緊縮 熱錢是一種以逐利為目的的短期資金,既會隨著預期一國資產價格上漲或者貨幣升值而流入,也會隨著預期一國資產價格停止上漲或者貨幣停止升值而退出。在過分依賴外資的國家,熱錢的湧入雖然形成了一國充裕的貨幣資金環境,推動了一國經 濟的增長和資產價格的上漲,然而熱錢一旦急劇退出,將會造成資產價格的急劇下滑和經濟增長的停滯甚至倒退。對於高度投機性的熱錢來說,其流入和退出對經濟的破壞作用都是巨大的。 三、控制熱錢流入的政策建議1.加強外資流入檢測 外匯主管部門首先要打擊通過簽訂虛假貿易合同以及打擊地下錢庄的洗錢行為,從源頭上這些渠道流入的熱錢。其次,對於難以區別資金性質的外匯,應該通過其後續資金用途進行甄別,對於違規投入股市、匯市、房市等高風險領域的投機資金應該界定為熱錢並納入監管范圍。 2.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2010年6月19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新啟動。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金融危機後我國實行的是實際上的固定匯率制,因此此番匯改的短期效應是原有套匯資金的獲利退出,然而由於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外匯儲備的增加,短期來看短期人民幣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升值壓力,不能排除套匯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湧入的可能。但是從長期來看,匯改的終極目標是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民幣生成機制,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降低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從而減少套匯資金的湧入。 3.逐步完善我國經濟結構性問題 熱錢的大量湧入,與我國的經濟結構性問題密切相關。我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的膨脹不但已經嚴重威脅國內經濟安全,也成了吸引大量國際投機資本炒作的重要原因。當前一方面要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加強對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的調控,另一方面要注意解決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完善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降低國內投機性領域的利潤率。 [參考文獻] [1]劉立達.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的影響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3). [2]王競.國際󰀁熱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分析[J].當代經濟

⑶ 2014中美之間的最新匯率

你好,截止2015年1月5日15:27分的實時匯率(匯通財經數據),美元/人民幣=6.2200,即1美元=6.2200元人民幣。望採納.

⑷ 2014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是多

外匯比兌人民幣是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實時發布的外匯牌價進行計算的。外匯牌價按... 按照2014年12月31日17:44:59時最後更新的匯率數據,100美元(usd)比兌人民幣...

⑸ 中美貨幣匯率浮動是什麼意思

讓市場供求決定它們的匯價自由上下浮動,而不是政府確定的匯價.

⑹ 為什麼在94到95年中美的匯率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下,匯率變動直接與基礎貨幣的投放相連接。 目前的匯率形成機制是由企業結售匯、銀行外匯結算頭寸限額和中央銀行市場干預三位一體構成的。94年後,對於經常項目的管制逐步放鬆,並將於96年底前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的可兌換。同時對於企業實行了強制結售匯制,企業持有的外匯資產的比例下降;商業銀行由於受到外匯結售匯頭寸限額的限制和企業結售匯的影響,減少了外匯資金來源。由於企業與商業銀行缺乏在外匯資產上的調節能力,而中央銀行為了將匯率穩定在目標水平上,當外匯供大於求時,就必須以托盤性買入美元方式投放基礎貨幣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匯率。目前,中央銀行實際上採用了釘住名義匯率的政策,為了實現這一政策,央行頻繁干預外匯市場;而這一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為了防止匯率波動對外貿的沖擊和穩定物價。94年的外匯改革是宏觀經濟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消除了多重匯率的弊端,推動了我國出口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促進了金融和物價的穩定。但是,94年以來,隨著經濟中許多條件的變化,匯率政策的效果也開始有所不同。在這些變化的條件中,重要的有:①經濟開放程度和對外依存度的提高;②人民幣可兌換性在逐步提高;③國內外利率差別加大;④國外資本流入增多。由於上述條件的變化,使得目前以釘住名義匯率的政策,越來越難以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二 、釘住匯率制與國際收支平衡1、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目前,釘住名義匯率的首要政策目標是保證出口能力。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確定為8.7元。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干預的直接目的是將匯率穩定在這一水平上下。94年以來,中央銀行外匯占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效果是穩定了名義匯率。 但是,決定出口能力的不是名義匯率,而是實際有效匯率。實際匯率的貶值將改變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的比例,促使出口的增加,而實際匯率的升值將導致出口能力的下降。 所謂實際匯率是指扣除國內外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匯率水平;而有效匯率是指將出口的不同地區和結算幣種加權平均後的匯率水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我國95年底的名義有效匯率基本保持在94年底的水平上,而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近5.5%,1994年初匯率並軌以來的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30%以上。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下,影響我國實際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包括:1、進出口的變動;2資本凈流入;3、國內出口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特別是工資性支出變化的因素;4進出口稅率;5國內外通貨膨脹的相對變化。人民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干預,基本上保證了名義匯率的穩定;但是,人民銀行無法直接控制上述影響實際匯率的其它因素的變動。94年以來,國外資本流入,出口部門工資過快的增長,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和國內較高通脹水平,都形成了推動實際匯率的上升的壓力。在實際匯率上升的條件下,從今年起,進出口形勢,從總量和結構上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總量上看,對外貿易由較大順差轉為基本平衡;從結構上看,一般貿易出口下降,外商投資企業的加工貿易出口增加。上述進出口形勢的變化,對國際收支帶來的重要影響是:首先,由於貿易收支在國際收支中比例的下降,將使資本帳戶對國際收支和匯率的影響加大;其次,一般貿易下降說明國內可貿易品部門的相對萎縮;第三,加工貿易比例擴大,將使價格轉移的可能性增加,資本管制難度增大。 94年以來,人民銀行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是收回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同時,中央銀行還採取了辦理特種存款,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在外資引進方面,開始有選擇的引入項目投資,並加強了資本項下的管制;在外債管理方面,95年開始不再增加境外中長期商業貸款,而以外匯儲備轉存款的政策替代,並提前償還部分利息較高的國外借款。上述措施,緩解了由於國際收支盈餘給貨幣供給帶來的壓力。94年以來,我國採取收回再貸款作為主要的中和操作手段是由我國目前的金融結構所決定的。目前的存款准備金水平較高,不適宜再提高准備金率;由於財政性分權的現實,將財政性存款集中轉存中央銀行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中央銀行雖然可以通過央行融資券來對沖外匯占款,但也受到財務成本上的限制。中央銀行以收回再貸款作為主要的中和手段的原因是,1再貸款在中央銀行資產中比例較高; 2 相對於財政借透支和政策性貸款,再貸款的可調控性強,彈性較大。但是,除了再貸款這一政策工具本身的特點不適宜作為中和政策手段外,中和政策能否有效主要要取決於財政政策能否相應的調整。

⑺ 中美貨幣的兌換比率是多少

貨幣兌換
1美元=6.2092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611美元兌換為轉換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5-07-11 13:52

美元(英語:United States Dollar),又稱(美國)聯邦儲備票據、美圓、美金等,是美國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貨幣,它的出現是由於《1792年鑄幣法案》的通過。同時也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號「$」來表示,而用來表示美分的標志則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美元取的ISO 4217標准代號為USD。目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1785年7月6日美元被選為美國的法定貨幣。

⑻ 201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現狀及方向

人民幣匯率改革,是指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在不同的時代,為了適應中國自身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需要而不斷調整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及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變更的過程。
人民幣匯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等七家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2005年中國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立場如下
一,實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中國一貫的方針;
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三,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的主權。
改革下一站:中間價?
「在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淡出常態化干預的情況下,未來匯率改革的重點將是更靈活的中間價形成機制,而非單邊升值或貶值。」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具體來看,進一步擴大匯率浮動區間,逐步改革中間價形成機制,擴大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和豐富外匯市場交易品種等幾個方面將是下一步匯改的方向。
實際上,決策層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已然加快。宋清輝告訴記者,央行致力於在兩年之內實現利率市場化,支持人民幣雙邊互換的國家也在增多。這顯示中國正在沿著匯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以及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等四個方向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專家:雙向波動將成主要趨勢
當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然而,上述「權重」從未公布,成為中間價形成機制中最不透明的部分。「當前,中間價的走勢實際上體現了央行匯率管理的意圖,並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因此,定價機制是中間價改革的重中之重。」有關專家表示,應逐步提高中間價形成機制的透明度,並降低美元在貨幣籃子中的權重。
對於人民幣未來的走勢,專家指出,在美元強勢的大背景下,人民幣短期仍面臨貶值壓力。「未來半年出現小幅貶值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將成為主要趨勢。」
來自fx678財經頻道。

⑼ 請問國際上貨幣匯率是自由浮動的有哪些國家

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可自由浮動,官方在匯率出現過度波動時才幹預市場,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的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是固定匯率的對稱,是指國家貨幣主管部門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官方匯率,只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匯率。
目前加入WTO的國家貨幣匯率都是相對自由浮動。

閱讀全文

與14年中美貨幣匯率浮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