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所示,O是杠桿的支點,畫出杠桿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
先根據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畫出阻力,然後畫出動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線,從支點分別向這兩條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就是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所示.
❷ 畫出漁民扳漁網的杠桿示意圖,畫出支點(用O點標出)、動力臂及阻力臂
如圖,O是支點,動力F作用B點,阻力G作用在A點;
從支點向動力的作用線作垂線,作出動力臂為L1;從支點向阻力的作用線作垂線,作出阻力臂為L2;
❸ 支點O對杠桿施加的力的示意圖應該怎麼畫
過支點,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
❹ 畫出下列圖中所示的杠桿(支點為O)的力臂
解:從支點O作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作出力F1的力臂L1,
從支點O作力F2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作出力F2的力臂L2,
力臂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力的力臂如圖所示.
❺ 在圖中,O是杠桿的支點.畫出F1和F2的力臂Ll和L2
直接由支點0向F1和F2做垂線(用虛線),標出對應的L1和L2,如圖所示.
❻ 如圖所示,O點為杠桿的支點,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已知支點為O,過點O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動力臂L 1 ;作力G作用線的垂線段,即阻力臂L 2 .如圖所示:
❼ 在圖中的輪子上畫一根線表示杠桿,並標出支點O;畫出動力F1和阻力F2,以及力臂L1和L2
(1)定滑輪的支點在其轉軸上,動力為繩子的拉力,方向向下,阻力為提拉物體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過支點分別向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畫垂線,就得到動力臂和阻力臂,如下圖所示:
❽ 圖中杠桿的支點為O,請你畫出力F的力臂
反向延長動力作用線,然後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做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F的力臂L,如下圖所示:
❾ 請在圖中標出這個「杠桿」的支點O,畫出拉力F、鉤碼重力G及它們的力臂(保留作圖痕跡)
定滑輪可以繞中間軸轉動,所以支點O為定滑輪的軸;拉力是自由端沿繩子斜向下的拉力,過鉤碼重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過支點O分別作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
如圖所示:
❿ 杠桿怎麼畫支點O
支點出在杠桿的下面畫個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