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的貨幣的實際匯率與規定的匯率的關系該如何處理
1992年夏季,當時歐洲各國都採取相應的措施,設法保護本國的貨幣,使其免遭風暴的襲擊。而索羅斯則看到,盡管各國政府和金融界會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但是,經濟的運行有它自己的規律,金融活動也是如此。早就孕育於歐洲匯率機制內的危機,就要發生了,至於這場危機將傷害到哪些國家,這要看它的貨幣的實際匯率與規定的匯率的關系,如果兩者是一致的,它就不會受到太大的沖擊,相反,如果它的匯率違背了實際價值,就必然發生貨幣貶值、匯率下降等問題。
❷ 實際匯率上升代表國內貨幣升值還是貶值為什麼呀
實際匯率是相對於名義匯率而言的一個概念,名義匯率是對兩國相對價格的表達形式,實際匯率是兩國商品實際價格對比的形式,一般有四種常用形式:
外部實際匯率反映的是本國商品與外國商品實際價格對比,也可理解為本國實際貨幣值與外國貨幣實際值對比。外部實際匯率的公式為 R=ePf/Pd,e為直接標價法下的名義匯率,例如1美金=6.95人民幣,Pf為外國商品價格水平,Pd為本國商品價格水平。當R(外部實際匯率)上升則意味著單位本國商品所能換取的外國商品數量減少,根據公式,影響R上升的因素有e(名義匯率)的上升,Pf的上升和Pd的下降,e(名義匯率)上升意味著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原本1美金=6.95人民幣,此時名義匯率上升則1美金=7人民幣,本幣出現貶值。
內部實際匯率反映的是一國范圍內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相對價格。其公式為R=Pt/Pn,Pt為本國貿易品的國內價格水平,Pn為本國非貿易品的國內價格水平。當R(內部實際匯率)上升意味著放棄同等數量的非貿易品消費能夠換得更少數量貿易品消費,即對貿易品而言,本幣購買力下降,本幣實際貶值。
第三中定義的實際匯率公式為 名義匯率加上或減去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則e(名義匯率)上升可影響實際匯率上升,意味著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
第四種實際匯率包含了兩國勞動生產率對比,公式為R=e*(Wf/Wd)*(ad/af),Wd和Wf分別為本國和外國單位勞動工資,ad和af分別為本國和外國勞動單位產出。R上升意味著e上升,Wf或ad上升,Wd或af下降,當e(名義匯率)上升意味著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
❸ 本幣幣值低估是貶值還是升值
貶值
本幣低估又叫做匯率低估,即一國政府為了實現其匯率政策目標,以低於本幣實際價值或國內與國外通貨膨脹的差異幅度,而人為地低估本幣,降低本幣的對外匯率。
❹ 在外匯市場中,本幣被高估或低估,其中,高估和低估是什麼意思
被高估,就好比一樣東西,實際上只值10元,但被惡意炒作到了15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即是被高估,現實價格超過實質該值的價格即是被高估;低估意思即相反,值10元的東西被炒至5元或更低,關於貨幣當局在市場上如何干預,應該就是對於不同的情況各國銀行會對利率和政策方面會有調整了。這要自己慢慢理解吧我覺得。
❺ 實際匯率上升為何就是貨幣貶值
在直接標價法時,匯率貶值=匯率上升=貨幣貶值
匯率表示有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直接標價就是以本幣表示單位外幣的價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是直接標價法。
就匯率的概念來說,是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僅是一個數字而已。如1美元=7人民幣,7就是匯率,又稱為外匯匯率,7變為8就是匯率上升,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匯率貶值=本幣貶值。
(5)幣值低估與實際匯率擴展閱讀: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❻ 人民幣實際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
政府為了保護國內製造業,故意使其低於正常值
❼ 都說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什麼樣的商品可以顯示中美幣值的實際匯率
在用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增加了匯率的人為干預因素,所以個人認為,沒有那件商品真正顯示人民幣和美元的價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匯率本身就是兩國購買力之比,所以說某種程度上,匯率本身就能顯示人民幣和美元的實際價值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