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發生日
1.對於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將外幣金額折算成記賬本位幣金額
2.外幣交易應當在初使確認時,採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成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視的匯率折算.
⑵ 換匯成本怎麼算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
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一般在實際操作中用下面公式
換匯成本=不含稅金額*(1+增值稅率-退稅稅率)/報關金額
⑶ 換匯成本正常是多少
換匯成本計算:
案例:
一個是外貿公司,現在外貿公司出口一批貨物,CIF價是17879.5歐元,其中海運費是675美元,請問要在外貿企業10.0版里換匯成本范圍內我生產公司要開給外貿公司含稅金額多少的發票,
答案:
17879.5歐元=25189.4900美元
FOB價=25189.49-675=24514.49美元
換匯成本=含稅金額/1.17*{1+(17%-14%)}/24514.49
外貿企業10.0中換匯成本合理范圍為:5-8
假設為5則
含稅金額為=139232.78
假設為8
含稅金額為=222772.45
開給外貿公司含稅金額為139232.78——222772.45之間均可以
⑷ 匯率怎樣影響製造成本
匯率影響製造成本的因素,大多是因為該企業生產製造所使用的原材料有部分或大部分是依賴進口的,要花費美元外匯造成的。例如電腦生產企業,當所使用的CPU、主板、硬碟、顯卡等都是進口產品時,若當人民幣貶值10%,相當於購買進口的零配件成本上升10%,而原材料成本屬於製造成本范疇,所以,匯率變化,連帶該企業的製造成本也跟著變化了。若人民幣升值,製造成本隨著下降,也是這個原理。
⑸ 什麼是換匯成本
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換匯成本與出口總成本成正比,與外匯凈收入成反比。利用這一關系,換匯成本常用於考核出口商品的經營成果,主要作用為: (1)通過不同種類出口商品換匯成本高低的比較,作為調整出口商品 座談會
結構和¨扭虧增盈"的依據之一。 (2)同一種類的出口商品,比較出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換匯成本的高低,作為選擇出口市場的依據之一。 (3)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公司,出口同一種類商品的換匯成本的高低,找出差距,挖掘潛力,改善經營管理。 (4)同一種類出口商品,比較不同時期的同期換匯成本,以便比較換匯成本的增減情況。 換匯成本如高於銀行外匯牌價,出口為虧損;反之則為盈利。 出口商品換匯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凈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總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幣換回一美元。 計算公式為: 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廠所需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凈收入(美元)。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經扣除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出口銷售美元凈收入:外銷商品的美元收入減去國外銀行費用,給客戶的傭金折扣等費用後的美元凈收入。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因此,要避免虧損,必須准確測算換匯成本。
⑹ 匯率套算為什麼會增加成本
因為在套算過程中,採用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的不同會增加成本。
如EUR/JPY,如果通過美元套算,就是EUR/USD和USD/JPY。
如果客戶賣出JPY買入EUR,在套算中,客戶需要用先賣出日元買入美元,採用的是銀行的賣出美元的匯率,中間包含交易點差;然後再用美元買入歐元,採用是銀行賣出歐元的匯率,再一次需要支付交易點差,所以成本增加
⑺ 換匯成本怎麼算
計算公式為: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廠所需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凈收入(美元)。
⑻ 外匯的成本匯率每天會變成當天四點的開盤匯率嗎
這只是偶然的
如果真是如此變動
炒家不就賺翻了
不訪多下幾個模擬盤軟體
看看是否有平行變動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