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友邦保險,一年交7000,業務員的提成有多少謝謝
如果是20年期保險 第一年 基本上有 2100,最高的 2800。
意外險是 1400
但是稅很高,基本上業務員要繳納 20%的稅,然後自己工作時間,自己交通費.... 應該賺不了多少錢的。
這個提成我可以告訴你,但是你要別人返佣的話,未來有理賠沒人理你也是正常的。
這個提成首年是 40%,別人也為你服務了,這都是別人勞動所的。
就像你為你老闆打工,老闆叫你來你就來,叫你走你就走,為的是啥,不就工資嗎,老闆不給你工資,你還干嗎?
因此,人家肯定會答應給你回扣,但未來人家肯定不會給你服務。
還有一點我再重復一下,是首年提成40%,不是你每年都送人家幾千塊。次年傭金就下降了,後年提成就只有5%了,5年後就沒了。
B. 請問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的傭金是怎麼計算的
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提成是分壽險和產險兩種的、壽險是長期繳納的、各公司的提成不一樣、同一個公司分險種、提成也不一樣。
1、壽險、一般在第1年保費中可以拿到20%-35%的提成、一部分好一點的險種可以拿到45%的提成、第1年之後這個比例會逐年下降、第2年就只有10%-15%的提成了、一般可以拿到3-6年。
2、產險是每都要年繳納的、一般產險的提成在15%左右、財產險提成高一點、在15%-25%、一部分好的險種能達到30%-40%。
3、還有一個車險、汽車保險業務員的傭金一般在10%-25%左右、假如售出一份3000元的車險、那麼他的提成大約是在300元-750元之間、一個業務能力較強的汽車保險業務員、每個月的工資還是很可觀的。車險裡面的強險是沒有提成的、每個保險公司的價格也都一樣、所以、這份保險相當於是汽車保險業務員無償服務的。
(2)2018友邦保險業務員傭金錶擴展閱讀:
當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財務的穩定和健康可能是主要應考慮的問題。保險費支出通常是為了給未來多年的損失做准備。正因為如此,保險公司的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現許多保險公司陷入破產(比如亞洲金融危機後的日本保險業,11事件後的美國保險業等),使它們的客戶失去了保障(或者依賴政府保險保障基金在事故發生時獲得很少的保險金)。
國外許多獨立的評級機構提供保險公司的財務信息並對保險公司評定等級(如慕尼黑再保險),但是在中國,這樣的公司還很少,經常要依靠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公告來獲取信息。
C. 保險業務員受出一份7000元的人保,能提傭金多少
這個與各來個保險公司的規定自不一樣,一般都是按投保人所購買的險種年限和種類所區別,一般重疾險比理財險傭金要高,10年交重疾可達保費的百分之30左右。20年期可達百分之40多,30年交的有的保險公司能高達保費的百分之60,理財產品10年交一般都是百分之20左右,3年5年交的基本都在百分之十左右。這一般都是當年傭金,從地二年開始傭金就逐步下降。總的來說你繳費年限越長,業務員的傭金就越高。
D. 友邦保險的20%傭金怎麼給
友邦正式簽約的營銷員才可以領傭金,友邦是不允許營銷員給非簽約人員返佣。
友邦的傭金在交回所以相關資料後,當月15號前完成客戶電話回訪的本月25號左右到營銷員賬戶,當15號後完成客戶電話回訪的本月10號左右到營銷員賬戶。
界定條件是資料什麼時候完整交回公司OSC和客戶完成電話回訪。
E. 保險公司業務員提成是怎樣提的
1、壽險是長期繳納的,一般各公司都不同,且同一個公司分險種又不一樣,一般在第1年保費能拿到20%-35%的提成,部分好一點的險種可以拿到45%的提成,第1年過後此比例逐年下降,一般第2年就只有10%-15%的提成了,按此一般可以拿到3-6年。
2、產險是每年繳納的,一般車險在15%左右,財產險和意健險高一點,在15%-25%,部分好的險種能達到30%-40%。
擴站資料:
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提成是分壽險和產險兩種的、我們所說的壽險是長期繳納的、各公司的提成不一樣、同一個公司分險種、提成也不一樣。
壽險、一般在第1年保費中可以拿到20%-35%的提成、一部分好一點的險種可以拿到45%的提成、第1年之後這個比例會逐年下降、第2年就只有10%-15%的提成了、一般可以拿到3-6年。
我們的產險是每都要年繳納的、一般產險的提成在15%左右、財產險提成高一點、在15%-25%、一部分好的險種能達到30%-40%。
還有一個車險、汽車保險業務員的傭金一般在10%-25%左右、假如售出一份3000元的車險、那麼他的提成大約是在300元-750元之間、一個業務能力較強的汽車保險業務員、每個月的工資還是很可觀的。
F. 友邦保險 買了寶寶重大疾病險 一年交4800,業務員提成多少
業務員的傭金是要為客戶服務一生的,只有前幾年續保會有一定比例傭金,也就是說幾年的傭金要服務一輩子,所以說傭金多少對於之後的服務至關重要
G. 怎樣在網上查詢保險公司業務員的傭金呢
保險公司
都有賓士系統,去你公司人管處要網址和登錄號碼就可以查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