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近人民幣匯率為什麼大幅上升
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升值主要是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反映,國內因素是主要的,同時受到市場預期的影響。
首先,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維持高位。國際資本流動往往對金融市場利率較為敏感,金融市場利率因而對匯率有較為直接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流動性較為緊張,市場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國金融去杠桿以來,中美利差總體來說是擴大的。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較2016年三季度末的2.7%提高了1.2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提高0.6個百分點左右,中美利差達到1.5個百分點左右。
其次,臨近年末,市場流動性比較緊張,季節性因素也增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目前,商業銀行發行的AAA級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分別為5.35%、5.20%和5.15%,均創2015年有該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1個月期限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11%和5.58%,3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04%和5.48%。
第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強調防風險,對市場預期有較大影響。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不會放鬆的信號。
第四,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出口回升明顯。11月份官方PMI數據顯示經濟的景氣度有小幅回升,製造業PMI為51.8%,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持續位於擴張區間。同時,今年下半年,財政支出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明顯,而財政存款累計增量較大,仍有加大投資的空間,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是比較有保障的。此外,消費亦有所回升。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名義增長10.2%,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實際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達到8.8%。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出口有較為明顯反彈。11月,以美元計值的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2.3%,較上月大幅提高5.4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加速增長,增速為17.7%,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第五,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同時,美國減稅的影響仍有待時間檢驗。今年12月中旬美聯儲加息前,人民幣曾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隨著加息靴子落地,美國金融市場利率在加息當日並未出現明顯的提升,美聯儲公布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投票結果反而弱於市場預期。而美國稅改擬通過稅收優惠促進美國海外利潤匯回,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也很有限。根據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測算,美國稅改導致的美國在華直接投資利潤匯回最多在150億美元左右,其中需要購匯的部分應遠小於此,相比於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月均1500億美元),幾乎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直接影響。
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短期因素逐漸消退,預計人民幣匯率或有所回調,但不會大幅波動,而是仍然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可能保持在6.6左右。
最近一兩年來,我們始終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多次指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在6.5至6.6區間波動,或6.6左右。一方面,匯率大幅升值不利於保持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中國可能錯失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的紅利。另一方面,匯率大幅貶值也會產生不少問題,不僅資本外流的壓力加大,通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做法也是得不償失的,雖然短期因為商品價格而獲得競爭優勢,但不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此外,匯率大幅貶值還有損大國形象,甚至引發貿易摩擦。
⑵ 為什麼現在人民幣匯率一直往下跌(2019年8月)
央行在外匯市復場進行操作制,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
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外匯儲備8月大幅下降,其變動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央行此前公布數據顯示,8月我國外匯儲備減少939億美元,單月減少額創歷史最高。
從8月份外匯儲備變動情況看,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8月份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8月份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2)人民幣匯率今年會回8嗎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情況:
1、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持續增長。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2、當外儲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央行便不再有空間通過消耗外儲去干預匯市,預期未來央行會允許人民幣逐步有序貶值。
3、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人民幣貶值壓力繼續增大。多家機構預測,隨著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進一步釋放,央行仍會繼續採取行動來控制匯率,未來外匯儲備存量還將縮減。
⑶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
⑷ 解答: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出現持續貶值
人民幣中間價再跌逾千點引發強烈關注,央行緊急發聲——
據新華社電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8月11日起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後,11日、1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分別比上一日出現了接近2%和接近1.6%的貶值。
海內外都非常關心,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出現持續貶值?央行新聞發言人12日詳解了人民幣匯率問題,強調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
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後,做市商報價和進行市場交易試探並尋求外匯市場供求均衡點的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些都有可能會臨時性加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波動。短暫的磨合期過後,外匯市場日內的匯率波動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變動將會逐漸趨向合理平穩。
就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出現持續貶值,該發言人強調,從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看,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
一是我國經濟增速相對較高。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和各種困難挑戰,我國經濟仍增長7%,從全球橫向比較看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速。7月份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總額的較大波動應是臨時的、可控的,我國仍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近期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向好,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二是我國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2015年前7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達3052億美元,這是決定外匯市場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持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基礎。
三是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快,境外主體在貿易投資和資產配置等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逐漸增加,為穩定人民幣匯率注入了新動力。
四是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元在較長一段時間走強,市場對此已在消化之中。未來美聯儲加息這一時點性震動過後,相信市場會有更加理性的判斷。
五是我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發言人最後表示,未來,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維護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⑸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還能突破8元嗎
隨著以希臘為導火索的歐洲政治和經濟局勢的巨大變化,原本高高在上的歐元開始變得「風雨飄搖」。從2012年跌破8之後就沒有漲上去過,目前歐元區的經濟也逐步進入危機。
個人覺得按照目前的趨勢走的話,歐元很難在突破8元大關了。至少在2015年內是一個基本很困難的事情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⑹ 人民幣最近的走勢漲不停,人民幣匯率會帶來哪些影響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一掃此前單邊貶值預期,使得市場上的人民幣“空頭”損失慘重。今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上漲約3000個基點,連續走強為市場帶來了信心。另一邊,美元指數走弱則相對較弱。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海外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而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撐較強,疊加人民幣預期自我強化、觀望結匯盤入場等因素,使得年內人民幣對美元仍有“補漲”空間。
人民幣下半年料延續穩中趨強態勢
華創證券表示,8月初以來的人民幣走強與以往不同,發生在美元指數反彈的背景下,也未發現央行明顯的市場引導,或表明匯改以來的貶值預期有松動跡象。年內在美元指數難以大幅走強的背景下,預計年內人民幣匯率將維持階段性企穩。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認為,在美元呈現單邊貶值走勢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是美元指數波動的被動跟隨者。今年以來,無論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穩中趨強,還是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保持雙向波動,或者說資本外流的預期日漸消失,外匯儲備持續增加,都說明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目標基本實現。
他還認為,下半年,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最大因素仍然是美元指數的走勢,美元指數較前期高點已經回落了8%左右,後期仍可能保持震盪走低的態勢,特別是美國新政進展不大,歐洲和日本政治經濟形勢穩中走強,都將加大美元指數震盪走低的壓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可能延續當前穩中趨強的態勢。
另據中新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近日表示,人民幣匯率已經趨於穩定,預計下半年匯率依然會維持穩定,甚至有所升值。盛松成明確指出,在中國經濟增速相對較高的背景下,人民幣下半年穩中有升,至年底完全有可能到達6.5-6.6的區間內。
⑺ 美元人民幣匯率會到6.8嗎
現在6.9了,要是你有相關美金可以結算了,這個顯然是屬於偏高不正常的,國家會調控,適合了
⑻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還有可能回到原來的八點幾么為什麼
這個很難說,30年河東,40年河西,世界是不斷發展的
⑼ 人民幣匯率貶值會破6.9嗎
周一(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85元,再創近八年半新低,中間價已連續第十二天調降,直逼6.9元大關。匯通網分析認為,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人民幣不僅快速失守6.83元這一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長期橫盤的點位,更是不斷加速走軟,創2008年6月16日來的最低水平,這段時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幅逾1%,在岸人民幣美元的跌幅更是達到了1.63%。
人民幣近期下行的主要原因仍是強勢美元的打壓,fx678分析稱,美元指數目前已經升至101關口以上,而美聯儲主席耶倫更是在近期表態稱,如果未來數據進一步表明更加靠近美聯儲的目標,相對較快的加息可能是適宜之舉,維持利率不變可能刺激過度的風險偏好。此番言論促使美聯儲年內加息箭在弦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顯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暗示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在今年12月加息機率已高達95%。
目前市場對於人民幣近期下行的預期也有所升溫,匯通網援引彭博近期的調查顯示,在16位受訪的分析師和交易者中,有14位認為明年上半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將會升高至7。有外資機構分析師表示,「7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點位,如果今年匯率水平超過這個點位,將會產生自行增強的下行壓力。」
⑽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一年之內能否回到8以上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但對其他貨幣卻是有貶有升。有關數據顯示,同期,人民幣對歐元匯率貶值9.8%左右,對日元貶值超過30%,對英鎊升值幅度超過8%。業內人士總結,這一年人民幣匯率經歷了「三貶一升」。
第一次貶值:去年8·11新匯改啟動後人民幣對美元經歷了一次急跌。8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就急貶至6.4010,短短三天貶值幅度高達4.4%。隨後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公開表示,人民幣經過幾日的調整正逐漸向市場化水平回歸,3%左右的累積貶值壓力得到一次性釋放。
第二次貶值:在平靜了一小段時間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開始一輪大貶值。隨著11月底IMF委員會將人民幣納入SDR籃子,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開始轉向參考一籃子貨幣、保持一籃子匯率基本穩定。當日,離岸人民幣跌破6.56,創四年新低。去年12月起,人民幣匯率繼續走弱,12月7日至1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竟然出現「十連跌」,創下逾四年半的低位。
第三次貶值:此後,人民幣和美元度過了一段平靜的穩定期。但好景不長,5月開始,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攀升,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趨勢明顯,5月份人民幣即期匯率和中間價累計跌幅分別達到1.13%和1.38%,已回吐2月中旬以來的漲幅。6月,在脫歐黑天鵝事件沖擊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繼續貶值0.8%。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5月初的6.45附近一路下行至7月19日的6.6971,與6.7的重要關口只有一步之遙,貶值幅度超過2400點。
就在有人預言人民幣將很快跌破6.7甚至6.8的關口時,行情開始逆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7月底至8月初竟然開始顯著回升。截至昨天,已比7月最低位升值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