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權證問題
上面這位的分析很詳細可以相信.但要注意權證是有期限的,在確切的知道它的到期日之前最好不要買.因為這樣可能血本無歸.
⑵ 關於權證收益率的問題!
權證杠桿與權證漲幅沒有直接關系,杠桿只是代表正股波動能產生對權證價格波動所產生的杠桿效應而已,權證漲20%已經表明權證上漲20%,收益率也是20%。
杠桿的計算方法是:正股的市價/(權證的市價/行權比例)
杠桿一般是指股票每波動一個百分點,而權證理論上可以波動多少個百分點,但實際上權證波動與股票實際波動並不完全一致,這個只能作為一個理論上參考而已。另外對於在行權價格以外的權證一般都顯示其較高的杠桿性的,故此高杠桿並不代表好的。
⑶ 認購權證的認購權證
認購權證是從股票上漲中獲利。當股票跌落至認購權證執行價以下時,投資人可以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為初始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認購權證將過期作廢,發行公司賺得了權證的發行價。反之,當股票價格上漲超過執行價時,權證的認購權將被執行,發行公司有義務以執行價將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
例如:投資者以1元購入某隻股票1000份的認購權證,行權價為10元,行權比例為1;當該股票市場價格下跌到10元以下時,可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是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1000元。反之,當股票市場價格上漲至10元(該投資者的成本是行權價10元+權證購買價1元共11元)以上時,發行公司將以10元價格將1000股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投資者獲得相應的差價收益。
認購權證是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發行人發行一定數量、特定條件的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持有該權證後,有權在某一特定期間(美式權證)或特定時點(歐式權證),按一定的履約價格,向發行人買進一定數量之標的股票。(JNDX)
根據買或賣的不同權利,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又稱為看漲權證和看跌權證。
認購權證持有人有權按約定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買入標的證券,認沽權證持有人則有權賣出標的證券。
認購權證的價值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而上升,認沽權證則隨相關資產價格下降而上升。
說得這么復雜,那認購權證是什麼意思?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你手中花了50塊錢買了100股甲股票的認購權證,行權日是8月1日。行權價格是5元。行權比例為1比1。就是說,到8月1日這天,你有資格用5元/股的價格買該股票100股。
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8元,別人買100股要花800元,而你這天則可以用500元就買100股,假如當初你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50元,那麼你一共花了550元,你當然合算了。如果你真買,這個行為就叫行權。
但是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4元,你當然不會用5元/股的價格買,那麼你手裡的100股認購權證就是廢紙。你肯定選擇放棄行權了。但是,你會損失50塊錢。
上面說的是認購權證的意思。還有一種權證是認沽權證,指你在行權日可以以約定價格出售某一股票。 認購權證的價值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而上升,認沽權證則隨相關資產價格下降而上升。
對於流通股股東來說,認購權證與認沽權證會有以下一些不同:
第一,所持有「正股+權證」的組合的風險不同。由於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對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隨著正股股價的上升,認購權證的價格上升,認沽權證的價格下跌。從「正股+權證」組合的敏感度來看,認購權證會加劇組合的系統風險,而認沽權證會對沖正股股價波動的部分風險。
第二,對流通股股東的補償不同。在正股股價下跌時,認沽權證的價格上漲,會對流通股股東的損失給予補償,從而降低流通股股東的盈虧平衡點;而認購權證能讓流通股股東在未來可能的業績增長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價貼權,則在短期內不能給流通股股東多少補償。
第三,到期價值不同。由於目前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權證均以股票結算方式來交割,這將對權證的到期價值產生重大影響。對於認沽權證,如果在快到期時,權證為價內權證,即股價小於行權價,權證的持有者為了行權必然會買進正股,買盤壓力有可能會使股價向行權價靠攏,從而使權證喪失價值;而對於認購權證,在快到期內,若為價內權證,持有者只需准備現金以便向大股東按行權價買進股票,而不會對流通A股的股價產生影響。只不過在行權後,市場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資者想盡快獲利了結的話,正股遭遇短期拋壓,股價必然又會下跌,從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
最後,認沽權證可以讓投資者構建多種投資組合,而認購權證在市場上缺乏做空機制的條件下,只能成為投機者炒作的工具。
⑷ 權證的杠桿比率和外匯的杠桿比率是一樣的嗎
權證的杠桿比率和外匯的杠桿比率,不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後者的杠桿比率比前者還要大的多了
外匯主要有1:100,1:200的杠桿比率,
可以把資金放大200倍,權證不可以直接放大資金
⑸ 權證里的杠桿倍數是什麼意思
權證杠桿效應是由權證產品特性所決定的。為了便於投資者理解,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標的股票目前價格為10元,標的股票認股權證執行價格為12元,認股權證市價(假設權證兌換比例為1:1)為0.5元。投資者如果購買一張認股權證,相當於用1元的代價來投資12元的標的股票,如果今後標的股票上漲到15元,則其報酬率(不考慮交易成本)為:
投資認股權證報酬率=(15-12-0.5)/0.5=500%
若投資者直接投資標的股票,則其報酬率=(15-10)/10=50%
由於權證具有杠桿效應,如果投資人對標的資產後市走勢判斷正確,則權證投資回報率往往會遠高於標的資產的投資回報率。反之,則權證投資將血本無歸。當然,投資者如果將原本買入標的資產的數量,改為以買入標的資產認購權證的方式買入同樣的數量,其餘部分則以現金方式持有,則風險是較小的,因為投資者最大損失是並不太高的權利金
參考資料:權證的杠桿效應是由權證產品的特性所決定的,權證的價格一般都比標的證券低得多甚至只有個零頭
⑹ 權證中的高杠桿性如何體現
給例子你:
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表現為認股權證價格要比其正股價格的上漲或下跌的速度快得多。其杠桿作用強度可以用正股價格與認股權證的市場價格比率表示。
例如:某股票的認股權證允許投資者以20元的價格購買股票。
(1)、當該公司股票價格為25元時,其權證理論價格為25-20=5元,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25/5=5倍。
(2)、當該公司股票價格為50元時,其權證理論價格為50-20=30元,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50/30=1.67倍。
(3)、當該公司股票價格為100元時,其權證理論價格為100-20=80元,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100/80=1.25倍。
假設投資者投資1萬元,買正股,從25元漲到50元,可買400股,獲利1萬元。而買認股權證,則相對價格從5元漲到30元,可買2000股,獲利5萬元。正好是認股權證在正股25元時的杠桿作用的倍數5。通常,隨著股價格的上漲,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逐漸變小,如上例股價25元時,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5;股價50元時,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1.67;股價100元時,認股權證的價格杠桿作用為1.25。
⑺ 1.若某投資者持有A股票的空頭,設計一個方案規定價格波動的風險,在保險金比率為10%的盈虧狀況。
1、如果一個投資者持有A股票的空頭,不可能有一個方案完全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如果有,你是億萬富翁。空頭投資者在股票下跌時賺,漲時賠。在保險金比率10%的情況下,滿倉做空的情況下,如果股價上漲超過10%則暴倉,下跌10% 則帳戶翻番。可以通過降低倉位來降低杠桿。
2、假設認購權證沒有溢價,就是價值為10元,行權比率為1:1,則認購權證行權價為90元,杠桿為10倍。滿倉權證的情況下,當A股價格上漲5%,收益50%,下跌5%,虧損50%。
補充:
看跌期權是第三方發行的期權,一般是國際的大投行或者券商。他們往往手中有很多股票和現金,於是會溢價發行一些看漲或看跌期權,從而實現套利。投資者可以購買這些看漲/跌期權投機或者套期保值,行權的時候是和發行方進行交易,行權不會改變總股本。
認沽權證是上市公司發行的,認沽權證對於投資者的作用是類似的,它們都有杠桿,可以用於投機或者套期保值,套利等等。但是行權的時候相當於上市公司按行權價格回購股票,認沽權證會使總股本降低,認購權證會使總股本提高,相當於按行權價發行新股。
⑻ 權證的溢價率,杠桿作用,比率,有效杠桿,價內程度是什麼意思,能幫我解釋一下嗎
權證作為新的投資品種已經進入證券市場,在權證交易中,有爆利者,也有虧損者,而後者居多,本人自2006下半年開始鑽研權證,經過近一年研究,有點心得體會,特拿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1、深入認識權證有效杠桿效應
有效杠桿數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正股和權證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假設權證的剩餘期限不變,正股價格上升代表認購證漸趨價內,有效杠桿也會越低;而正股價格下跌表明認購證漸趨價外,有效杠桿也會越高。此外,有效杠桿也隨時間變化而改變。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剩餘期限越短,一般有效杠桿也越高。
權證杠桿作用發揮的程度還受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市場的供求關系。權證的估值水平也影響有效杠桿作用的發揮。如果權證的溢價率過高,當正股上漲時,權證的漲幅可能小於正股,甚至可能出現正股上漲而認購證反而下跌的現象。
2、溢價率與有效杠桿比率的關系
在剩餘天數相近的情況下,若權證的溢價率相近,從理論上講,應該選擇有效杠桿比率高的權證。
在權證的有效杠桿比率相近,應該選擇溢價率低的權證,這意味著在相近收益情況下,選擇低風險的權證。
權證的溢價率與有效杠桿比率呈正向相關關系,即溢價率較高時,有效杠桿比率較高;溢價率較低時,有效杠桿比率也較低。
如果投資者發現一份權證的溢價率較高,但有效杠桿比率低於剩餘天數相近的其它權證,那麼該權證的引伸波幅很有可能也較高,以致其有效杠桿比率較低。
3、引伸波幅
引伸波幅又稱隱含波動率,它反映了市場對標的資產價格實際波動率的預期,是影響權證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認股權證,當引伸波幅上升,即使正股價格不變,權證的價格也會上升,當引伸波幅下跌,即使正股價格不變,權證的價格也會下跌。
影響引伸波幅大小的因素有:一、正股的歷史波幅;二、權證的供求關系。認股權證正股的引伸波幅普遍比歷史波幅要高,兩者具有正相關關系。供求關系也會影響引伸波幅,引伸波幅在某種程度上是權證供求關系的一個反映。當投資者對某隻權證需求旺盛,使得權證價格虛高,引申波幅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甚至遠高於正股的實際波幅。
⑼ 權證的杠桿是如何體現的
假設一個認購權證,當前價格是1塊,正股價格是10塊,正股漲了10%是1塊,那麼權證就可以漲1塊,變成2塊,買正股的收益是10%,買權證的收益是100%,這個就是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