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級B下折是什麼意思
在標的指數大幅下跌的情況下,B份額由於杠桿效應,會對標的指數或母基金的跌幅大幅度放大,要承擔整個基金的虧損。可以想像,如果任由B凈值下跌而不進行干預,B凈值早晚要跌到0或者接近為0,這樣,不但B端投資者會血本無歸,對A的約定收益也就無從談起,A就會成為一隻違約的債券。
下折條款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設置的。它規定了當B端凈值跌至一個數額時,如0.25元,把B端凈值調整為1,然後份額縮減。這樣減小B端的杠桿水平,也使得B能夠繼續為A提取約定收益,使得A不會出違約。因為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AB保持固定的比例,A也要按照同樣比例進行份額縮減,但縮減方式當然不是憑空消失或「沒收」,而是將多出來的份額折算成母基金份額。上述折算過程稱為向下不定期折算,簡稱下折,也稱低折。這就是分級B下折的意思。
❷ 請問一分級基金下折是什麼意思
一分級基金下折指的是:當分級B的凈值低於某一約定值(一般為0.25),為了保證分級A的本金安全及約定收益的兌現,將母基金、A、B份額的凈值均歸為1,份額進行相應的變動,最終A、B份額價格也變為1。
由於在下折過程中,價格與凈值巨大偏離導致折算後溢價率消失,致使投資者損失巨大。
基金拆分是指在保持投資人資產總值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總份額的對應關系,重新計算基金資產的一種方式,例如:
某投資者持有10000份基金A,當前的基金份額凈值為1.60元,則其對應的基金資產為1.60×10000=16000元。
對該基金按1:1.60的比例進行拆分操作後,基金凈值變為1.00元,而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10000份變為10000×1.6=16000份。
其對應的基金資產仍為1.00×16000=16000元,資產規模不發生變。
(2)杠桿b類下折擴展閱讀:
投資人購買基金前,需要認真閱讀有關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基金契約及開戶程序、交易規則等文件,各基金銷售網點應備有上述文件,以備投資人隨時查閱。
個人投資者要攜帶代理行借記卡,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軍人證或武警證),機構投資者則需要帶上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或登記注冊證書原件以及上述文件加蓋公章的復印件、授權委託書、經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攜帶好准備資料,客戶在銀行的櫃台網點填寫基金業務申請表格,填寫完畢後領取業務回執,個人投資者還要領取基金交易卡,在辦理基金業務當日兩天以後可以到櫃台領取業務確認書。在領取了業務確認書後,單位或者個人就可以從事基金的購買和贖回。
❸ 分級基金B即將下折,怎麼操作
即將下折的話,肯定開盤封死跌停,你是賣不掉的。你可以買入分級a,然後和分級b合並成母基金,再賣出。這辦法只能保證賣得掉,不能減少多少損失。並且如果是16開頭的母基金,要過兩天才能賣掉。5開頭的才可以當天賣。下不下折還是要看大盤的,如果大盤暴漲,你會發現不封跌停了,然後多半是賣掉後股價直奔漲停。因為接近下折時,杠桿是最大的。
❹ 請教:分級B基金的下折是怎麼回事
分級基金是針對中小投資者設計的一種創新型公募基金產品。從產品設計看,這類基金通過對母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將基金巧妙地分解成風險收益特徵完全不同的兩類份額,其中B份額通過支付給A份額一定的融資成本獲得杠桿屬性。
這里的分級產品並不局限於股票基金,也有債券型基金以及封閉、半封閉型等其他產品。封閉、半封閉式分級基金中的債券型基金大多不可配對轉換,而股票分級基金大多可以配對轉換。
之所以有下折,主要目的是對A份額提供收益保護。同時,在市場下跌、B份額杠桿加大時,下折可將杠桿恢復至2倍,避免極端情況下B份額血本無歸。
❺ 什麼是分級基金下折
基金拆分是指在保持投資人資產總值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總份額的對應關系,重新計算基金資產的一種方式。
假設某投資者持有10000份基金A,當前的基金份額凈值為1.60元,則其對應的基金資產為1.60×10000=16000元。對該基金按1:1.60的比例進行拆分操作後,基金凈值變為1.00元,而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10000份變為10000×1.6=16000份,其對應的基金資產仍為1.00×16000=16000元,資產規模不發生變,
第一:什麼是分級A類?
基金公司發行了一隻基金,然後將它拆成A類和B類。B向A借錢,年息5%左右(每年有變化)。然後,B類投向某個指數。這樣,顯而易見的是,A約等於一隻債券,而B則變成了一個初始杠桿為2的杠桿基金。
第二個問題:上下折有什麼投資機會?
基金公司在發行分級基金的時候,設置了「上折」和「下折」條款。即,當某隻分級基金漲至某個高度,或跌至某個低點的時候,母、A、B三個基金都按照凈值進行「歸1」操作。
分級基金各個子基金的凈值與份額佔比的乘積之和等於母基金的凈值。例如拆分成兩類份額的母基金凈值=A類子基凈值
X
A份額佔比%
+
B類子基凈值
X
B份額佔比%。如果母基金不進行拆分,其本身是一個普通的基金。
❻ 基金B下折是什麼意思怎麼補救
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多隻分級基金向不定期折算閥值快速靠攏。為保證投資者利益,設有下折條款。向下折算條款,體現了對A類份額的保護,即當母基金凈值有大幅下挫,導致B份額凈值下跌幅度很大,使得B份額對A份額保護力度降低的時候,主動的降低B份額的杠桿倍數,將A份額的大部分資金,以母基金的形式返還給A份額。這種返還對A份額是有利的,對A份額投資者來說,不僅降低了風險,還實現了折價的收回。相反,向下折算對B份額是不利的,因為B份額的杠桿倍數大幅下降了。
❼ b類杠桿基金觸發下折是什麼意思啊
下折到底是咋回事兒?
我們先設定一個規定:如果B的內在價值小於0.25時,我們就收回所有的A和B基金,再重新分配,具體如何弄呢?
1、1000份A(價值1),1000份B(價值0.25),總價值是 1000 + 250 = 1250;
2、在B的價值小於0.25時,我們每4份B(價值0.25)合成一份新的B(價值1);那麼,原1000份B投資人的B份額變成了250份,當然總價值不變,還是250;
3、因為要保持A和B的比例1:1,那麼原1000份的A投資人,保留250份A;其餘的750份A,變成新母基金份額;假設母基價值也是1的話,那最後A投資的得到 250份A + 750份母基,當然,最後總價值也還是1000;
這就是下折,有了下折機制之後,那麼B的價值就永遠不會小於0.25,A也永遠能夠得到有保障的利息收益。相當於是無風險高息債券,這是熊市購買證券A的邏輯基礎之一!
聽起來,貌似還有別的好處嘛。依據下折規則,貌似也沒有其他利益了嘛。
我們再來看看下折規則:
4份價值0.25的B合並成新的B;
4份價值1的A,變成1份新的A(價值1),外加3份新的母基(價值1);
注意了!!!這里用的都是價值!!!而非實際成交價格。現實市場中,因為A通常是折價交易的,就是說依據規定價值1的A的交易價格往往只有0.85。
所以,下折發生時:交易者付出4份A的資金是 0.85×4 = 3.4;所得是 1份A(能賣0.85)+ 3份母雞(可以贖回,能得到3) = 3.85;
下折發生後,A白得(3.85-3.4)/ 3.4 = 13%的收益!!!,外加6%的固定收益,一年如果發生一次下折,A的收益是接近20%!!!
如何快速計算分級A在下折中的收益
【假設】分級B達到或低於0.25元時,下折。此時分級A的凈值為1.05,交易價格為0.9元,市場上其他與該分級A利率水平以及分派日期相同,但離下折較遠的分級A售價為0.85元。那麼以現價0.9元買進,在之後如果發生下折,分級A的收益計算方法:
1.05元原分級A凈值—0.25元下折時原B類的凈值=0.8元
原分級A的1.05元里,有0.8元轉換為0.8份凈值為1的新母基,可以按凈值贖回,贖回的手續費大多為0.3%至0.5%左右,也可以拆成A、B再賣出。這里不考慮手續費。
原分級A轉出去0.8元,還剩下0.25元,這0.25元變成新的0.25份凈值為1的新分級A。
好了,見證結果的時候到了:
原100份分級A,市值90元(交易價格0.9元/份)。下折後,變成80元的母基,25份新分級A,價值21.25元(其他距離下折較遠的,相同利率條件的分級A的價格0.85元,即25*0.85=21.25)。
共獲利:
(80+21.25)—90=11.25元
獲利比例:
11.25/90=12.5%
最後,關於下折的最好學習教材是所選基金的 招募說明書 ,一定要耐心閱讀。
❽ B基金下折是什麼意思
下折是分級基金不定期折算的一種形式。為了保護穩健投資者即A份額持有人的利益,約定當B份額的凈值下跌到一定價格(一般股票型基金是0.25元,轉債基金則是0.45元)時,按照公告規定和一般分級基金合同下折條款的約定,B份額凈值調整為1元,所持份額就會對應折算約為原本的1/4。A份額則調整為與B份額對等,多餘的A份額以母基金的形式派發給持有人。按照下折條款,分級B份額在下折後其杠桿倍數大幅降低,將恢復到初始杠桿水平。
此時,對於在銀行端購買母基金的客戶來說,買入價等於凈值,持有金額沒有變動,只是由於凈值回到1元,份額有所變化。而對於在二級市場上買入的持有者而言,分級B的交易價格遠遠高於分級B的凈值,這個時候基金向下折算回到凈值1元,則會發生虧損。
❾ 分級基金b觸發下折的條件是什麼
據了解,當分級基金b份額單位凈值跌破0.25元時觸發下折,意味著下折當日分級基金b份額的凈值杠桿高達5倍以上。而在上折過程中,分級基金b份額凈值杠桿不斷降低,上折觸發日往往在1.5倍左右。這也意味著分級基金b份額單位凈值具有」越漲越慢,越跌越快「的特徵。
另外,在分級b下折的時候,其溢價率越高,持有者的虧損就越大。因為虧損是市場交易價格和凈值的溢價差。越接近下折的分級b賣盤越重,所以通常開盤後很快跌停,導致難以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