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初三物理杠桿的一些問題和題目,求詳解
省五分之二得力 說明本來是五 用了三 所以 力臂之比為三比五
第二題需要圖
但是 我覺得你的意思是 不明白 為什麼力臂不變但是力會變
因為杠桿 達到最省力還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作用力垂直於杠桿
再結合圖像你再看看 應該是本來垂直 後來變得不垂直了 所以是變大
B. 杠桿應用題。。
原理很簡單 胡克定律 先把測力計拉直至滿長 然後直尺量出伸長的長度,然後再掛上魚,量出伸長量,用比例式就可求出 圖就不畫了
C. 初三中考杠桿問題
這題是說的微微抬離地面,也就是說力臂是水平的。如果抬A端,則B點是支點,設桿的重心到B端的距離是L1 到A端的距離是 L2,則第一次抬A,F1L=GL1 抬B時,F2L=GL2,再兩式相加得 F1L+F2L=G L1+GL2 即(F1+F2)L=G(L1+L2)=GL 所以G=F1+F2
D. 有關幾道初三物理杠桿的題目
機械效率=G/Fn是對的,但你要注意Fn=G+G',其中G是重物的重力,G'是動滑輪的重力,這樣一來,機械效率=G/(G+G')。甲的機械效率為G1/(G1+G'),乙的機械效率為G2/(G2+G'),G2大於G1,乙的機械效率大(可以代入數值一試)。
這樣看來,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這種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股數沒有關系,重物越沉,機械效率越高。
E. 初三杠桿問題
定盤星在提紐的右側, 所以 秤桿和秤盤的重心在提紐的左側。提紐 相當於杠桿的支點。
設 秤桿和秤盤的重心在提紐的左側 x cm處,則
2KG * x = 1KG * 10 CM
x = 10/2 = 5 cm
秤桿和秤盤的重心在提紐的左側 5 cm 處。
------------------
設 5 kg 秤星在提紐的右側 y CM 處
秤盤中5公斤物體重量*秤鉤與提紐的距離 + 秤桿和秤盤的重量 * 秤桿和秤盤的重心與提紐的距離 = 秤砣的重量 * 秤砣與提紐的距離
5 kg * 10 CM + 2kg*5cm = 1 kg * y
y = 60 cm
5 kg 秤星在提紐的右側 60 CM 處
F. 一道初三物理題,關於杠桿的應用題。
以甲為支點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乙距支點為1.6m,桶距支點為1m,即L2=1m,L1=1.6m,F2=G=320N,所以乙承擔的力F1=200N;同理以乙為支點則L1=1.6m L2=0.6m 則甲承擔的力F1=120N
G. 初三物理杠桿計算題
根據杠桿原理知L1*60=L2*20 因為L1+L2=1M
所以L1=0.25M L2=0.75M 左邊是60N的物體
所以支點離左端0.25M
H. 物理杠桿的應用題..
設車重為G,重心離前輪X~~~
可以用杠桿原理列出兩條方程~~~
加油~哈哈
先用前輪為支點(稱後輪的時候)~~後輪支持力和重心受的重力是兩個相反的力,它們倆使杠桿平衡(就是力*力臂啊)~~所以可列方程1
同理用後輪為支點~~可列放程2,可解出 G~~ X~~
再不明就要好好溫書了~~
I. 初三杠桿問題
請明確一下B和C的具體位置,最好給個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