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貶值對普通人生活有何影響
1、出國旅遊群體的影響
對普通百姓來講,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出國旅遊了。人民幣貶值,毫無疑問出遊的成本會增加,尤其是對於熱衷於購買化妝品、名包、名表的人來說,要多掏點腰包了。
2、出國留學群體的影響
對於孩子在外留學的家庭來說,負擔將會增加,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美元更少,負擔變重。
3、金融資產
人民幣貶值對個人的影響直接體現在金融資產的管理上,人民幣貶值直接導致賬面上的資金變少,對於擁有大量金融資產的人來說,要注意不要把資產集中在單一貨幣上,可以適度增加外幣資產。
(1)匯率貶值避險擴展閱讀:
應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辦法
1、個人
如果消費者短期內要用到外幣的,可以考慮兌換外幣。如果是長期用的話,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短期震盪後人民幣匯率將會達成新的均衡。
2、企業
對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貶值是利好,有助於出口。但不能僅看到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短期利好,而是要看到匯率波動的風險,主動加強風險管理。企業應樹立正確的匯率風險意識,積極管理匯率雙向波動的風險。
要正確認識匯率避險工具的作用,不能把匯率避險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應作為管理風險的手段,對外匯敞口進行適度套保而避免過度投機。
2. 網上說未來兩年人民幣匯率會貶值10%,不想眼看著省吃儉用攢下些給孩子留學的錢貶值,該如何避險和保值
由眾安保險 承保的 贏眾通平台 本息全保 年化 9%以上,安全方便快捷
3. 人民幣匯率暴跌,刺激金銀避險需求
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後,黃金受到提振大幅上漲。昨日上午走訪市場看到,一些投資金條最新報價為245元/克,其中包括每克14元的手續費,剔除手續費的黃金原料報價是231元,周一原料報價只有219元。這意味著,現在買1公斤金條要24.5萬元,周一隻要23.3萬元,相差1.2萬元。中國黃金五四路旗艦店劉店長說,這兩天黃金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而且一天比一天高,推遲一天買1公斤黃金,要多花五六千元。
漲價的不只是金條,繼11日每克漲價3元後,昨日金飾每克又漲了6元。
市場信息顯示,福州珠寶市場整體成交增幅不大。之所以人民幣貶值導致金價上漲,是因為國際市場資金避險需求增大。
4. 如何使用外匯期權對沖匯率貶值風險
如果僅考慮未來匯率值上漲的情況,則三種套期保值策略最大的購匯損失情況如下: 買入看漲期權策略的最大購匯損失為:(看漲期權行權匯率-入場匯率)*美元敞口+看漲期權權利金 賣出看跌期權策略的面臨的購匯損失為:(到期匯率-入場匯率)*美元敞口-看跌期權權利金 雙限期權策略的最大的購匯損失為:(看漲期權行權匯率-入場匯率)*美元敞口+看漲期權權利金-看跌期權權利金 其中,期權的權利金是影響整個套期保值策略最終成本的關鍵。從具體的權利金計算結果來看,港交所人民幣買入看漲期權的權利金比例相對較高,投資者可以考慮使用雙限期權策略來降低套期保值操作的成本。
5. 人民幣匯率貶值,怎樣投資黃金讓財富避險保值
目前國際匯率走勢來看,現在可以買多黃金了
6. 如果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時能買紙黃金對沖風險嗎
沒錯,買紙黃金/黃金可以對沖人民幣大幅貶值的風險
7. 如何運用遠期匯率避險
遠期外匯交易(Forward Transaction),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其中至少有一方是銀行)成交後,不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未來的某個約定日期(至少是成交後第三個營業日以後)進行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通過遠期外匯交易買賣的外匯稱為遠期外匯或期匯,使用的匯率稱為遠期匯率。
遠期外匯交易是通過合同(合約)來完成的,它是買賣雙方達成的協定。合同一經簽訂,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履行,不能任意違約。合同中一般包括五方面的內容:貨幣種類、匯率、數量、交割期限以及買賣外匯的類型(到期買進還是賣出)。
常見的遠期外匯交易的期限為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2個月,當然也有短至幾天或長至1年以上的,不過這在實際中比較少見。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遠期外匯交易的特點:即「三個固定」:價格(遠期匯率)固定、數量固定、交割期限固定。
進行遠期外匯交易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使進出口商、貨幣借貸者以及投資者藉助外匯交易來消除匯率變動的風險。但是,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遠期外匯交易已同時被廣泛地作為國際間的外匯投機和套利的工具,因而其功能也不斷擴大。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保值避險
通過遠期外匯買賣,能夠事先將貿易和金融上外匯的成本或收益固定下來,有利於經濟核算,避免和防範外匯上的風險。例如,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碰到合同中的貨幣與進口商手中持有的貨幣不一致,而合同中的支付一般在將來的一定時期。為了避免在支付時外匯匯率的變化,進口商可以事先進行遠期外匯買賣,固定成本,避免在將來支付時因匯率變化帶來的外匯風險。在國際借貸中,也會經常碰到借款貨幣與實際經營收益(通常即還款的資金來源)的貨幣不一致,而借款人的償還一般又是在遠期。為了避免在還款時外匯匯率的變化,借款人可以事先進行遠期外匯買賣,固定還款金額,避免將來在還款時因匯率變化帶來外匯風險。
2、投機以賺取利潤
遠期外匯市場為外匯投機者提供了簡單易行的投機場所。
投機者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掌握的各方面信息進行判斷,若預計某種貨幣匯率(如美元匯率)將要下降,便可以預先賣出該種遠期貨幣(遠期美元),等今後該種貨幣(美元)匯率下降,再買進(美元)以抵補,從中賺取差價。這種先賣後買的投機行為稱為「空頭」。
反之,若投機者預計某種貨幣匯率(同樣如美元)將上升,就預先大量買進該種遠期貨幣(遠期美元),待今後交割時,如果該貨幣(美元)匯率上升,則賣出(美元)以抵補,從中獲利。這種先買後賣的投機行為稱為「多頭」。
投機交易與保值避險交易的區別在於:第一,投機交易沒有實際的商業或金融業務為基礎,其交易的目的不是為了這些商業或金融業務,而單純是為了賺錢;第二,投機交易屬於買空賣空,實際沒有真實的資金;第三,投機交易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起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作用,如前介紹遠期匯率的決定中提到的,他能使得市場最終趨於均衡。
(四)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和交割日
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為成交後的第二個營業日,即即期日;而遠期外匯交易的交割日則是遠期交割月的最後一個營業日,可按照外匯交易通用慣例來確定。這些慣例可以概括為「日對日」、「月對月」、「節假日對節假日」、「不跨月」。
1、「日對日」是指遠期交易的起息日與即期交易的交割日相對應。也就是說交割期限是從起息日開始計算,而不是從成交日開始算起。例如:在3月25日達成一筆3個月期的遠期外匯交易,則其起息日為3月27日,交割日為6月27日。
2、「月對月」也稱為「月底日對月底日規則」。月底日是指每個月的最後一個營業日,而不是指某個月的最後一天。按照外匯市場交易慣例,如果即期日為月底日,那麼遠期交易的起息日也應該為月底日。例如,某月的月底日為28日,29日、30日為周末,31日為法定節假日,如果即期日就是該月的28日,那麼一月期遠期交易的起息日為下一個的30日或31日,而不是下一個月的28日,因為下一月的月底日最後一個交易日為30或31日。
3、「節假日順延」是指遠期交易的起息日為周末或公共假日時,則起息日順延到下一個營業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起息日向後順延時,一定不能跨越其所在的月份,這就是「不跨月」。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遠期外匯交易的起息日是那一天呢?應該返回到該月的最後一天作為起息日。
8. 如何對沖人民幣貶值的風險
一:購買美元資產
如果未來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增大,可以適當購買一些美元作為家庭的外匯資產進行配置,以便分散投資風險,應對人民幣繼續貶值帶來的損失。
二:利用貶值到股市短線淘金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將給出口型企業帶來利好,短線投資機會乍現。
三:NDF外匯遠期交易
由於可以滿足部分機構、企業和投資人迴避人民幣匯率風險或投機的需要,近年來海外市場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外匯遠期交易(NDF)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投資者或可以利用該市場,規避相關的匯率風險。
9. 什麼是避險貨幣外匯中的避險貨幣有哪些
蔣老師觀點:避險貨幣簡單的來說就是能夠躲避風險的貨幣,黃金其實就是很好的避險貨幣,但是說到外匯中的避險貨幣,那就是瑞士法郎、美元以及日元了。在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錢肯定是越來越不值錢,怎麼才能讓自己手裡面的錢保值,成為了金融危機的時候人們一個大難題。
很多人就會去選擇投資,把自己的錢換成能夠保值的物品,有的人會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購買黃金,因為黃金的保值能力是比較強的,等金融危機過後再將黃金換成錢,黃金就相當於一種規避風險的投資,我們可以把黃金理解成避險貨幣。同樣的在經濟發生不穩定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手裡面的錢換成一種保值能力強的外國貨幣,在討論有哪些外國貨幣可以作為避險貨幣之前,我們來看看避險貨幣有哪些特點。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避險貨幣,首先是要保值,其次是要有足夠的流通性,黃金是不錯的避險貨幣,但是說到外匯中的避險貨幣那就是瑞士法郎、美元和日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