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匯率的問題
匯率又稱匯價,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或比價。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外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圓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圓,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因為匯率是一國貨幣相對於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所以匯率的波動也就是一國貨幣價格的相對變動。最終反映到商品價格上。
例如,一台戴爾電腦在美國賣1000美圓,而匯率是1美圓=8.40元人民幣,這時要支付8400元人民幣。如果美圓匯率上升到1美圓=8.80元人民幣,則要支付8800元人民幣。即外匯匯率上升使外國商品的人民幣價格升高。
所以匯率的變動對經濟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對進出口的影響,本幣升值,則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上升,不利於出口,進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有利於進口。反之亦然。
此外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
⑵ 匯率是怎麼決定的人名幣對美元為啥6:1而不是1:6
1.決定匯率的基礎。在金本位制(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制度)下,匯率由本國貨幣同其它貨幣的含金量之比決定。如1931年英國立法規定英鎊所含純金量為7.32238克;美國立法規定,美元所含純金量為1.50463克。於是英鎊與美元的比價是7.32238/1.50463=4.8665,即1英鎊=4.8665美元。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匯率由本國貨幣同其它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之比決定。
2.影響匯率波動的主要因素。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同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關系的制約。當一種貨幣供不應求時,它的匯率就會上升,反之則下降。影響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就是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利率水平、匯率政策、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機等因素。
通常,一國經濟狀況良好,經濟實力雄厚,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該國貨幣就堅挺,匯率就穩定,反之則會導致該國貨幣疲軟,匯率波動。
3.匯率波動的影響。匯率的波動對國內和世界經濟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①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即貨幣對外貶值),通常會引起出口擴大和進口的減少,國內物價上漲,國際儲備增加,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增長,資金外逃。②一國貨幣匯率上漲(即貨幣對外增值),通常會引起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國內物價穩定,國際儲備減少,就業和國民收入下降,吸引外資流入。由於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使它成為各國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如為了刺激出口的增長往往採取直接宣布本幣貶值即本幣匯率下降的做法。
4.合理穩定的匯率是一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從一國看,它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實現外貿收支平衡,穩定物價、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增強國際儲備。從世界看,它有利於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和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促使國際資本正常流動等。相反,頻繁急劇波動的匯率會加劇國際經濟競爭,影響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會刺激國際投機,造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混亂等。因此,當一國匯率波動幅度較大時,該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會進行干預。
⑶ 已關閉!業務問題:關於第二本位幣,收貨與發票之間的匯率差異問題
1.采購訂單選擇固定匯率------------這個固定匯率只是外幣對第一本位幣可以實現。2.GR/IR的匯率差異無庫存是記入KDM ---------------我要的效果是收貨與發票時點不相同,第一本位幣對第二本位匯率不相同,要求在第二本位幣不產生差異。這位GG基本沒有看懂。現在根據SAP提供的一個Notes准備做增強。
⑷ 完全本位幣與不完全本位幣的區別
1、本位貨幣簡稱 「本位幣」,亦稱 「主幣」,「無限法償貨幣」,「輔幣」 的對稱。一個國家法定作為價格標準的主要貨幣,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通貨。在金屬貨幣制度下,主幣有三個顯著特點:
①主幣為足值貨幣。即主幣的名義價值 (面值)與實際價值 (金屬價值)一致。
②可以自由鑄造。即國家允許每個公民自由地向國家鑄幣廠提供貨幣金屬,請求政府代為鑄造本位貨幣。
③具有無限法償的能力。即凡以主幣對款項和商品交易進行支付時,不論支付數額多大,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能拒絕接受。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按各國本位貨幣所採用的金屬類別和其他特徵,區分為各種貨幣制度。如規定金幣或銀幣為單一的本位貨幣,稱單本位制; 規定金銀兩種鑄幣同為主幣,稱復本位制; 規定兩種鑄幣為主幣,但只准其中一種可以自由鑄造的,稱跛行本位制; 規定金幣為主幣,但實際上並不鑄造和使用,只是與另一國的金本位貨幣固定比價,並無限制的供應外匯作保證,稱金匯兌本位制。世界各國已不再把金、銀作為主幣,而是把不兌現的價值符號作為主幣。我國的主幣為人民幣 「元」,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種。
2、其特點是具有無限法償的能力,即用它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債權人不得拒絕接受。非本位貨幣不具有這種能力。當被用於流通和支付時,超過一定數量的非本位貨幣,債權人可以拒絕接受,因而被稱為「有限法償」。
3、國際本位貨幣是在國際上占據中心貨幣地位的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它首先必須能在世界上自由兌換;其次,還必須占據國際中心貨幣的地位,能充當國際商品的價值尺度或價格標准,並成為各種貨幣匯率計算的中心。充當這種中心貨幣的曾經有貴金屬-黃金,也有因歷史、經濟和現實原因形成的某些國家的紙幣。
4、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我國境內具有廣泛的流通性。因此,《會計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我國境內各單位的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單位的一切經濟業務事項一律通過人民幣進行會計核算反映。
應答時間:2021-0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⑸ 外幣匯率問題
第三章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第九條 企業對於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第十條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⑹ 本位幣計算:怎麼樣算匯率
RMB=0.8歐元
USB=0.9歐元
⑺ 什麼情況下用「原幣/匯率=本位幣」這個公式啊
會計電算化中設置幣別中會用到,是在使用幣種與本位幣不同的情況下用
⑻ 匯率是否等於等值的外幣除以本幣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 匯率
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
⑼ 記賬本位幣的匯率變動
為建立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基於上述原因,一些用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的企業紛紛詢問在人民幣可能升值情況下,是否需要變更記賬本位幣?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相關規定
鑒於記賬本位幣變更是一項會計政策變更,故中國《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中的相關規定應適用於記賬本位幣的變更。該准則第5條規定:
「會計政策變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法律或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
(2)這種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此外,記賬本位幣變更應到企業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徵得其同意。
記賬本位幣確定的基本原則
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一個會計主體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具體計量單位。我們認為,確定記賬本位幣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每一具體會計主體應以其業務收支的主要幣種作為記賬本位幣;
2、在第1款原則的基礎上考慮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需要;
3、其次應考慮盡可能便於會計報表主要使用者閱讀和使用;
4、便於會計人員操作,減少折算環節等。
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折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布的《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外幣會計報表折算作出了規定,我們認為,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時的會計報表折算,也應按此規定執行。
(一)資產負債表
1、所有資產、負債類項目均按照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2、所有者權益類項目除「未分配利潤」外,均按照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3、「未分配利潤」項目以折算後利潤分配表中該項目的金額直接填列。
4、折算後資產類項目與負債類項目和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合計的差額,作為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未分配利潤」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5、年初數按照上年折算後的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金額列示。
(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
1、利潤表所有項目和利潤分配表有關反映發生額的項目應當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平均匯率根據當期期初、期末市場匯率計算確定,也可以採用其它方法計算確定。如果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匯率,則須在合並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
2、利潤分配表中「凈利潤」項目按折算後利潤表中該項目的金額填列。
3、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以上期折算後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期末數填列。
4、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根據折算後的利潤分配表其它各項目金額計算規定。
5、上年實際數按照上年折算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有關數字填列。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利弊分析
如前所述,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計量單位,故在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一定的前提下,無論用哪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均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在人民幣可能升值,匯率有可能變化的條件下,在匯率變動前後,採用不同的記賬本位幣,則可能對會計報表項目產生一些影響。下面就假設人民幣在未來某一時點可能升值,而在這一時點之前把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可能會對會計報表不同項目產生的影響分析如下:
1、貨幣資金中的非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則會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記賬本位幣在升值前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是把人民幣還原為本來幣種。
2、應收款項中的非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為人民幣,由於外幣債務最終收回的還應該是外幣,故在人民幣升值前未收回外幣,或雖收回外幣,但未兌換成人民幣,則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損失;應收款項中的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亦是把其還原為本來面目。
3、存貨及待攤費用、無形資產項目,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不會發生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如果人民幣升值前的上述資產在升值之後因領用或攤銷而進入當期的費用,則會影響領用或攤銷當期毛利率降低(因為上述資產是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的,而當期美元等外幣收入是按升值後匯率折算的)。
4、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項目,在人民幣升值之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亦不會發生變化。但這樣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後,折舊費用增加,而利潤減少。同時因為房產稅是按照房產原值的一定比例計算交納的,從而會增加企業的稅負。
5、負債項目中的非人民幣負債,在人民幣升值前,按照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收益;而人民幣債務折算後則還原為本來面目。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前不變更記賬本位幣,即人民幣債務繼續按美元反映,則在人民幣升值後償還債務時,會發生匯兌損失(因人民幣債務要按債務發生時的人民幣數額償還)。
6、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權益類賬戶,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或不變更其後折算時,均應按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故記賬本位幣變更對其應不會產生影響。
7、未分配利潤項目,因為本期「凈利潤」按折算後的利潤表中的該項目的金額確定,而「年初未分配利潤」,是按照上期折算後的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末數確定的。從實質上看,未分配利潤項目的計算仍然是按照損益發生當期的匯率為基礎分段計算確定的,所以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亦無影響。
8、利潤表中所有反映發生額項目的折算均是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或折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的,故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無影響。
在假設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在升值前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各有利弊。但從總體上看,我們認為弊大於利。考慮到即就是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時仍需要重新進行折算。所以我們認為,在人民幣匯率變動前,變更記賬本位幣不是十分適宜的。
⑽ 集團科目科目屬性中的外幣核算不能選擇某一具體外幣,為什麼如何處理
原因:
基礎資料幣別中該外幣的匯率是1所引起的,因為1是綜合本位幣的匯率,所以如果匯率是1系統自動默認是本位幣,在集團科目選擇外幣核算的時候只能選擇不核算。
解決方案:
1、登錄集團賬套後,在【k/3主界面】依次打開【系統設置】→【基礎資料】→【公共資料】,雙擊打開【幣別】
2、在【幣別】中找到該外幣刪除後再新增(沒使用過的情況下)或者直接新增(使用過該幣別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