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㈡ 求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利息=2500*45%*14*=157.5
變動成本=320*60%=192
邊際貢獻=320-192=128
息稅前利潤=128-48=80
經營杠桿系數=內邊容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28/80=1.6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80/(80-157.5)=1.03
㈢ 什麼是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企業通過判斷財務風險的大小,為其未來的財務規劃作出數據方面的支持。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㈣ 關於財務杠桿系數
【答案及解析】
(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
EBIT=340(萬元)
(3)財務杠桿系數(1)=200/(200-40-60)=2
財務杠桿系數(2)=200/(200-40)=1.25
(4)由於方案2每股利潤(0.77元)大於方案1(0.6元),且其財務杠桿系數(1.25)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判斷資金結構合理與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利潤的變化來衡量的,能提高每股利潤的資金結構是合理的;反之不夠合理。
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公式:
DFL=(ΔEPS/EPS)/(ΔEBIT/EBIT)=ΔEBIT(1-T)*EBIT/((EBIT-I)*(1-T)-d)/ΔEBIT=EBIT/EBIT-I-L-d/(1-T)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即: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
假如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向銀行借款,可以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
即:DFL=EBIT/EBIT-I-d/(1-t)
㈤ 請問財務杠桿系數如何求得DFL與EBIT各代表什麼
財務杠桿系數是這么求得的:
DFL=EBIT/(EBIT-I)
DFL代表: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財務杠桿系數
EBIT代表:(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是指「扣除利息和稅金前利潤」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③
通過數學變形後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④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後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於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㈥ 財務杠桿系數
與經營杠桿作用的表示方式類似,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