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直升機輪子和杠桿哪個好
輪式起落架相比滑橇式起落架(就是你說的杠桿)操作相對復雜一些,但是採用輪式起落架的直升機在著陸後可以靠旋翼動力或牽引在地面進行移動,而採用滑橇式起落架的直升機在著陸後機動性會被限制,所以輪式起落架和滑橇式起落架各有利弊。
這是我對滑橇式起落架和輪式起落架的所有見解,希望能採納。
⑵ 模型飛機上的舵機是什麼
舵機是遙控模型控制動作的動力來源,不同類型的遙控模型所需的舵機種類也隨之不同。如何審慎地選擇經濟且合乎需求的舵機,也是一門不可輕忽的學問。本文章主要探討適合各等級直升機各工作部位所使用的舵機,至於其它種類的模型,如飛機、車、船,則不在本篇文章討論范圍之內。
舵機的構造
舵機主要是由外殼、電路板、無核心馬達、齒輪與位置檢測器所構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機發出訊號給舵機,經由電路板上的
IC判斷轉動方向,再驅動無核心馬達開始轉動,透過減速齒輪將動力傳至擺臂,同時由位置檢測器送回訊號,判斷是否已經到達定位。位置檢測器其實就是可變電阻,當舵機轉動時電阻值也會隨之改變,藉由檢測電阻值便可知轉動的角度。一般的伺服馬達是將細銅線纏繞在三極轉子上,當電流流經線圈時便會產生磁場,與轉子外圍的磁鐵產生排斥作用,進而產生轉動的作用力。依據物理學原理,物體的轉動慣量與質量成正比,因此要轉動質量愈大的物體,所需的作用力也愈大。舵機為求轉速快、耗電小,於是將細銅線纏繞成極薄的中空圓柱體,形成一個重量極輕的五極中空轉子,並將磁鐵置於圓柱體內,這就是無核心馬達。
為了適合不同的工作環境,有防水及防塵設計的舵機;並且因應不同的負載需求,舵機的齒輪有塑膠及金屬之區分,金屬齒輪的舵機一般皆為大扭力及高速型,具有齒輪不會因負載過大而崩牙的優點。較高級的舵機會裝置滾珠軸承,使得轉動時能更輕快精準。滾珠軸承有一顆及二顆的區別,當然是二顆的比較好。目前新推出的
FET
舵機,主要是採用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場效電晶體。FET
具有內阻低的優點,因此電流損耗比一般電晶體少。
技術規格
廠商所提供的舵機規格資料,都會包含外形尺寸(mm)、扭力(kg-cm)、速度(秒/60°)、測試電壓(V)及重量(g)等基本資料。扭力的單位是
kg-cm,意思是在擺臂長度
1
公分處,能吊起幾公斤重的物體。這就是力臂的觀念,因此擺臂長度愈長,則扭力愈小。速度的單位是
sec/60°,意思是舵機轉動
60°所需要的時間。
電壓會直接影響舵機的性能,例如
Futaba
S-9001
在
4.8V
時扭力為
3.9kg、速度為
0.22
秒,在
6.0V
時扭力為
5.2kg、速度為
0.18
秒。若無特別註明,JR
的舵機都是以
4.8V
為測試電壓,Futaba則是以
6.0V
作為測試電壓。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速度快、扭力大的舵機,除了價格貴,還會伴隨著高耗電的特點。因此使用高級的舵機時,務必搭配高品質、高容量的鎳鎘電池,能提供穩定且充裕的電流,才可發揮舵機應有的性能。
⑶ 啟動遙控直升機是單純地把左邊杠桿往上撥嗎、 詳細就追加
操控直升機非常難,即使在模型里。每一種調整,在各種狀態下都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基本的四通道模型飛機的基本模式下,左控制桿上下升降舵,左右尾槳。右控制桿為上下油門,左右副翼。
單是啟動,只需將遙控器的電源打開,把模型的電源接上就行了。但要起飛,懸停甚至按路徑飛就需要操控者的高超技巧與高度的精神集中,比如說你在倒飛,高度在下降,想提升高度結果一著急,往上一推,上萬塊錢的東西瞬間灰飛煙滅。萬模型,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⑷ 求高手哪位知道直升機上面的那個平衡桿具體怎麼起作用急急急~比娶媳婦兒還急啊我只能這樣說~(下附圖
這是「直升機平衡桿」
平衡桿當然是用來保持平衡的,模型和真機最大的區別是模型太小,風對模型的影響相對較大,四級陣風對於真機沒啥影響,對模型簡直和12級差不多。
模型的平衡桿是加重的,通過它的高速旋轉產生慣性力,和重力疊加作用,使機翼保持水平狀態,這和陀螺儀的原理很相似,當機身小幅擺動時,旋翼由於平衡桿慣性的制約,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保持水平。
如果是同軸雙槳這種本身就夠穩的機型可以不要平衡桿。
第一幅圖,顯然是直升機旋翼安裝位置,你這款直升機的平衡桿在主旋翼下方。
這是一款平衡桿在上方的!
⑸ 模型直升機 (油動)如何識別配置
油直的首先看級別大小~ 15級 30級 50級 90級 包括120級! 他們對應的發動機是不一樣的,再看發動機品牌,一般OS 用得比較多,用戶回應比較好! 排氣管(加速管)也有品牌的,像楊格加速管一條也不少票子! 遙控設備:遙控設備用的最多的還是鬼子的JR和futaba,德國,美國都出遙控器不過,國內用戶少,設置起來會的人不多。 伺服器(舵機):舵機一般還是用futaba的用得多(比較穩定),JR也有人用,舵機型號不同,他的反映速度和力量也不同,像直升機PCM120度斜盤的,也要4個舵機吧,斜盤舵機要求就是力量大,控制尾舵的舵機就是要求反映速度快,這樣你才會獲得很好的鎖尾效果! 陀螺儀:前幾年,模友一般的寶貝就是futaba出的 GY401了吧,效果很不錯,不過現在GY611都用很多人用了! JR同時也生產陀螺儀。這幾年陀螺儀的生產場多了些,據說亞拓的陀螺儀不錯,不過本人未用過,還是用的GY401! 最後說說飛機的品牌,我身邊的包括我,一般就飛亞拓,雷虎,JR ,喜露寶的飛機多!建議你還是買大眾品牌,配件好買,找高手調試也很容易!
⑹ 航摸直升機里的電機和舵機有什麼區別
大俠,拜託你動動腦子好不好。如果升降只用舵機控制就行了,那還要動力干嗎啊?相當於你坐汽車,方向盤控制方向,那還要發動機干嗎啊?沒有發動機,你就是把方向盤擰爛了,它方向能變么?
舵機是一個電位器,一塊控制電路,一個力矩馬達組成的,力矩馬達的轉軸伸出舵機殼外面,然後連接一個舵機臂,它的作用是控制角度,你動多大的操縱桿,它的馬達轉多少度,舵機臂就轉多少度。直升機的舵機是用來控制斜盤和尾巴的,油動直升機還需要一個油門舵機。因為電動的可以直接用電調來控制輸出給電機的電流,進而控制主槳的轉速,但是油動直升機的發動機不能用電來直接控制,它需要一個機械油門,需要一個舵機。
電機是整個直升機的動力來源啊,有刷或者無刷只是電機不同,但是不能沒有啊。有刷電機的效率低,而且電刷容易磨損。無刷電機的轉速高,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所以現在航模使用的一般都是無刷電機。舵機裡面那個電機也有無刷和有刷的區別。電動直升機,電動直升機,用電當動力的直升機啊,沒有電機,你的電給誰用?誰來輸出動力?沒動力那能飛么?
也不知道上面的朋友有沒有見過航模直升機,沒舵機?那叫玩具,哄三歲孩子的。
我拿手機拍張照片給你,自己看吧
⑺ 直升飛機的受力問題
陀螺效應一直伴隨著直升機的飛行。例如:要使直升機仰俯,就必須要使直升機左右的升力不平衡而不是 陀螺效應
使其前後不平衡。基於這種原理下面就來解釋遙控直升機的所謂貝爾-希拉操縱方式。 直升機中,主旋翼就是一個大陀螺,它本身具有陀螺效應。當我們改變主旋翼傾角時,直升機的運動狀態就會發生改變。但同時,如果用舵機直接改變主旋翼的傾角來控制飛機,問題是很多的。首先,主旋翼傾角的改變需要較大的力矩。如果用十字盤直接控制的話,強大的、交變的力矩將會直接作用到舵機上。這樣舵機將會受到很大負荷,操縱精度會嚴重下降。第二,當直升機受到輕微擾動後,由於陀螺的進動性,直升機將不會恢復原來狀態,而是繞著垂線方向進動。 由於重力不通過旋翼頭中心,所以造成力矩的產生,從而導致主旋翼發生進動。這個問題是嚴重的,會直接導致遙控直升機懸停及飛行時無法穩定。基於以上問題,貝爾-希拉操縱方式產生了。
操縱過程
一、初始狀態 希拉小翼由於空氣和離心力作用,和主旋翼平面平行。此時兩片主旋翼升力相等,飛行狀態不發生變化 陀螺效應
二、外界氣流對飛機進行干擾。 當遇到氣流時,由於主旋翼的旋轉,會導致左、右主旋翼相對於空氣的速度不同,從而產生力矩,使飛機偏離平衡位置。 飛機機身及主旋翼平面由於干擾而失去平衡位置。但由於希拉小翼採用 陀螺效應
對稱翼型,不會受到外界干擾。由於陀螺效應的定軸性,希拉小翼平面保持不變。所以此時主旋翼平面由於與希拉小翼平面有夾角而產生恢復力矩,抵抗外界干擾。這就是貝爾-希拉控制方式的自穩定過程。也正是這個過程,使得遙控直升飛機避免了被干擾後就陷於進動的問題。同時,當直升飛機高速前進時,由於左、右主旋翼相對空氣的速度不同,會導致力矩的產生,使飛機抬頭的現象也被這種貝爾-希拉控制方式有效抑制,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遙控直升飛機的可操縱性。值得注意的是,貝 陀螺效應
爾-希拉自穩定過程不能抑制過強的干擾。原因是希拉小翼旋轉平面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同時,由於機身的傾斜,小翼與空氣平面會產生夾角,從而破壞小翼原來的運動狀態。 由於β角的存在,希拉小翼旋轉平面會向主旋翼旋轉平面方向旋轉,最後趨於平行。所以貝爾-希拉的自穩定過程是有限的。還需要其他手段(比如使希拉小翼不太靈敏)來增加穩定性。
編輯本段飛機
直升機飛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主旋翼可變角度產生反向推力而上升,但對機身會產生扭力作用,於是需要 陀螺效應
加設一個尾旋翼來抵消扭力,平衡機身,但怎樣使尾旋翼利用合適的角度,來平衡機身呢?這就用到陀螺儀了,它可以根據機身的擺動多少,自動作出補償訊號給伺服器,去改變尾旋翼角度,產生推力平衡機身。以前,模型直升機是沒有陀螺儀的,油門、主旋翼角度和尾旋翼角度很難配合,起動後便盡快往上空飛(因為飛行時較易控制),如要懸停就要控制桿快速靈敏的動作,所以很容易撞毀,現在已有多中直升機模型使用的陀螺儀,分別有機械式、電子式 、電子自動鎖定式。 在理解螺旋槳的陀螺效應之前,理解基本的陀螺運動原理是必要的。陀螺儀的所有實際應用都基於陀螺效應的兩個基本屬性:在空間和進動上的剛度。這里要討論的就是進動。 進動是一個自旋轉子受到作用於輪緣的擾動力的合成作用,或者擾動。作用一個力之後,合成力在旋轉方向前面90度位置生效。 飛機旋轉的螺旋槳是一個很好的陀螺裝置,這樣它也有類似屬性。任何時刻施加一個擾動螺旋槳旋轉面的力,合成力位於旋轉方向的前面90度位置,方向和施加的力是一樣的,將導致一個俯仰運動或者偏航運動,或者兩種運動的合成,具體依賴於力的作用點。 扭矩效應的這個因素總是和後三點式飛機有關系,也更明顯,在尾輪抬起後的飛機起飛搖擺過程中最常發生。 俯仰角的變化和在螺旋槳飛機的旋轉頂部施加一個力有相同的效應。合成力在垂直軸的90度位置發生作 陀螺效應
用,導致飛機向左的偏航運動。這個運動的程度取決於很多變數,其中之一是尾輪抬升後的急轉。然而,當一個力作用到轉動的螺旋槳的邊緣的任何一點,進動或者陀螺效應總會發生;合成力將仍然是在旋轉方向上偏離作用點90度的位置。根據力的作用位置,會導致飛機左偏航或者右偏航,上仰或者俯沖,或者是俯仰和偏航的結合。 陀螺效應的結果可以這樣說,任何繞垂直軸的偏航導致俯仰運動,任何繞橫軸的俯仰導致偏航運動。 為糾正陀螺效應的影響,飛行員有必要適當的使用升降舵和方向舵來防止不必要的俯仰和偏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