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年級物理杠桿計算題求解
由杠桿平衡條件
F1OA=GOB
G=200X900/9=20000N
由G=mg
m=20000N/10N/kg=2000kg
重物質量2000kg
『貳』 物理杠桿初中計算題
A在哪裡
『叄』 有誰有初三有關 滑輪 杠桿的物理計算題呢附上答案 越多越好
你郵箱給我,我把今年老師給我們的中考復習全發給你
『肆』 一道初三有關杠桿的物理計算題。
該模型可看作是以O為支點CO、AO為力臂的杠桿
C點位置:0.2*2.5=0.5m
所以有mg*0.5=F*0.8
解得F=5N
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N
『伍』 初中杠桿原理題,高手進
設杠桿長為AB,重心為O,重G
,A為輕端,B為重端
類似於A ——O————B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I=F2L2
將輕端輕微抬起時
B為支點,OB為阻力臂,AB為動力臂
則AB*200N=OB*G(1)
可將重端輕微抬起時,A為支點,OA為阻力臂,AB為動力臂
則AB*600N=OA*G(2)
(1)+(2)
AB(200N+600N)=(OA+OB)G
因為OA+OB=AB
所以G=800N
結果不知道對不對,但思路是對的,我一般比較馬虎,所以中間計算錯了也不一定,嘎,將就一下吧
『陸』 求杠桿原理公式及例題(有答案的)
F1*L1=F2*L2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杠桿原理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杠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杠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你注意到了嗎?在(圖1)中,支點在杠桿中間,物理學里,把這類杠桿叫做第一種杠桿;(圖2)是重點在中間,叫做第二種杠桿;(圖3)是力點在中間,叫做第三種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鎚、拔釘器……這種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圖1):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遠,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第三種杠桿例如:鑷子、烤肉夾子、筷子…… 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費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來剪紙板,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柒』 求初中物理杠桿的計算題,五道以上,帶答案。最好是難點的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在這里http://wenku..com/view/74e7b53783c4bb4cf7ecd14b.html
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捌』 初三物理杠桿計算題
根據杠桿原理知L1*60=L2*20 因為L1+L2=1M
所以L1=0.25M L2=0.75M 左邊是60N的物體
所以支點離左端0.25M
『玖』 九年級一道物理杠桿題
設,肩膀距扁擔的最前面的距離是x米
根據F1*L1=F2*L2得
300N*xm=100N*(2-x)m
解得x=0.5米
所以肩膀應放在扁擔的四分之一處
注(300N和100N是重力,計算而得)
『拾』 杠桿的計算題、、
Fa=0.4444 Fb=0.5556
首先桿的重心在桿的中點,重心距支點A為40CM,距支點B為32CM
那麼以B為支點,桿在Fa和重力作用下平衡,據杠桿原理有:Fa*72=1*32得出Fa
同理以A為支點,有:FB*72=1*40得出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