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來自哪頂得住嗎
樓上的 他問的是升值壓力來自哪裡 不是問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和國內經
濟的影響
升值壓力來自中國對美國的長期貿易順差 出口商品美國企業給咱們美元 形成了
美元的供給 進口商品需要用人民幣去兌換美元用美元去買商品 形成了對美元
的需求 長期的貿易順差 使美元的供給大於需求 所以造成了美元貶值或者說人
民幣升值的壓力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市場壓力 真正的壓力還是來自於美國政府
它想達到的最終目的是不好預測的 因為人民幣升值可能只是他下一步行動的前
提 什麼都能一眼看出來 日本當年就不會被美國玩的這么慘了 能不能頂住不好
說 尤其通貨膨脹來了就更難了 現在大部分的國際金融炒家都把賭注壓在人民幣
升值上 怎麼才能頂住也不好說 如果只是市場壓力 相對來說好解決 比如買美國
國債就是拋出美元減少美元供給的行為 但是美國是把匯率問題政治化 美國政府
會使出什麼手段不知道 中國政府怎麼應對也不知道 所以這個問題存在變數 不
是樓上想的這么簡單:(頂當然頂得住啦,中國人一向都超級聰明的。不要讓人
民幣過熱就可以了。放心吧,中國政府不會讓人民幣狂升值的。)
❷ 分別解釋人民幣匯率升值與貶值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越詳細越好!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國內的影響主要來自出口。因為這幾年中國主要靠出口維持經濟增長。但是人民幣升值,有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受影響。這也是中國正在促進內需的主要原因之一。積極影響也不是沒有,比如人民幣升值,有可能為中國賺取更多的外匯。人民幣升值是把雙刃劍,利用好了可能是中國再一次騰飛的契機。
❸ 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基本釋放了嗎
沒有,這不是壓力釋放,這是一個趨勢,貶值的通道不走出來,那麼後市仍然繼續看空。
人民幣下行是由於rmb相較於外幣儲備來看,有非常大的缺口,這也造成了人民幣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
短期很多專家說,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可能,但是從國家貨幣保有量分析,人民幣保有量的確高出全球80%的國家貨幣。。。這也就有一個其回歸本位的訴求
❹ 人民幣匯率遭遇多大貶值壓力
已經在貶了。貶說明國內太腐敗
❺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是什麼
人民幣升值利與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7日在北京《財富》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向是堅定的,但不會倉促出台。
編者的話:最近,人民幣升值問題再次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美國、日本乃至歐盟都紛紛要求人民幣盡快升值,而我國政府則堅持認為,人民幣匯率改革需選擇適當的時機。那麼,西方各國為什麼要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和弊端?就此,本報約請專家進行了詳細解讀。
討論人民幣升值問題,首先要客觀分析它究竟有哪些利和弊,然後才能得出比較公正的結論。
能刺激消費、緩解貿易摩擦
人民幣如果適度升值,可以給我國帶來四大好處: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 「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鑒於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於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系,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置障礙。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不利吸引外資、影響市場穩定
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過大,或時機把握不當,將會帶來五大弊端: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於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於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採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於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6591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改革現行匯率制度是大勢所趨
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恰似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筆者認為,對人民幣升值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應將其放在更為深層的背景上考察。
現行的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是1994年確定的。釘住美元的好處是可以將我國國內價格錨定下來,減少匯率波動的風險,從而促進外貿發展和外資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對外部經濟變化作出靈活反應。現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如果仍墨守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將很難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因此,實行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並據此使人民幣適度升值便成為我國不可迴避的政策選擇。
至於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我們要進行客觀分析,並採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適度升值雖然會對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要看到我國出口產品尤其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競爭優勢是很強的,即便人民幣升值10%,也不能從根本上動搖這一優勢。再說,升值可以促使企業將壓力轉變為動力,通過挖潛革新來提升競爭力。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在出口結構與我大致相同的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紛紛大幅貶值的情況下,我國出口貿易仍然取得了驕人的增長業績,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又如,適度升值雖然會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縮水威脅,但通過控制儲備規模、優化儲備幣種、調整儲備形式等措施,亦可將這一威脅減至最小。
《環球時報》 (2005年05月30日 第十三版)
淺論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中國產品出口價格提高,出口企業成本無形中上升了2%,中國產品競爭力將有所有降。首當其沖的行業無疑是紡織品行業,紡織行業是吸收就業人口最多而利潤最低的一個行業,人民幣升值後,紡織行業就可能虧損,如果調整不當,就會有大量的人失業,進而引發社會問題。但反過來講,一個國家的某種產業能滿足全世界需求,這本身就是過剩的表現,亟待調整。調整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產業附加值、對匯率波動的抗擊能力都將提高,更重要的是,幣值的合理性將大大減少貿易摩擦,國與國之間經貿往來空間將加大。相對「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靈活的匯率機制必將先行。
對於資本市場,人民幣升值,也便意味著那些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一夜之間」升值了,中國股市A股以人民幣計價,那麼這便意味著A股股票市值的全面增值。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升值2%在市場看來只是升值的開始,人民幣「期貨」的升值空間遠不止如此,7月23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美元兌人民幣主要一年期合約大幅貼水縮小至4011點,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一年後將達到7.71元的水平。因此,A股的價值便依然會有持有的「增值預期」,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將成為A股市場的長期利好存在。反觀樓市,由於下半年中國政府對房地產的緊縮政策不會鬆口,故人民幣升值對房價的總體走勢影響不大,一方面,由於受到管制,投機資金已很難進入樓市;另一方面,由於政策限制,已經進入的投機資金亦很難抽空。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多個行業陷入產能過剩,較多的經濟學家擔心「通縮」導致經濟硬著陸,廣東、浙江等經濟大省也遭遇各項經濟指標的大幅下滑。近來,珠三角、長三角的投資漸呈飽和之勢,上海高成本、高地價帶來的產業空心化和大量工廠的外移使得北方機會開始增加,在此背景下,上述地區加速產業結構升級已避可避。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是區域經濟平衡以及經濟結構轉變,導致傳統產業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擴散,經濟增長重心向環渤海經濟圈轉移。一方面,浙粵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小幅下調,主要原因是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不同步造成的產業空心化和外貿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民營資本密集度屬全國之最的浙江資本將加速外流,主要流向以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向環渤海經濟圈二、三產業轉移。由此可見,浙粵兩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由於特殊的經濟環境和政治背景,上海我們仍樂觀認為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http://bbs.dongtou.gov.cn/dispbbs.jsp?forumID=7&rootID=14555&id=14555
❻ 人民幣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壓力是真的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人民幣對美元恢復升值,既受到美元持續回調的影響,也與我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密不可分。未來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是經濟基本面運行狀況與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兩大因素。綜合多種因素考慮,當前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性比較平穩,人民幣並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壓力。
在王菊看來,靈活且雙向波動的匯率有利於預防企業的從眾行為,防止匯率風險的錯配。此外,中國將加快建設有深度的並且更加聯通的在岸和離岸外匯市場,允許更多的市場參與者以及更多的跨境外匯交易和各種外匯衍生產品交易。
❼ 2018年四次降準是否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不好判斷的,政策影響大
❽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百姓有哪些影響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百姓的影響:
國內因素應從長期和短期兩方面來看。短期而言,近期暑期連接國慶假期,是國內居民境外留學、旅遊、的購匯高峰期,資金外流導致人民幣貶值。長期看來,中國經濟近十幾年來飛速發展,吸引大量境外資金流入,國際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存在高估,需要釋放貶值壓力。
在國內外匯零售市場,結售匯由順差轉為逆差,市場外幣與人民幣的供求關系出現逆轉,外幣由之前的供大於求變為供不應求,人民幣匯率也由升值預期轉變成貶值預期。當前,大量資金外逃,強化人民幣貶值預期,導致更多資金出逃,從而進一步增加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❾ 人民幣匯率貶值啥意思
指單位人民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人民幣價格下降。
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將促使大量對賭人民幣升值的國際資本在短期內流出中國,進一步加劇國際資本流出,進而會造成國內企業融資成本抬高,讓中小企業融資局面進一步雪上加霜。
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周期,將會使出口企業身上的壓力得到緩解:出口產品價格具有優勢,競爭力也增強,所以利潤率也會上升;此外,人民幣貶值將推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
(9)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壓力擴展閱讀:
人民幣貶值是相對而言,以人民幣對美元為例,100美元現在能兌換667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貶值的話,則是100美元可兌換的人民幣變多。
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將會繼續貶值,而從長期來看,將會很長時間都處於雙向波動區間。這與中國經濟整體改革進程想掛鉤的,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改革進程中,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及的經濟新常態,如果迅速結束貶值而再次進入單邊升值預期,將會使熱錢重新來到中國境內,落後產能也將再次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