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主要關心成交量和持倉量的問題。建議你看看方誌寫的《期貨策略》;《股票和期貨的108個區別》。
⑵ 黃金持倉分析方法有哪些
總持倉量:是市來場上所有自投資者在該期貨合約上總的「未平倉合約」數量。在交易所發布的行情信息中,專門有「總持倉」一欄。
總持倉量的變化,反映投資者對該合約的交易興趣,是投資者參與該合約交易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總持倉量在持續增長,表明交易雙方都在開倉,投資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增長,場外資金在不斷湧入該合約交易中;相反,當總持倉量不斷減少,表明交易雙方都在平倉出局,交易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退潮。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交易量增長時,總持倉量卻變化不大,這表明市場以換手交易為主。
換手交易:換手交易有「多頭換手」和「空頭換手」之分,當原來持有多頭的投資者賣出平倉,但新的多頭又開倉買進時稱為「多頭換手」;「空頭換手」是指原來持有空頭的投資者在買進平倉,新的空頭又開倉賣出。
市場總持倉量:「市場總持倉量」的含義是市場上所有投資者(包括多頭和空頭)在該期貨合約上總的「未平倉合約」數量。投資者在交易時不斷開倉、平倉,市場總持倉量也因此在不斷變化。股指期貨市場的總持倉量是按單邊計算的,這與商品期貨市場雙邊計算不同。
⑶ 如何巧用t+0」操作降低持倉成本的兩個方法
根據操作的方向,可以分為順向的「T+0」操作和逆向的「T+0」操作兩種;此種操作法是需要有一定的盤感與技巧去操作,如果說經驗不夠的話不防跟我一樣用個好點的軟體輔助,我一般用的牛股寶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操作,這樣既能保障資金安全,還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根據獲利還是被套時期實施「T+0」操作的可以分為解套型「T+0」操作和追加利潤型「T+0」操作。
一、順向「T+0」操作的具體操作方法
1、當投資者持有一定數量被套股票後,某天該股嚴重超跌或低開,可以乘這個機會,買入同等數量同一股票,待其漲升到一定高度之後,將原來被套的同一品種的股票全部賣出,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差價利潤。
2、當投資者持有一定數量被套股票後,即使沒有嚴重超跌或低開,可以當該股在盤中表現出現明顯上升趨勢時,可以乘這個機會,買入同等數量同一股票,待其漲 升到一定高度之後,將原來被套的同一品種的股票全部賣出,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平買高賣,來獲取差價利潤。
3、當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沒有被套牢,而是已經盈利的獲利盤時,如果投資者認為該股仍有空間,可以使用「T+0」操作。這樣可以在大幅漲升的當天通過購買雙倍籌碼來獲取雙倍的收益,爭取利潤的最大化。
二、逆向「T+0」操作的具體操作方法
逆向「T+0」操作技巧與順向「T+0」操作技巧極為相似,都是利用手中的原有籌碼實現盤中交易,兩者唯一的區別在於:順向「T+0」操作是先買後賣, 逆向「T+0」操作是先賣後買。順向「T+0」操作需要投資者手中必須持有部分現金,如果投資者滿倉被套,則無法實施交易;而逆向「T+0」操作則不需要投資者持有現金,即使投資者滿倉被套也可以實施交易。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當投資者持有一定數量被套股票後,某天該股受突發利好消息刺激,股價大幅高開或急速上沖,可以乘這個機會,先將手中被套的籌碼賣出,待股價結束快速上漲並出現回落之後,將原來拋出的同一品種股票全部買進,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
2、當投資者持有一定數量被套股票後,如果該股沒有出現因為利好而高開的走勢,但當該股在盤中表現出明顯下跌趨勢時,可以乘這個機會,先將手中被套的籌 碼賣出,然後在較低的價位買入同等數量的同一股票,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平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這種方法只適合於盤中短期仍有下跌趨勢的個股。對於下跌空間較大,長期下跌趨勢明顯的個股,仍然以止損操作為主。
3、當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沒有被套牢,而是已經盈利的獲利盤時,如果股價在行情中上沖過快,也會導致出現正常回落走勢。投資者可以乘其上沖過急時,先賣出獲利籌碼,等待股價出現恢復性下跌時在買回。通過盤中「T+0」操作,爭取利潤的最大化。
⑷ 倉位管理技巧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說吧。
首先總的原則肯定是 永遠不要重倉或全倉。不要把資金全部投入到市場當中去。
我先把可用的能投資的資金分為30份~50份,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這個資金分散的有點多,大多數的人會把資金分成10份就好了,而我是必須分成30份~50份,我想說僅把資金分成10份去投入到市場中去,他是沒經歷過熊市,不知道熊市可以持續多久,熊市可以持續1年的,我經歷過熊市,所以我知道唯有這樣才是最安全的,永遠要留有資金餘地,不然真正的機會即使來了,沒有錢投也是白搭。
人如股票,股如人生
進場的一步,先輕開倉,一定要輕,比方我分50份資金,我只會投一份,之後我會觀望走勢的發展方向,如果我賺了,那麼後期我會根據上漲的表現適當的追漲,但是一般情況下,我不追漲,因為追漲之後很被動,持倉成本會提高。
如果開倉之後,走勢低走,那我留資金餘地的目的就實現了,因為我留資金餘地就是為了補倉打下成本,這時候我通常就會開始尋找機會去補倉了,把成本打下來,之後如果繼續的低走,回落幅度比較深,我會結合周線、月線甚至是季線去看清整體的趨勢情況,不會盲目補倉,總之是根據實際的走勢不斷的調整策略布局結構,讓自己的投資風險始終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圍內,這是我在投資上永遠都會遵循的風險控制結構。
⑸ 外匯倉位控制的技巧有哪些
以我自己的交易經驗來講,簡單說就是20000美金的賬戶一次下單最多1手,也就是20000比1,風險可控,收益也很可觀,比較合理
⑹ 心理分析:持倉、空倉時如何控制心態
每一次交易,成熟點的投資者在買入和賣出時都會比較慎重,但大多數投資人只是關注了「買入」和「賣出」兩個時間點,而忽略了「從買進到拋出」和「從拋出到買進」這兩段很重要的時間。從時間上看「兩段」肯定要大於「兩點」,假如有九成投資者是失敗的,那麼就會有90%的錯誤決策是在這兩段時間里做出的! 先來看第一段:「從買進到拋出」,也就是所謂持倉的時間,都容易出現什麼錯誤: 當買入後投資者發現自己對股價的判斷正確了(漲了),就會有獲利了結的願望。他們並不關心漲幅是否到達先前判斷的目標位,只是想盡快獲利,落袋為安。正確的做法是:若是此時股價漲幅還不太大,就要控制浮躁的心理,等,再等。 隨著股價進一步上漲後開始盤整,先前獲利的投資人更會迫不及待地拋出股票,生怕頂部已經到來。正確的做法是:相比較同類個股(綜合基本面和技術面)如果漲幅還不夠多,就不要因為盤整而輕易賣出,以保證利潤最大化。當然,這需要足夠的經驗與技巧,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或是保守型投資者,在上漲後賣出至少還能保證獲利。 再來看空倉的這段時間:作了一個准確的決定後空倉者的心情往往會很愉快,但萬一行情下跌後突然反彈,心態便開始變壞,會生怕踏空而買入,結果又被心態害了。 上面的情況都是在這兩段時間里最容易犯的心態失誤,關鍵是這些心態弱點在占整個交易時段的90%的時間里一直折磨著你,你能應付10%的時間、20%的時間,但你能挺過這90%的時間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性弱點你能做對,但很難保證一直做對,更糟的是你一旦錯了,前面的努力都化為烏有。 如何克制心態錯誤呢?「目標位計劃」應算是個不錯的方法,根據你自己的交易經驗和習慣,制定一個適當的目標位(上漲或下跌都要設),不要因為股價波動而作決定,應該根據交易計劃來做決定!假如一開始錯了,調整計劃,不要輕易草率地回追或補倉。
⑺ 股票的操作規則和技巧
一、短線選股理念
1、熱點板塊:只有熱點板塊才是暴牛誕生的溫床;
2、板塊龍頭:只有板塊龍頭才有可能實現短期內的驚人漲幅;
3、大盤位置:只有大盤處於相對安全的位置,板塊才能夠真正吸引到熱錢或大資金的持續流入,板塊炒作才能延伸。
二、短線選股前提
1、看指標:指標可以用來判斷一段趨勢的結束與開始,至於用什麼指標需要結合自身是短線或者中長線的操作模式來選擇。優選中小盤股,具體講以5個億以下為好,最好是2個億以下,原因是利於主力操作。
2、查股性:選股需要選擇一些比較活躍的個股操作,也就是去尋找一些在盤中有連續拉升動作的個股,收出大陽線或者中陽線的個股操作。優選股性活的個股,具體表現是走勢中陽線多,陰線少,愛漲停。如果是一直處於橫盤震盪階段的個股,就沒有必要去操作這一類呆滯個股。
3、看成交量:股價上漲,成交量放量,股價下跌,成交量縮量,這是比價正常的量價關系,如果股價上漲,成交量縮量或者是股價下跌,成交量放量,對於這一類個股不考慮操作。股價處於下跌行情末期,成交量創出新低,一旦股價開始出現放量上漲的時候,就是企穩現象,投資者應該及時買進股票,新一輪的升勢即將開始!
⑻ 持倉和空倉時如何控制心態
每一次交易,成熟點的投資者在買入和賣出時都會比較慎重,但大多數投資人只是關注了「買入」和「賣出」兩個時間點,而忽略了「從買進到拋出」和「從拋出到買進」這兩段很重要的時間。從時間上看「兩段」肯定要大於「兩點」,假如有九成投資者是失敗的,那麼就會有90%的錯誤決策是在這兩段時間里做出的! 先來看第一段:「從買進到拋出」,也就是所謂持倉的時間,都容易出現什麼錯誤: 當買入後投資者發現自己對股價的判斷正確了(漲了),就會有獲利了結的願望。他們並不關心漲幅是否到達先前判斷的目標位,只是想盡快獲利,落袋為安。正確的做法是:若是此時股價漲幅還不太大,就要控制浮躁的心理,等,再等。 隨著股價進一步上漲後開始盤整,先前獲利的投資人更會迫不及待地拋出股票,生怕頂部已經到來。正確的做法是:相比較同類個股(綜合基本面和技術面)如果漲幅還不夠多,就不要因為盤整而輕易賣出,以保證利潤最大化。當然,這需要足夠的經驗與技巧,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或是保守型投資者,在上漲後賣出至少還能保證獲利。 再來看空倉的這段時間:作了一個准確的決定後空倉者的心情往往會很愉快,但萬一行情下跌後突然反彈,心態便開始變壞,會生怕踏空而買入,結果又被心態害了。 上面的情況都是在這兩段時間里最容易犯的心態失誤,關鍵是這些心態弱點在占整個交易時段的90%的時間里一直折磨著你,你能應付10%的時間、20%的時間,但你能挺過這90%的時間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性弱點——你能做對,但很難保證一直做對,更糟的是你一旦錯了,前面的努力都化為烏有。 如何克制心態錯誤呢?「目標位計劃」應算是個不錯的方法,根據你自己的交易經驗和習慣,制定一個適當的目標位(上漲或下跌都要設),不要因為股價波動而作決定,應該根據交易計劃來做決定!假如一開始錯了,調整計劃,不要輕易草率地回追或補倉。
⑼ 怎樣看出主力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