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尺實驗現象及數據

杠桿尺實驗現象及數據

發布時間:2021-06-08 12:33:31

A. 用平衡尺研究杠桿省力的實驗

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平衡時動力小於阻力。

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也就是說當力臂的長度(以支點O為分界線)大於阻力臂的長度時,這便是省力杠桿。(這是易於理解的定義)>設動力臂為L1,阻力臂為L2。當L1大於L2時為省力杠桿。

F1*L1=F2*L2 L1>L2。

F1<F2。


生活中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動力點一定比重力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撬棍、扳手、鉗子、拔釘器、開瓶器、鐵皮剪刀、鋼絲鉗、指甲剪、汽車方向盤等

(1)杠桿尺實驗現象及數據擴展閱讀: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註: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皆用虛線表示。力臂的下角標隨著力的下角標而改變。例:動力為F3,則動力臂為L3;阻力為F5,阻力臂為L5.)

B. 杠桿的平衡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是什麼

(1)不能只抄憑一組實驗數據得襲出結論,必須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結論;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實驗結果偶然性出現。
(2)單位不同的兩個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1)、平衡螺母水平
(2)、水平
(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桿原理
3、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杠桿本身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中不能再旋動兩端的螺母
實驗中是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在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C. 怎樣做杠桿實驗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

D. 杠桿的作用實驗過程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

E. 六年級研究杠桿尺的記錄表

這不是初中內容么……汗。
杠桿省力是動力臂大於阻力臂
杠桿費力是動力臂小於阻力臂
4是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F. 杠桿尺的記錄表!!!

你的杠桿尺是學具中的嗎?可以給你提供幾種!

左邊情況 右邊情況

鉤碼數到支點的距離/格鉤碼數到支點的距離/格
4 1 1 4
3 1 1 3
2 1 1 2
2 3 3 2
1 1 1 1
省力的情況有3種,費力的情況有1種,省力不費力的情況有1種.
右邊掛的鉤碼比左邊少杠桿省力
右邊掛的鉤碼比左邊多杠桿費力
右邊掛的鉤碼和左邊一樣多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G. 杠桿有什麼作用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寫出材料 ,過程,現象,結論)百度網盤

杠桿有什麼作用?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寫出材料 ,過程,現象,結論)網路網盤杠桿有什麼作用?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寫出材料 ,過程,現象,結論)網路網盤杠桿有什麼作用?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寫出材料 ,過程,現象,結論)網路網盤

H. 杠桿的研究報告(會的進)

杠桿的研究 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杠桿尺的使用 8 ①將杠桿尺調節到平衡狀態。(1 分) ②在杠桿尺左邊第二個孔掛2 個鉤碼,當在杠桿尺右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孔也掛兩個鉤碼時,杠桿尺會在什麼狀態。(4 分) ③找出杠桿尺的三個點。(3 分) 3 杠桿尺變化規律 6 ①分別改變掛在杠桿尺左邊和右邊的鉤碼的位置和數量,看杠桿尺狀態的變化(做4 次,每次1 分)。 ②找出用較少鉤碼能使較多鉤碼翹起的情況。(2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2 說出杠桿在什麼情況下省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 5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二:動滑輪和定滑輪 實驗器材: 支架、滑輪、細繩(兩端有套)、鉤碼、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定滑輪的作用 6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了多少力?(1 分) ②組裝定滑輪。(3 分) ③在繩套兩端任意掛一些鉤碼直到平衡。(2 分) 3 定滑輪的實驗現象及結論 2 定滑輪的作用是: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4 動滑輪的作用 6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多少力?(1 分) ②組裝動滑輪。(3 分) ③用測力計通過動滑輪將鉤碼拉起,觀察用了多少力?(2 分) 5 動滑輪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2 動滑輪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6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三:滑輪組的作用 實驗器材: 支架、滑輪4 個、細繩(兩端有套)、鉤碼、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組 裝 滑 輪組 10 ①正確使用測力計提起鉤碼,觀察用多少力?(1 分) ②組裝一組滑輪組,吊起 2 個鉤碼,用測力計通過滑輪組將鉤碼拉起,用了多少力? (4 分) ③再組裝 2 組滑輪組,吊同樣多的鉤碼,用測力計通過滑輪組將鉤碼拉起,用多少力?(5 分) 3 實 驗 現 象及 結 論 報告 6 ①滑輪組的作用:既省力,又方便。(3 分) ②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拉出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重量的幾分之一。(3 分) 4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的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四:斜面的作用 實驗器材: 搭斜面的材料、重物、測力計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1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不同物體在同一斜面提升的情況 9 ①搭一個斜面。(1 分) ②用測力計分別鉤住一些物體,垂直提起,觀察分別用了多少力?(3 分) ③用測力計將這些物體沿搭好的斜面上拉,分別用了多少力?(3 分) ④結論:不同物體從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於把物體垂直提上去的力。(2 分) 3 不同物體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的情況 9 ①用長度分別為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100 厘米的木板搭在一個高10 厘米的木塊上,形成A、B、C、D、E 五個不同的斜面。(3 分) ②用測力計將100 克的鉤碼沿這些斜面拉上去,分別用多大的力?。(4 分) ③結論:坡度越小,斜面越長,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向上提重物相當於坡度為90 0 ,一點也不省力。(2 分) 4 整理器材 1 整理擺放好的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六年級試題五:拱形承受壓力的實驗 實驗器材: 卡紙、鐵墊圈、書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拱形承受壓力測試 8 ①不藉助其他物體幫助,做一個紙拱。(2 分) ②用鐵墊圈測試它承受多大的壓力。(3 分) ③用書擋住拱腳。(2 分) ④用鐵墊圈測試承受的壓力。(2 分) 3 克服拱變形 5 把兩邊的書摞得高些,看低拱能承受多少墊圈。(5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 報告 3 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壓力時會產生外推力,如果能抵住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壓力。(3 分) 5 整理器材 2 整理擺放好器材,不整理不得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一:測量地表溫度 實驗器材: 兩支溫度計、2 個架溫度計的支架、挖土工具(小鐵鍬)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挖土 4 選擇向陽處和背陰處。(2 分 ) 分別挖要插溫度計的地面。(2 分) 3 把溫度計架在支架上 4 把溫度計的支架固定在地面上。(1 分)把溫度計架在支架上。(2 分)液泡插入地面。(1 分) 4 用物體遮住溫度計 2 用遮溫度計的紙盒遮擋溫度計,避免陽光直射。(2 分) 5 寫觀察記錄 2 把觀測的溫度記在記錄表上。(2 分) 6 實驗現象及結論 報告 4 向陽處溫度高。(2 分) 背陰處溫度低。(2 分) 6 整理器材 2 把溫度計裝入盒內(1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遮溫度計的紙盒、記錄表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二:「中雨下」的布料 實驗器材: 棉布、毛料、絲綢、尼龍(化纖)等布料、水、噴壺、皮筋4 根、大小相同的玻璃杯4 個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擺好杯子,將不同布料用皮筋綁好 2 擺杯子。(1 分) 把布料綁在杯子上,布料呈自然狀態。(1 分) 3 給噴壺裝上水,調好噴水量 2 裝水。(1 分) 調整。(1 分) 4 均勻的往四個杯子上淋水,觀察各種布料的透水情況 6 受水均勻。(2 分) 觀察現象並說明原因。(4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5 容易滲水的布料是棉布、絲綢。(2 分) 防水性較好的布料是尼龍等化纖布料。(3 分) 6 整理器材 3 將布料卸下,擰干、晾好。(2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三:水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實驗器材: 大小相同的饅頭、盤子、稀釋的碘酒、滴管、小刀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咀嚼饅頭 6 將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10 塊。(1 分),分別嚼1 分鍾、2 分鍾???? 10 分鍾。(4 分)分別放在盤子里。(1 分) 3 滴上碘酒 6 在盤子里滴上同樣多的碘酒。(2 分)觀察饅頭糊有什麼變化。(4 分) 4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4 與唾液接觸時間越長的饅頭呈現的顏色越淡。 5 整理器材 2 把盤子清洗干凈。(1 分) 整理好器材。(1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四: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實驗器材: 擺錘、長40 厘米的細繩、尺子、秒錶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分。 不檢查不得分。 2 制擺長30 厘米的鍾擺 5 用40 厘米長的繩子製作30 厘米的鍾擺。(2 分) 重復測量2 次。(2 分) 記錄結果。(1 分) 3 制擺長15 厘米的鍾擺 5 製作15 厘米的鍾擺。(2 分) 重復測量2 次。(2 分) 記錄結果。(1 分) 4 分析比較 3 擺繩減短引起了什麼變化? (3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3 擺長越長擺的速度越慢,擺長越短擺的速度越快。 6 整理器材 2 整理好器材。(2 分) 不整理扣2 分。 試 題: 五年級試題五:小車行駛與剎車摩擦力的比較 實驗器材:膠帶、小車、墊圈、長條形的三層板 順序 操作內容 滿分 評分標准 得分 1 檢查器材 2 錯一項扣0.5 不檢查不得分。 2 行駛時的摩擦力 4 從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增加墊圈,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可以動起來。(2 分) 記錄。(2 分) 3 剎車時的摩擦力 4 將輪子和車身用膠帶粘上。(1 分) 輪子不轉動。(1 分) 加墊圈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動起來。(1 分) 記錄。(1 分) 4 比較分析 3 比較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3 分) 5 實驗現象及結論報告 5 剎車時的摩擦力比行駛時的摩擦力大的多。 6 整理器材 2 整理好器材。(2 分) 不整理扣2 分

閱讀全文

與杠桿尺實驗現象及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納什空間2017融資 瀏覽:431
棗庄市金融機構部 瀏覽:220
基金理財屬於哪個科目 瀏覽:664
建行賣理財產品可靠嗎 瀏覽:496
金融街融社區服務平台 瀏覽:99
貴陽農商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49
神燈金融服務費 瀏覽:165
疫情全球流行買什麼股票 瀏覽:372
本市轄內金融機構 瀏覽:17
白糖期貨交割成本 瀏覽:200
公司所囊括的金融工具 瀏覽:325
靈雀雲a輪融資千萬級美金 瀏覽:251
優信拍d輪融資 瀏覽:460
000886股份實時行情 瀏覽:366
長沙市生意融金融咨詢公司 瀏覽:549
上海如銀融資是真的嗎 瀏覽:565
金融服務公司領導崗位責任制 瀏覽:251
南京貴金屬催化劑 瀏覽:287
福特汽車金融公司扣車嗎 瀏覽:943
太原煤矸石貴金屬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