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92-1993年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哪裡能查到是多少急啊!
1992-1993年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是1元=12.465日元,1元=111.89日元。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
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日元與人民幣的匯率是不斷變化的,若兌換,要以當前的實時匯率為准。
(1)日元1990年匯率擴展閱讀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
B. 我想知道1984-1990年日元兌美元的匯率
可以到CNKI數字搜索一下。
http://number.cnki.net/show_result.aspx?searchword=%E6%97%A5%E5%85%83%E6%B1%87%E7%8E%87%E7%BE%8E%E5%85%83
元兌日元匯率升至1美元兌117.74日元,並曾一度升至118.38日元。
源自: 美元匯率強勁反彈 《民營經濟報》2005/11/09
參考資料:http://number.cnki.net
C.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D. 十年前人民幣對日元匯率
2004年1月2日,100日元兌換7.7376元人民幣,當天美元/日元匯率是106.97。
2004年12月30日,100日元兌換7.9743元人民幣,當天美元/日元匯率是103.79。
2004年美元/人民幣基本實行固定匯率,1美元兌8.2767元人民幣。
E. 90年代日元匯率對美元
歷史
F. 1990年人民幣與日元的匯率是多少呢
貨幣兌換
1人民幣=16.7344日元
1日元=0.0598人民幣
G. 九十年代初美元兌日元的匯率
90年代初,美元兌日元匯率是140多然後就一路下標!~~~92年2-4月有個漲浮,回到了132....
一直下跌懂啊,1995年4月19日最低跌到了,79.75..然後一路飆升一發不可收拾,持續懂啊,1998年8月11日,最高點147.63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持續下跌到2000年1月的時候100浮動!然後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