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匯率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匯率

發布時間:2021-06-10 17:28:09

①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的內容包括哪些

長期股權投資,包括以下內容:

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

2、投資企業與其他合營方同時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3、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4、投資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1)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匯率擴展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和權益法

投資者進行股權投資時,其最初取得股份時的投資記錄都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計價人賬。在股份取得以後,其賬務處理則要根據投資者在對被投資企業經營政策和財務方面所能產生的影響程度,決定是採用成本法,還是採用權益法。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所謂成本法,就是投資後按實際成本確認賬面金額,並且期間一般不因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增減而變動投資賬面余額的方法。

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1、 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2、 投資公司對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權益法的適用范圍

所謂權益法,指投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後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採用權益法核算,投資企業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 , 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貼面價值。

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 面價值。

投資企業對於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它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並計人所有者權益。

長期股權投資股票股利的處理

分派股票股利,不會使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變動,而僅僅是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結構發生內部的調整;不需要企業拿出現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長期股權投資核算

網路-長期股權投資

② 長期股權投資 美元退股後 匯率損失 長期投資余額 怎麼處理謝謝!

全額沖銷長期股權投資,匯率損失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③ 在編合並抵消分錄時對境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調整為權益法核算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成本位幣么

資產類賬戶按照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利潤表按交易發生時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使用近似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按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未分配利潤項目除外)。
這樣折算後,因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折算匯率不是同一時點的,所以會出現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④ 長期股權投資,持股比例由原25%增加至60%,核算方法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算會計政策變更嗎

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比較常見的會計政策變更有:企業在對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之間的變更;壞賬損失的核算在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之間的變更;外幣折算在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或其它方法之間的變更等。

⑤ 外地長期股權投資的折算適用於

實收資本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而不是合同規定的
資本公積 按 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確定入賬。
盈餘公積是從凈利潤中提取的。進行外幣迅速騰飛報表的折算時,利潤表項目按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在實際工作空間中,多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因此,盈餘公積也應按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折算,因為凈利潤的產生是在一年中不斷積累的。
未分配利潤 要根據 凈利潤、派發的現金股利、提取的盈餘眾多創造公積確定。
有什麼問題我們繼續討論。

⑥ 同一控制下,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為什麼會產生資本公積

同一控制下,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通過購買行為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了重置,因此產生了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形成的來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兩類:

一類是可以直接用於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現金捐贈、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其他資本公積等。其中,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稱之為股本溢價;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因接受外幣投資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其中包括債權人豁免的債務。

一類是不可以直接用於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包括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和股權投資准備等。其中,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從而導致投資企業按持股比例或投資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額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形成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原因有溢價發行股票、投資者超額繳入資本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如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按應享有份額而增加或減少的資本公積。

此外,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股權激勵的,如果在等待期內取消了授予的權益工具,企業應在進行權益工具加速行權處理時,將剩餘等待期內應確認的金額立即計入當期損益,並同時確認資本公積。

⑦ 外幣報表折算時,長期股權投資採用哪個匯率

取得長投時肯定是按主體的本位幣核算長投成本,後續在單體層面不涉及匯率變化的問題。
外幣報表折算,資產一律按資產負債表日匯率折算,實操中可能存在孫公司,子公司,母公司三者本位幣不一致的情況,這種情況存在先折算再合並,或先合並再折算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再最終層面結果一致,但折算匯率都是資產負債表日匯率 。

⑧ 企業所得稅 企業股權轉讓 外幣確認匯率的問題

初始成本按1:8折算為本位幣確認,但需保留100萬美元的外幣計量,每年年末進行匯兌損益調整
出售是按1:6折算本位幣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以下簡稱「長期股權投資准則」)規定,外幣長期股權投資的折算,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以下簡稱「外幣折算準則」)。關於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外幣折算準則規定:「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1.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2.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⑨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方法

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會計核算。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超過20%,或雖不足20%但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小於20%,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雖然超過20%但不具有重大影響,以及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方企業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如投資方在國外,外匯受所在國管制,其外匯匯出受到限制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一般地,投資核算的方法不能隨意變更,有特殊情況時,應中止權益法,改用成本法核算。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企業以貨幣形式對外投資,不涉及流轉稅問題,但其取得的投資收益應並入企業應稅所得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企業股權投資取得的收益一般屬於稅後收益,稅法規定:①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低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不退還分回的投資收益在被投資企業已納的所得稅。②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等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分回的投資收益不予補稅。③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高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分回的投資收益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因此,當被投資單位處於低所得稅地區時,對投資方的所得稅有影響,需要選擇不同的投資方案,利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進行稅收籌劃。

案例: A公司2004年1月1日購入M公司股份30000股,佔M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15%.2004年1月1日M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0000000元, 2004年度凈收益為400000元(未予分配)。2005年1月5日,A公司計劃再對外投資350000元,其方案如下:

方案一,A公司從M公司另一股東B公司處購入其擁有的M公司10%有表決權股份,同時支付相關稅費3000元。

方案二,購入H公司10%的有表決權股份,同時支付相關稅費3000元。

已知A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且沒有其他投資項目。M公司和H公司所在地區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均為15%.假設1:2005年兩個公司預測的凈收益均為450000元,預計在2006年4月份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均為300000元。M、H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無其他變動情況。

假設2:A公司預計在2006年5月轉讓在2005年購買的M公司或H公司擁有的10%股權,預計轉讓價為400000元。

假設3:2004年1月1日取得長期投資時,採用成本法核算,因M公司2004年度實現的凈收益,在2005年中未宣告發放股利,所以A公司當年未實現投資收益,無需補繳企業所得稅。

為簡化核算程序,本案例未考慮折現和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的因素。

方案一:A公司從M公司另一股東B公司處購入其擁有的M公司10%有表決權股份,則其持有的M公司有表決權的股份比例達到25%,應改用權益法進行核算。當A公司購入B公司所擁有的M公司10%股份時,其「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為353000元(350000+3000),「銀行存款」 減少353000元;到2005年12月31日,應按2005年M公司的凈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損益調整)」為 112500元(450000×25%),增加「投資收益-股權投資收益」112500元,應補繳企業所得稅23823.53元〔112500÷(1 -15%)×(33%-15%)〕;2006年4月,A公司應分得股利75000元(300000×25%),需減少「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損益調整)」75000元,在A公司收到股利時「銀行存款」增加75000元;2006年5月轉讓從M公司購買的10%股權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368000元(353000+450000×10%-300000×10%),轉讓股權的收益32000元(400000-368000),同時,應補繳企業所得稅6776.47元〔32000÷(1-15%)×(33%-15%)〕。這樣2005年~2006年合計應交所得稅30600元 (23823.53+6776.47),取得投資收益144500元(112500+32000),二年該投資項目稅後凈收益為113900元(144500-30600),現金凈流入量為91400元。

答:現金凈流入量為91400元。

閱讀全文

與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年金融公司是怎麼樣 瀏覽:195
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法規 瀏覽:168
縣級如何代理證券營業部 瀏覽:649
非銀行金融機構歸誰管理 瀏覽:985
金輪股份招聘南通 瀏覽:252
以下不屬於金融機構基本功能的是 瀏覽:475
重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567
取外匯叫取現炒嗎 瀏覽:552
桂城海八東路金融公司 瀏覽:167
現在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好做嗎 瀏覽:526
2018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瀏覽:514
馬雲和孫正義在洗手間融資 瀏覽:541
宜信金融機構 瀏覽:285
民生證券財富管理部 瀏覽:602
好未來學而思的融資狀況 瀏覽:362
在銀行買的定期理財產品怎麼取出來 瀏覽:415
長期投資理財基金 瀏覽:550
首汽215億融資估值 瀏覽:685
平安車險傭金高的日子 瀏覽:547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雲賽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