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圖中畫出動滑輪的杠桿示意圖,並標出支點(O)、動力(F 1 )、阻力(F 2 )、動力臂(L 1 )、阻力臂
![]() 動滑輪的支點O在繩子與邊框的接觸點上,動力F 1 為繩子的拉力,方向向上,阻力F 2 為動滑輪和提升物體重力的和,方向豎直向下;過支點O分別向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畫垂線,就得到動力臂L 1 和阻力臂L 2 .如圖所示: |
㈡ 分別畫出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它們的杠桿示意圖
如圖
㈢ 動滑輪和定滑輪的力臂怎麼畫!,求圖!
對不起,我是一級用戶,不是二級用戶,所以沒有辦法上傳圖片,不能給你直觀的感受,希望您能諒解。
我就說說力臂畫法三部曲吧:
1、尋找支點
2、畫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
3、過支點畫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得到的兩條垂線既是動力臂和阻力臂
㈣ 動滑輪可以看成杠桿,在圖中,用字母O標出它的支點,畫出它的動力臂。 ____
【分析】 動滑輪的支點O、動力臂L如下圖。 【點評】 動滑輪的支點即固定繩與滑輪的切點,而力臂則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㈤ 在圖中畫出動滑輪的杠桿示意圖,並標出支點(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
解:動滑輪的支點O在繩子與邊框的接觸點上,動力F1為繩子的拉力,方向向上,阻力F2為動滑輪和提升物體重力的和,方向豎直向下;過支點O分別向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畫垂線,就得到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圖所示:
㈥ 動滑輪的杠桿原理是什麼
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85304.gif
通過圖可以看出,把滑輪直徑看成是個杠桿,一端可以看成是支點,中心位置是阻力作用點,另一端看成是動力作用點,這樣的話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所以省力
利用F1×L1=F2×L2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就可知,動滑輪其動力臂(直徑)是阻力臂(半徑)2倍,則F1為F2的一半,這當然省力呢.(這是不計動滑輪的重)
如果計算動滑輪的重,就要看看動滑輪有多重,被提升的物體有多重,才可以作出定論.(例如:動滑輪10千克,被提升物體是1千克,這樣用動滑輪就不省力了,反而費力.)
㈦ 定滑輪和動滑輪如何看做杠桿
定滑輪的支點在中心,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所以不省力
動滑輪的支點在線與滑輪的相切處,物體一般是掛在滑輪的中心正下方
所以其阻力臂為滑輪的半徑,而運動臂為滑輪的直徑,所以它是省力費距的杠桿。
㈧ 在下圖中畫出動滑輪的杠桿示意圖,並標出支點(O)、動力(F 1 )、阻力(F 2 )、動力臂(L 1 )、阻力
![]() |
㈨ 畫出動滑輪的杠桿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