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匯率和食品價格的問題
匯率問題被吵得沸沸揚揚,可以說狼煙四起,不僅有日本的發難,更有美國的通牒。我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有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國際上的主觀要求。
從國內客觀情況看,人民幣升值我認為主要還是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近2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內涌現出像海爾這樣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加,這一競爭力表現為我國密集型產業的初級產品的自給自足,由於出口價格低,使得產品在國際市場頗有競爭力,從而推動了中國對外出口,中國國際收支順差擴大。國內的經濟高速穩步的發展使得中國具有很好的投資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而外資在我國的使用就表現為生產性貸款和消費性貸款,生產性貸款改進了我國的福利水平,消費性貸款不管用於提前消費,熨平消費,還是提前消費,都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隨著2006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一舉突破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表現,儲備數額為世界第一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中國能夠應付國內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確保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使世界各國增強了對人民幣的信心,他們願意使用人民幣,相信人民幣,人民幣就有了升值的潛力。但外匯儲備的增加並非愈多愈好。隨著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使貨幣政策難以保持較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相當程度上陷入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抑制貨幣供給增長難以兼顧的兩難境地,進而影響宏觀調控的有效性,造成通貨膨脹、勞動生產成本上升等影響;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還會引起國際上對中國貿易狀況和人民幣幣值的高度關注,甚至為一些國家提供壓制中國貿易的口實。
近期,隨著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呈現出穩步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對美元的加速升值,同時導致人民幣對港幣的加速升值,港幣兌換人民幣最近也首次跌破1比1。在適當時機下,人民幣、港幣和澳元將融合,形成單一貨幣,這是經濟上穿插的政治上的策略,使中國實現從國土、貨幣上的統一。
從國際主觀情況看,要求人民幣升值最強烈的是美國。在中美兩國的經濟議題中,貿易不平衡和人民幣的幣值問題一直是兩國爭議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又以人民幣的幣值最為根本。美國的就業率下降,貿易出現逆差,視為中國人民幣幣值過低的結果。中國的經濟還在發展階段,中國在加入WTO後,進口沒有明顯的增加,反而中國的貿易都為順差,這是因為中國出口的產品都是初級加工品,且出口價格較低,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優勢,這就加大了中國的出口。美國是中國的最的貿易夥伴,中國初級產品大量佔有美國市場,中國的出口品的優勢是造成美國初級產品市場疲軟的一大原因。美國就強烈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來改變美國的困境,使中國的出口品不再有優勢。我認為美國這一呼聲很明顯是出自自己臆斷的,美國在尋找解救自己國家的一個出路,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美國在這個經濟問題的要求背後,實際是有更深一層的戰略和政治考量。
日本作為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國家,其經濟的高速發展穩定了日元的亞洲地位。但日本近年來經濟的衰退與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中國的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匯率的穩定使中國周邊國家大部分越來越來越相信人民幣,對日元的地位造成了影響的亞元位置受到了人民幣的沖擊,日本要求人民幣升值也是出於降低中國出口優勢的考慮,從而降低人民幣的優勢,以確保日元在亞洲的地位。
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是中國國內情況和國際的共同要求,是中國與美日等國家政治與經濟上的較量。
在人民幣升值中能夠獲益的行業首先是擁有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如房地產業、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和擁有地產資源的商業企業。人民幣升值,對於它們而言就意味著資產價值相應程度的提升,也意味著經濟實力的提升;其二是外匯負債率較高的行業。主要包括航空、貿易等行業,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它們的償債能力將隨之提高;其三是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佔比較高的行業,如,造紙業、鋼鐵、轎車、石化、化纖及塑料等行業,匯率升值將使這些行業主要原料的進口成本降低,而提高行業的盈利能力。
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受到不利影響的主要集中在出口比例大的行業。傳統的出口優勢行業將受到直接沖擊,包括紡織服裝、家電、機械等產品,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上升會使行業的利潤率有所下降;同時國際化定價的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包括有色金屬、鋼鐵、電子元器件等行業,人民幣升值將使它們以人民幣計價情況下的售價有所下降,從而導致利潤的下降。
雖然升值的短期之內對我國具有優勢的出口項目有一定的打擊,使我國的傳統出口產品出口價格升高,失去了競爭優勢,同時大量的進口產品也會湧入中國,給中國自主產業造成不利的影響。但人民幣升值後具有更強的購買力,內地百姓的消費能力增強,福利水平提高。對香港來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提高人民幣的地位,從而有利於繁榮香港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業務。同時,內地對香港商品、服務、旅遊的需求有利於刺激香港經濟的繁榮。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中國經濟非常具有潛力,人民幣現在升值的幅度是微不足道的,在未來的日子裡,人民幣還會升值,但只有在合理的范圍內升值才對中國有益,過高對中國的出口不利,過低就是把中國的產品賤賣了,合理的范圍是由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相適應的,還有的是國際市場的制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不同行業產生的影響不同,而影響的程度也與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有很大系
全球食品漲價主因
●供應短缺,部分因為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和氣候變化,以及印度和中國等國經濟不斷增長,推升了小麥、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農產品價格。
●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農業面臨的一個新挑戰。氣候變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農作物的野生親緣植物滅絕,給幫助這些農作物抵抗害蟲和乾旱的寶貴基因源帶來威脅。
●未來50年,51種野生花生中有超過60%會滅絕,108種野生土豆中12%會滅絕。
國家統計局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在介紹200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談到糧食、肉禽及其製品、蛋類的價格上漲等問題時說,首先糧食價格上漲是因為國際市場糧食漲價和糧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上漲,並延續到目前。
國際市場糧價變動直接傳導並推動了國內糧價的上漲,1至5月份,我國的穀物及穀物粉進口80萬噸,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礎上又下降了51.5%,也就是在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時候,我們進口又少了,而出口又在大幅度增加,今年1至5月份,出口506萬噸,增長53.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人民直接消費糧食的比重在減弱,但是人們對肉禽蛋消費在增加,相應來說飼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近幾年,我們也投產了一些生物燃料,比如說乙醇項目,相應來說工業生產用糧需求也在不斷增多,相應也增加了對糧食的需求。另外,今年上半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同比上漲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個百分點,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今年上半年我國糧食價格的上漲。
二是在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中,尤其以生豬價格上漲較快,生豬價格上漲主要受飼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收益較低、供給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從事養豬事業的工人工資相應也增加,加上運輸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飼養生豬的成本在提高,加之進城務工工資較飼養生豬收益高,比較利益相應在下降,也影響了飼養生豬的積極性。另外,在全國大約有20多個省市生豬藍耳病疫情的大面積發生,也影響了生豬的供應。
三是去年同期基數低,相應也顯得今年上漲幅度比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1.9%,其中糧食上漲1.3%,肉禽及其製品下降7.7%,蛋價格下降10.9%。因此,當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後的核心價格指數僅上漲0.9%,而且工業品出廠價格基本穩定,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還在回落。
⑵ 人民幣升值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心主任孫東升說:
人民幣的升值,給我國農產品進口貿易將產生積極影響,但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總的來說,就是我國農產品的出口成本會加大,這樣在國際市場上,我國農產品的價格將會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就會下降,這對於我國的弱勢農業來說無疑是不利的。
我國出口到國外的主要是水產品,出口到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假如人民幣由現在的1美元兌換8元變成1美元兌換7元,出口到美國的蝦,原本要30元一公斤,相當於3美元多就可以買到,匯率提高後就要變成4美元多才能買到,這對於蝦在美國當地市場的競爭是相當不利的。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將遭受嚴重挑戰。其他出口的農產品同樣會遭遇這樣的情況。但是,從匯率的變化方面看,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是一致的,不同的產品都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至於影響的程度則與該農產品發展的現狀和實力有關。
⑶ 請教英語高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與對策,用英語怎麼說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effects on Chinese agricultursl procts exportation by the vari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就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的對策
⑷ 外匯匯率變動對農產品營銷的影響
主要還是會影響到農產品的進出口,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利於農產品進口企業,不利於農產品出口企業,而當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利於農產品出口企業,不利於農產品進口企業
⑸ 出口換匯成本的計算題
這批農產品的出口換匯成本是7.594771242人民幣元/美元,以目前的匯率¥6.49/USD行情,此出口是巨虧啊!
出口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本幣(中國內地是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本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
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出口總成本(人民幣)=進貨價款+出口費用-退稅款=120000+120000*5%-9800=116200人民幣元
出口外匯凈收入=FOB凈收入=18000-18000*5%-18000*10%=15300美元
換匯成本=116200/15300=7.594771242
⑹ 在哪裡可以下載到近幾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進出口數據,主要進出口的農產品種類,數量等等。
貿易公司,海關、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經貿委。他們在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包括監管進出關境的物品,徵收關稅,國際匯率的分析等各個方面。
⑺ 匯率問題:假設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出口型企業受益,出口型企業包括哪些進口型企業又包括哪些
首先糾正你理解上的一個錯誤,匯率上升,是人民幣升值;匯率下跌才是人民幣貶值。不是你看到的數字變大了是匯率上升,正好相反,數字變大是匯率下跌,數字變小是匯率上升。
出口型企業主要是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外來加工型企業,其生產的原料主要由國內提供,而其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來滿意國外消費。
進口型企業主要是生產原料依賴進口,而生產產品主要用於國內消費的企業。
⑻ 農產品價格上漲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我覺得對匯率沒啥影響,因為人民幣形成是有一套機制的;但對於出口等多少是有影響的,現在人民幣對美元本來就升值了,農產品價格再上漲,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