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15日後的IPO暫緩發行什麼意思
傳:IPO暫緩(本周可能只批4家,6.15 因補中報因素暫停一段),並購重組放開
傳:IPO暫緩(本周可能只批4家,6.15 因補中報因素暫停一段),並購重組放開,組織媒體宣傳金融去杠桿初見成效。
2. 人民銀行投入5020億MLF目的是什麼
2018年7月23日,人民銀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補充中長期流動性,操作利率持平於3.3%。鑒於當日有170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人民銀行在全口徑統計下凈投放3320億元。
這筆MLF投放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意外之一在於,這是一筆新增MLF。當日並無MLF到期,且人民銀行已全額續作了本月到期的MLF,按以往操作慣例,無需再額外投放MLF。意外之二在於,近期貨幣市場流動性並不緊張。得益於人民銀行上周以來的大額投放,貨幣市場利率連續多日快速下行。7月23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繼續整體回落。隔夜Shibor雖小幅上行,但仍處於2.362%的歷史低位,其餘期限Shibor下行1.7個至3.3個基點。再加上本月非季末或半年末的關鍵時點,資金面沒有特別大的壓力。
在這一背景下新作MLF,在業內看來,是再次確認了流動性從「合理穩定」轉向「合理充裕」。
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在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紓解過程中被不斷確認,本次人民銀行大額超預期新作MLF再次確認了這一事實。
從6月至今,人民銀行已連續兩個月新作MLF,通過MLF操作已累計凈投放9055億元,短期流動性環境持續寬松。
並不是所有一級交易商都收到了此次人民銀行窗口指導,收到窗口指導的主要以大型和中型的中資行為主。落實方向上,應該是對接下來的新增信用債投資給予新的資金支持,不包括存量信用債配置。
從信號釋放,到政策落地再到市場執行,這中間還有一段路要走。以人民銀行此前宣布擴大MLF擔保品范圍來看,不少銀行由於利率債配置較為充足,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拿低評級信用債進行抵押。
從窗口指導到23日的MLF操作,都讓信用債市場預期回暖。上周以來,信用債收益率已開始出現明顯下行,交投也相對活躍。Wind統計顯示,AA級3年期信用債收益率從6月下旬的7.475%高點降至目前的6.495%。
信用債市場接下來將如何演變值得關注。華創證券債券研究團隊認為,隨著MLF資金的到位,後續中低評級信用債的需求有望顯著上升,從而帶動中低評級信用債的回暖。從近期監管對非標態度的緩和以及對中低評級信用的鼓勵來看,前期的「寬貨幣、緊信用」有向「寬貨幣、寬信用」轉變的趨勢。這一趨勢一旦確立,一方面經濟基本面和社融的下行壓力將顯著緩和,另一方面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將更有利於中低評級信用債。
人民銀行此舉顯示去杠桿正向穩杠桿過渡。人民銀行在2018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透露的「去杠桿初見成效,穩杠桿成為下一階段主要目標」正逐步得到貫徹。此外,本次MLF放量操作提升了MLF存量,為下一次降准置換打開空間。參考今年4月份降準的經驗,預計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准。
3.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任務是什麼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這是針對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提出的根本解決之道。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供給側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定,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進一步明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近年來,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開展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從實施情況看,鋼鐵、煤炭等重點領域的去產能狀況取得積極進展,削減產能數億噸,供求關系有所改善;房地產去庫存取得成效,商品房待售面積特別是住宅待售面積顯著下降;企業去杠桿初見成效,企業資產負債率開始下降;降成本也隨著營改增等舉措的推進有所成效;環境污染治理、脫貧攻堅等補短板工作力度明顯加大,重點城市PM2.5持續下降,脫貧年度目標超額完成,都取得明顯成效。新經濟、新動能加快形成,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經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器件等新型產品和產業,都獲得年均百分之幾十的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取得年均兩位數以上的持續增長,增速大大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速度。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要以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為重點,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堅持質量第一,在各行各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質量優勢,實現由以價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轉變。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瞄準國際標准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提高傳統產業的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網路之間的相互連通和銜接,更好發揮一體化網路效應。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效應。
要繼續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推進去產能和去庫存,通過並購重組和依法破產等完善市場化優勝劣汰機制,優化存量資產,增加優質供給,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優化房地產市場供給結構,既要保供給、降房價,也要控規模、降庫存。進一步採取措施降低整體債務杠桿率,特別是要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補短板方面,強化重點地區重要污染物排放的防控和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短板,動員全黨和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企業家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主力軍,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振興實體經濟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要加大人力資本培育,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來源:《共產黨員·下》2017年第11期
4. 結構性去杠桿正在穩步推進嗎
去年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2017年杠桿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杠桿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去杠桿初見成效,我國進入穩杠桿階段。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認為,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多地關注就業、企業盈利、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等指標,不能再通過人為抬高杠桿率追求過高增長速度,這將在宏觀上帶動杠桿率下行。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 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帶來的積極意義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去杠桿
一系列政策在多個領域共同發力。市場化債轉股、處置僵屍企業、調整考核評價標准……多措並舉之下,截至今年6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
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為去杠桿、防風險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6月末,我國M2餘額177.02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
一系列旨在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的強監管政策出台,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大幅萎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等去杠桿重點領域的不規范融資減少。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貸款比重較上年低1.9個百分點。
「隨著金融監管加強,影子銀行等導致杠桿率上升的狀況將有較大改變,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清理、整頓和規范力度也在加大,預計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劉世錦說。
風險可控 去杠桿深刻影響中國經濟金融
隨著去杠桿工作穩妥有序推進,風險防範的藩籬正在逐步築牢。
一度持續攀升的銀行業不良貸款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5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9%,遠低於國際水平;貸款損失准備余額3.5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83%,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遏制,截至5月末,銀行業在保持12%以上信貸增速的同時,總資產規模少增20多萬億元;同業理財在上年減少3.4萬億元的基礎上,繼續縮減1.2萬億元,已累計削減三分之二以上。
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金融機構,去杠桿,正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深刻影響: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傳統產能過剩領域逐步退出,向高新技術產業等新動能聚集。
「我們對鋼鐵、水泥、煤炭等五大產能過剩行業融資余額較2013年末高峰時點下降近五成。與此同時,近兩年來對先進製造業貸款增長超過10%。」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全國情況看,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比同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5個百分點。
「集中抽貸和蜂擁授信都容易產生信用風險,吸取前些年的教訓,雖然我們的資源在往新興產業方面轉,但也不能一哄而上。」一家城商行行長助理表示。
去杠桿,也正在潛移默化影響企業的發展理念。
「國家去杠桿的決心和力度很大,不會是一陣風,企業應適應形勢,先把自己的『泡沫』擠掉。」人福醫葯融資主管李陽帆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資產剝離,把精力聚焦在發展醫葯主業上,出售資產帶來的收益改善了公司的資產結構和現金流,公司發展更有底氣了。
根源治理 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盡管已初見成效,但去杠桿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需要通過有力但有序的措施,使宏觀杠桿率逐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去杠桿,國有企業是重中之重。但高杠桿的國企集中在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去杠桿與去產能、補短板等任務相交織,情況復雜。
「市場化債轉股和兼並重組應成為重點攻堅方向。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陸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未來應擴大到更多負債率較高、產品有市場、有競爭能力的企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去杠桿,要發揮企業自身的積極性。「如果企業自身不走出過度擴張、過度負債的傳統路子,不主動聚焦核心業務,那麼去杠桿就成為金融企業的獨角戲,成效不會明顯。」一名銀行業人士表示。
高杠桿的形成,與我國的金融、財稅和國企等體制機制緊密相關。去杠桿要堅持著眼長遠、深化改革,強化根源治理。
在金融領域,要豐富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在財稅領域,明確地方政府財權事權;在國企領域,要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本結構……從根源上去杠桿、防風險,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去杠桿從本質上來說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生態,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董希淼表示。
守住底線,才有底氣。只要我們直面挑戰,主動作為,就一定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來自新華網
6. 人民日報談去杠桿:地方政府杠桿怎麼控
地方政府杠桿怎麼控?
放大積極財政政策效應
減負讓利支持企業去杠桿
清理融資平台,嚴控債務風險
7. 「初見成效」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開始有一點效果了,一般用於事情開始有起色了。
1、有相近意思的詞:小有成就、略有收獲、初試鋒芒、小試牛刀
2、例句:
(1)他們是如何將計算思維融入課程,並初見成效的?
(2)連雲港楊樹柳樹抑絮試驗初見成效 「漫天飛絮」有望緩解。
(3)整治「保健」市場亂象初見成效。
(4)人工智慧普及課程初見成效。
(5)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初見成效。
(6)中國降低債務努力初見成效債務風險下降。
(7)黨員幹部「固定學習日」初見成效。
(8)海門鎮賭博重點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7)人民日報去杠桿初見成效擴展閱讀
表示有效果的成語:
1、行之有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
【出處】:晉·張華《博物志·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達;其論養性法則可施用;大略雲……武帝行之有效。」
2、百舉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魴傳》:「魴生在江淮,長於時事,見其便利,百舉百捷。」
3、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出處】: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4、立竿見影:指在陽光下豎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詞意指喻行事能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馬上得到收獲。多用於描述某種具體措施能立刻見效。
【出處】:漢·魏伯陽《參同契》卷下:「立竿見影,呼谷傳響。」
5、吹糠見米:比喻見效快。
【出處】:《人民日報》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業,抓現錢,說這個辦法『吹糠見米』,收效快。」
6、馬到成功:形容事情順利,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馬到成功。」
7、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處便有渠道,比喻有條件之後,事情自然會成功 ,即功到自然成。
【出處】:宋·蘇軾《答秦太虛書》:「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
8. 早盤必讀:房租上漲過快引熱議,租賃機構推波助瀾,暫避房屋租賃行業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前7月對外投資同比增長14.1%,對外投資合作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房租上漲過快引熱議,租賃機構推波助瀾,暫避房屋租賃行業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超跌後有望階段技術修復反彈,操作不激進宜快進快出
宏觀視點:銀保監會發布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
基建行業:多重利好疊加,基建行業將迎重估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263.50,跌0.57%;銅47720,跌0.13%;橡膠 11195,跌1.37%; PVC指數7280, 跌1.02%;鄭醇3245,跌1.73%;滬鋁14440,漲0.10%;滬鎳110140,漲1.44%;鐵礦506.0,漲1.61%;焦煤1283.0,漲2.64%;原油496.7,跌0.98%;螺紋鋼 4356,漲3.42%;焦炭2700.0,漲6.57%;
農產品:豆油5864,漲0.89%;玉米1869,跌0.95%;棕櫚油4920,漲1.23%;棉花16640,漲0.03%;鄭麥2602,平;白糖4861,跌0.21%;蘋果11971,漲5.92%。
匯率:歐元/美元1.14,漲0.08%;美元/人民幣6.89,漲0.14%;美元/港元7.85,跌0.01%。
一、新股提示
2018-08-20暫無新股申購
二、重點推薦
1、前7月對外投資同比增長14.1%,對外投資合作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事件:8月17日,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負責人介紹了2018年1-7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情況。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399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838.3億美元,同比增長8.1%;新簽合同額1252.4億美元,同比下降7.4%。1—7月,我國企業對54個「一帶一路」參與國有新增投資,合計8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8%。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571.1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5.6%。
點評:1-7月對外投資合作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總體呈高質量發展趨勢,符合預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繼續平穩增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速加快,整體增速高出2.5%。「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增強了我國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現階段貿易摩擦加劇,2017年中國對美、「一帶一路」出口金額分別為2.9萬億、4.3萬億,在美方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國內或將進一步大力倡導「一帶一路」戰略,以對抗全球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在上述背景下,投資者可逢低關注加速「走出去」的國際工程、高鐵、核電等板塊機會。
(投資顧問鍾燕玲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3020024)
2、房租上漲過快引熱議,租賃機構推波助瀾,暫避房屋租賃行業
事件: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一線城市最近一年平均租金漲幅高達20%,遠超往年水平。以北京為例,7月北京房租環比上漲2.63%,同比上漲21.89%,處於過去五年來的較高水平。某些熱點地區的房租實際整體環比漲幅甚至超過10%。在價格上,7月份,北京的住房租賃月租金均價為4902元/套,環比6月份上漲2.9%。
點評:一線城市租金的上漲是一系列復雜動因疊加的結果。從房屋租賃市場供需角度分析,在供給端存在租賃市場待培育、限價下的轉租為售以及違建拆除導致供給端難以放量等三道缺口。在需求端,購置需求的擠壓、畢業生剛需和租房消費升級的大勢積攢了大量租房需求,供需失衡讓房租的上漲具有一定的根基。隨著企業加速布局長租公寓市場,租賃市場機構化趨勢加快,供應結構高端化以及租賃機構哄搶房源,也大幅提升了市場整體租金水平。在政策的驅動下,租賃市場預期利潤率提高會有大量的資本進入,在巨大的房源競爭壓力下,他們會不顧成本激進地拓展房源、搶占市場,以獲得壟斷地位和定價權,這必然會推升市場的價格。房租過快上漲會讓整個城市的發展承受其代價,必須重視房租這一數字快速上升背後的預警信號。房屋租賃市場的穩定比房價的穩定更加重要。隨著事件持續發酵,相關部門已經著手處理。短期建議規避租售同權板塊。
(投資顧問鍾燕玲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1、市場點評:大盤超跌後有望階段技術修復反彈,操作不激進宜快進快出
上周五市場震盪回調,滬指失守2700點,三大股指均再創新低。截止收盤,滬指報2668.97點,跌1.34%,深成指報8357.04點,跌1.69%,創指報1434.31點,跌2.02%。從盤面上看,煤炭、鋼鐵、頁岩氣板塊漲幅居前,物流、生物醫葯、酒店及餐飲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結合周末消息面內暖外冷,短線多空分歧逐漸增大,市場難形成趨勢反彈行情,預計階段性修復行情存在反復,操作上不激進,可適當控制倉位,注重波段操作,逢低關注業績增長明確、估值合理被錯殺的品種。建議關注:大金融、大基建、半導體、國企改革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2、宏觀視點:銀保監會發布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
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小微企業、「三農」、民營企業等領域金融服務。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規范經營行為,嚴禁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3、基建行業:多重利好疊加,基建行業將迎重估
近期國務院總理李 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主要內容如下:1)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要加快今年1.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2)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要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3)要聚焦減稅降費,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同日,人民日報於頭版刊登署名文章,稱2017年以來,中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2017年杠桿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杠桿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去杠桿初見成效,中國進入穩杠桿階段。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免責聲明: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咨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准。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發布、復制或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
9. 幾個月前權威人士說:房價不能漲到天上去.現在理解了
對於大多剛需而言,房價已經在天上吧!
9月15日,人大副校長劉元春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國即發展研究院和經濟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他表示,………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層階級基本被房地產套住。據劉元春介紹,中產階級的消費信心和預期發生變化,消費能力減弱。我國日常消費的核心支撐力是中等以下的收入階層,但是新一輪的去庫存、房產貨幣化以及鼓勵農民工購房等舉措,使得老百姓所獲取的資金、可利用的資金,基本上全部放在了房地產市場。建行董事長也認為,房地產具有強大的虹吸效應,現在居民基本資產配置基本60%-70%都在房地產。那麼這種狀況還能繼續維持嗎?
現在,恐怕從理性的經濟學家,到感性的老百姓,都不否認中國的房價已經出現了泡沫,但會以何種形式退潮呢?房價繼續漲,積累經濟風險;房價迅速跌,觸發金融風險。今年五月份,《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權威人士」指出:房價不可能漲到天上去。這句話劃出了房價上漲的底線,但底線在哪裡,權威人士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判斷房價有沒有漲上天去,不能看上線,也不是看中線,關鍵是看下線!只要下線接地氣,上線飛到天上去應該也不要緊。這就好比,只要大眾所需的價廉物美的普通包不要斷檔,名牌包也可以賣到幾十萬。
目前,各地房價調控政策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出台各種各樣的「限購、限貸」政策,其調控的方向是「需求端」而非「供給側」,本質上是一種「資格審查」。一線城市,包括部分二線城市在內,「房價上天」的根源是供給不足,因此,供給側改革就需要增加供給。如果不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著力於需求控制,無異於抱薪救火。
供給側改革,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結構性」。供給不足,主要體現在低端供給不足,這就迫使很多低端需求者,要麼當機立斷,被迫接受高端供給;要麼錯失機會。一個好的市場,本身就應該有結構合理的多層次供給。
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的「去庫存、去杠桿」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市場、政府、立法三管齊下,才有可能根治這一難題,如果不切實有效地化解這一問題,將難以走出要麼經濟遭受重創,要麼金融風險爆發的兩難境地。
「房住不炒」已初見成效,部分剛需可能上車;19年樓市以「穩」為核心,通常情況下不大可能大漲大跌,至於在天或在地看供給側吧!
未必正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