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中的去杠桿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中的去杠桿

發布時間:2021-06-12 01:09:32

1. 供給側改革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由政府調節變為市場調節。

2. 供給側中「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在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動投資提升經濟的手段。

所謂杠桿,從廣義講,則是指通過負債實現以較小的資本金控制較大的資產規模,從而擴大盈利能力或購買力。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經濟意義上的「杠桿」,可以通俗理解為「四兩撥千斤」,即通過借債,以較小規模的自有資金撬動。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2)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中的去杠桿擴展閱讀:

「去杠桿化」對當前的資本品和資本市場的影響

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比如,當投資者意識到次貸風險並解除在次級債券上的投資杠桿時,那些和這些債券有套利關系的其他債券、持有這些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以及他們持有的其他品種,都會遭受影響。這個過程可能從有「瑕疵」的債券蔓延到無瑕疵的債券,並最終影響市場的流動性,進而沖擊實體經濟。

3. 請問大家在供給側改革中去杠桿的杠桿指的是什麼

杠桿,在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動投資提升經濟的手段。可是過於寬松的金融政策,導致了過度通貨膨脹,以及產能過剩。這兩年的經濟蕭條的原因就來自2010年的杠桿「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後來膨脹到10萬億)。

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杠桿是指什麼

金融
貸款

5. 如何理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

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部署。當前,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仍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調整明顯滯後。必須堅定不移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著力矯正供需結構性錯配,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實現供需兩側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
去產能要注重與加快國企改革相結合。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凸顯了我們去產能的決心,也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前5個月粗鋼產量同比下降1.4%,行業凈盈利49.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但在實際調研中我們也發現,有些去產能的相關配套政策落地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特別是一些過剩行業的國有「僵屍企業」仍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財政補貼,無法有效退出市場。國有企業在去產能過程中資產重組進展普遍比較緩慢,「人往哪裡去,債務如何處置,責任如何分擔」不清晰、難執行,實踐中地方有維穩壓力,企業有觀望情緒。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要更加註重把去產能與國企改革結合起來,重點在國有企業改革上形成突破,加快債務重組,使去產能的效果真正得以體現。
去庫存要突出分城施策。當前,房地產行業去庫存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9%;6月末待售面積7.14億平方米,比5月末減少753萬平方米,連續4個月減少。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區域分化,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供求偏緊,三四線城市庫存仍然較高,這與重點加快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政策初衷有一定偏差。寬松的信貸政策是這一輪去庫存進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按照當前85折優惠利率測算,僅此一項政策就使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上升20%左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去庫存的區域錯配問題,在下一步去庫存工作中,要突出房地產的住宅屬性,並針對區域不平衡特點,嚴格實施城市差別政策,積極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探索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重點支持三四線城市和特殊人群的購房需求。
去杠桿要防範償債條件快速惡化。
截至2015年底,我國不包括金融部門的總債務與GDP比例大致在230%—255%之間。該比例略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與我國間接融資、特別是債權融資仍然是融資的主渠道有關。事實上,我國中央政府和居民部門的債務比例並不高,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非金融企業債務上升較快可能帶來的風險。由於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資本回報率持續走低,投資邊際效益下降,企業的償債能力也在下降。一邊是杠桿率上升,一邊是收益率下降,償債穩定性必然會受到影響。在下一步去杠桿工作中,短期不宜追求盡快降低杠桿率水平,而是要以加快債務處置進度為突破,幫助金融部門恢復支持實體經濟的意願和能力,避免因風險因素一刀切地「抽貸」、「斷貸」,要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和新興部門拓展增長空間,使實體經濟的整體收益率企穩回升,規避償債條件快速惡化的風險。
降成本重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兩年來,我國通過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顯著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我們又在降低電價、降低物流成本、減稅清費、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等方面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企業總體反映積極,普遍認為真真切切得到了實惠。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壓力凸顯、財政收入總體放緩、公共服務剛性增長的背景下,短期繼續減稅和降低勞動力成本的空間比較有限。同時,在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部門放權不同步、基層政府接不住、中介機構運作不規范等問題,使得企業面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下一步推動降成本,要注重與政府職能轉變有效結合,短期可重點圍繞「減」做文章,把政府不該管的、管不好的還給市場,給企業直接「松綁」。同時,要加快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能力建設,提高事中事後監管和服務能力,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補短板要拓展到質量和效益短板。
近年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補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這兩個突出短板上加大投入,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擁護。在重點抓好這兩個領域的同時,我們還應著力補齊制約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三個突出「短板」:一是質量短板。目前有一些產品是我們沒有能力生產的,屬於技術不足,但在更多領域,我們有能力生產合格或高質量的產品,卻因為體制機制等問題,客觀上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標准、監管等方面補齊短板。二是激勵短板。當前傳統的激勵機制在新形勢下出現了諸多不適應,而新的有效激勵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特別是必要的容錯糾錯機制不清晰,導致未能充分調動廣大幹部、企業家、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必須抓緊補齊激勵短板。三是社會基礎設施短板。在改革政策落實中,誠信體系建設相對滯後、部門信息共享不充分、統計體系不匹配、管理流程落後等問題凸顯,導致一些領域政策決策時信息打架,實施時相互推諉,改革推進和政策落實不理想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對加快社會基礎設施補短板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

6. 如何正確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准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僵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范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布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杠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杠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7. 如何正確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去產能的關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准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僵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范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布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杠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杠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8. 如何從去杠桿方面理解供給側 改革

杠桿就像一個天平,一邊是需求另一邊是共給,共給側改革就是說需求大於有效共給,應該增加共給才能使共給需求這個天平保持平衡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中的去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不屬於金融機構基本功能的是 瀏覽:475
重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567
取外匯叫取現炒嗎 瀏覽:552
桂城海八東路金融公司 瀏覽:167
現在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好做嗎 瀏覽:526
2018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瀏覽:514
馬雲和孫正義在洗手間融資 瀏覽:541
宜信金融機構 瀏覽:285
民生證券財富管理部 瀏覽:602
好未來學而思的融資狀況 瀏覽:362
在銀行買的定期理財產品怎麼取出來 瀏覽:415
長期投資理財基金 瀏覽:550
首汽215億融資估值 瀏覽:685
平安車險傭金高的日子 瀏覽:547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雲賽 瀏覽:507
初入職場理財是期貨好還是基金定投好 瀏覽:715
間接融資鄰域中的金融中介有一 瀏覽:375
南天信息股東大會 瀏覽:489
期貨微盤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招聘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