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啞鈴練前臂
練習前臂,最好用臂力棒,或臂力器。可以先從30KG開始,每天10個一組,5組,
休息一天,再循環。
祝你成功。
簡介:
臂力器又名握力棒,主要鍛煉臂力和胸肌,鍛煉臂部肌群,輔助鍛煉腕力。
用臂力器可以煉胸、三頭肌、二頭肌、肩膀、腹部等運動有很大幫助!
根據使用時需要的力的大小不同,分為不同級別,一般分為20,30,40,50,60KG幾個級別,指將臂力器掰彎所需的力量。
站立,雙腳分開,右肘彎曲,左手彎曲彈簧,然後左肘彎曲,右手彎曲彈簧。
2
兩臂向上伸直,彎曲彈簧,然後逐漸放鬆,重復幾次。
3
兩臂向前彎曲彈簧然後逐漸放鬆。
4
身體向下彎曲,兩臂彎曲彈簧。
5
兩臂向身後,緊握彈簧,然後向下伸直逐漸彎曲彈簧。
6
堅持鍛煉,健美效果顯著。
使用前先將手腕套進臂力器兩端的保險繩中,手柄的反作用力方向不能直接對准人體。
2
動作要緩慢,每個動作做數次後休息幾分鍾再練。
3
鍛煉不要全力以赴,您必須留下足夠的力來駕馭臂力器的反彈力。
4
使用臂力器時,要離開人群兩米以外。
⑵ 當人手握啞鈴繞肘向上運動時,人的前臂骨骼可以看成是杠桿,此杠桿是______杠桿(填「省力」或「費力」)
人的前臂骨骼可以看成是杠桿,此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此杠桿的好處是省距離. 故答案為:費力;省距離. |
⑶ 畫出走路,抬頭,彎腰,和舉啞鈴的杠桿示意圖。
從支點O向F1做垂線,垂線段的長度L1是力F1的力臂.重物的重力即為阻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阻力F2的方向豎直向下.
⑷ 如圖所示是一個人前臂的杠桿的示意圖,支點在肘關節處,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和舒張支配著前臂的曲和
均是費力 自己翻一翻初中物理書吧!
⑸ 如圖1所示,當人曲臂將啞鈴舉起時,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個杠桿,肘關節O為支點,肱二頭肌對前臂A處的拉力
作用在杠桿上的阻力等於啞鈴在重力:F2=G=mg=9kg×10N/kg=90N,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所以,F1×2cm=90N×30cm,
所以,F1=1350N.
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1350;費力.
⑹ 舉啞鈴時的杠桿是省力杠桿
當手握啞鈴向上曲肘時,若把前臂看成杠桿,支點在肘關節的B位置,肱二頭肌收縮抬起前臂是動力,啞鈴作用在手上產生的力是阻力,手握啞鈴向上曲肘的運動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屬於費力杠桿;當舉起時,阻力作用線到支點的垂直距離變短,阻力臂變小.
故選:D.
⑺ 怎麼舉啞鈴,要正確的姿勢,給些圖來
6到8組就是,就是比如6到8組,每組5個,就是30到50下,組與組間隔一段時間,一般未成年每天做三到五組,一組不超過10個,慢慢增加,年齡太小鍛煉啞鈴容易骨頭受傷,還會影響身高發育。青少年時期可以適度的進行啞鈴負重鍛煉,負重不超過體重的一半即可。在青春期適度的進行肌肉訓練還是有助於生長發育的,
1,鍛煉部位:胸大肌、前三角肌、肱三頭肌
(1)仰卧斜板上,兩手握啞鈴置於肩的正上方,雙腳平放地面,肩胛骨向後收緊,脊背挺直貼靠斜板,腹肌收緊,頸部伸直。
(2)上舉時應遵循三角形的運動軌跡,啞鈴應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啞鈴幾乎要互相接觸的位置,進行頂峰收縮動作要平緩流暢,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還原時動作要慢。
⑻ 如圖所示,當人曲臂將重物端起時,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個杠桿,請在示意圖上畫出F 1 和F 2 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