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物理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九年級上冊杠桿課件哪有下載的
這里就有
LZ可以自己選擇需要的
http://www.chinaschool.net/courseware-do-view-11192.html我很喜歡
師庫網
,有很多適合學生和老師的教學
資料
,而且下載速度很給力哦!值得收藏!
② 初中物理 杠桿
都是費力
③ 初中物理 杠桿 要有具體過程
已知:l=2.2m F1=680N F2=420N
求:(1)G (2)木料距離細端的長度l1
解: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2.2×680=G×l1
2.2×420=G×(2.2- l1)
解得l1=1.36m G=1100N
④ 初中物理杠桿問題
原因是支點位置發生了變化。實驗用的杠桿不是理想杠桿,它既有幾何形狀又有重量,重心在幾何中心,支點與杠桿接觸點也不是理想中的幾何點,而是一個面積很小的面。在水平位置時杠桿平衡,當杠桿傾斜時,支點有一個很小的位移從而破壞杠桿平衡。支點總是向著下降的一方移動,使下降方力臂減小,因而自然回到水平位置平衡。
⑤ 初中物理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或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85069.htm
相關習題:http://www.wjkfqzx.com.cn/blog/UploadFiles/2006-9/926163387.doc
⑥ 初中物理,杠桿
(1)第一空你填對了,第二空:使力臂沿著杠桿,便於測量力臂長度;
第三空:使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的重力對其轉動的影響。
(2)A處離杠桿的支點O有3 個單位長度,B處離支點O的4個單位長度;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4,L1=3、L2=4,F2=4*3/4=3,所以在B處掛同樣的鉤碼3個。
(3)變大,因為當彈簧秤向右傾斜時,力的方向變了,力的力臂變小(如圖)所以拉力變大,即彈簧秤示數變大。
⑦ 初中物理,有關杠桿的
解:
因為角度很小,杠桿可視為水平方向,同時支點在杠桿的下端,對正方體可類推。故
對正方體來說,左端為支點
動力臂為:
L1=a
阻力臂:
L2=a/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很容易求出杠桿對正方體的支持力(也即對杠桿的壓力)
F1=Mg/2
而對鐵棒來說:
動力臂:L1『=L
阻力臂:
對正方體的:L2』=a/3
對自身重力的:L2''=L/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L1'=F1L2'+GL2''
即:
FL=(Mg/2)×(a/3)+G×(L/2)
解之
F=G/2+aM/6L
可見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