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杠桿平衡與不平衡的圖片
第1問:由平衡條件得 F動*L動=F阻*L阻,F動=F阻*L阻/L動=100/5=20牛頓
第2問:如果動力大於20牛頓,則箱子被抬起來(不是平衡狀態,有向上起來的動作),如果小於20牛頓,則不能抬動箱子(箱子仍靜止在地面).
第3問:比方說,一個30牛頓重的物體靜止在地面上,要提起來至少要有30牛頓豎直向上的力(大於30牛頓時能有向上運動的動作,等於30牛頓時則是沒有向上的運動動作,但不壓地面了),如果你只用20牛頓的力(小於重力30牛頓)是提不動的.
『貳』 請問是不是所有的稱(機械式、電子式)的基本原理都是平衡也就是杠桿的平衡
任何東西的衡量都是通過一個標准來衡量的。也就是說,沒有標准,就沒有任何度量可言。
在地球,人們用X千克的麵粉鋪平為X平方米(具體數字請查閱物力相關的歷史書)對地面的壓力稱為1牛頓。這樣確定了基本的關於力的衡量單位。
一般的稱通過製作一定重量的砝碼來衡量相同等值的物體重量。當然是從重力來轉換的。但經過人們長久的認識後,發現了其實能夠得到平衡力的東西並不僅僅只是重力
只要物體受到的力維持了物體的運動狀態,那麼合力的一個方向,就一定等於合力的另外一個方向。
因此,人們利用了各種蘊含了勢能、動能、的工具來衡量物體的重量。
彈簧秤就是一個很好的避免重力影響的方法。雖然從精確的計算中還是會產生誤差,尤其彈簧本身重量大大超過彈簧自有彈性勢能所能承受的范圍時。
電子秤也是一種方法,通過兩個物體接近程度的不同改變了電阻或者感壓片受到壓力的不同來衡量整個系統中外力的大小。也就是標的物的重量。
所以不用擔心,在月球上,同樣能夠稱出真實的重量。
『叄』 不平衡的杠桿什麼樣
1,是 2,大於20 杠桿不停的向力的方向運動:小於20 杠桿不會運動. 3.L1*F1=L2*F2 當力不平衡時杠桿會不停運動或靜止不動 靜止不動是因為動力小於阻力
『肆』 不平衡的杠桿,下落那一端產生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跟重力和力臂有關,當兩端的重力與力臂相乘的積相等時,兩端平衡。如果乘積不相等,那麼,乘積大的一端就下落。
『伍』 為什麼不平衡的杠桿轉過一定角度後又會平衡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例表來證明。
設一雙襪子為15克、水份不同時間分別為7克、5克、3克、0克、杠桿L1為2、L2為3
第一次等式平衡3*(15+7)*2=2(15+7)*3
第二次等式:3*(15+5)*2=2*(15+5)*3、等式也平衡
第三次等式:3*(15+3)*2=2*(15+3)*2等式也平衡
第四次等式:3*(15+0)*2=2*(15+0)*3等式也平衡。
有此可見杠桿平衡不變
『陸』 如果杠桿不平衡,是不是不能用力臂來判定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只能用動力和阻力大小來判定
什麼時候都能用力臂來判定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
『柒』 杠桿為何不平衡
樓上的,其實樓主問的就是現實中的事,你也說了,現實中的杠桿原理不是理想的。所以才會出現樓主問的問題,所以我的解釋也是為什麼現實中會出現再回到水平位置上。
你還說「不知樓主是在哪發現這個現象的?這個現象應該不會有哦 」。那麼如果現實中沒有理想的杠桿原理,那麼就會到處都有這種現象,而沒有理想狀態。那麼倒是應該說「平衡後旋轉一個角度仍然可以保持平衡」這種現象在哪發現的?這個現象應該不會有哦。 因為現實中沒有理想狀態是吧? 呵呵。
現實中就是有質量,有摩擦的啊。
天平就是個例子。一個保持水平的天平,用手按一下,再放手,天平會怎樣?就這么斜著不動了?錯,天平通過擺動,最後還是要水平的。
還有以前市場上的秤桿子,只有平的時候才叫平衡,斜了就說明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假設右高左低吧。
因為旋轉一定角度以後,杠桿是傾斜在支點上的,這樣的話,杠桿所受重力在兩個方向上的分力:1個提供對支點的壓力,另一個提供杠桿下滑力,就是說杠桿就有向下滑動的趨勢,那麼,支點就會給杠桿一個與重力的兩個分量相等的力,保持平衡。而支點給杠桿向右上方阻止杠桿下滑的阻力在水平方向就會有一個分力,相當於有力向右拉著杠桿,所以杠桿會順時針旋轉回去,隨著旋轉角度的變小,重力斜向下的分力逐漸減小,杠桿斜向右上方的阻力也在減小。直到水平(不考慮慣性),因為水平狀態下,據上所述,重力沒有斜向下的分力,只有豎直方向的力,就是說杠桿沒有向下滑動趨勢,杠桿也就不受與滑動趨勢方向相反的阻力了。也就沒有那個向右拉的力了。
明白沒?就是傾斜後,它有了一個向下滑動的趨勢,而水平後就沒有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自己想的,咱們探討一下。
我在回答中跟你說的是摩擦力,可能使有點誤解。准確的說是一種阻止向下滑動趨勢的反作用力。而不一定是真正的摩擦力。
普通擔在支點上面的光滑杠桿,如果你傾斜一下,它會滑下來,而不可能來回擺動到水平,這點你應該有生活常識。因為一個點的摩擦力還有限了。我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分兩種分析。
1、杠桿表面不是光滑的,就是說不是擔在支點上面的,比如說是桿上有個小坑,支點正好支在小坑。這種情況,由於受力方向的變化,受力分析不太好講,可以用上面的受摩擦力情況解釋一下,不過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的。
2、還有一種情況,我認為這種情況比較普遍,我想跟你的疑問很對口。杠桿問題歸根結底是力矩問題,力矩問題,用力矩解決。
就是支點不是一個點,而是有一定平面的,甚至是比較大。這是生活中最普遍的。我來舉個明顯的例子:假設一個1m的杠桿放在直徑1m的圓柱面上保持平衡,這時你按住杠桿的左側使其傾斜一個角度後鬆手,會發現杠桿來回擺動,最後保持水平平衡。那是因為你在傾斜一個角的時候,杠桿在圓柱面上滾動了,也就是說,兩者的接觸點變化了,向左移動了,是吧?那麼力臂就變了,接觸點兩側受力也不一樣大了,平衡自然就打破了。你鬆手後,由於右邊力矩大,所以就擺會來了。同樣的道理,當右邊擺到低於水平位置後,右邊的力臂又小於左邊的力臂,受力也小於左邊,力矩就小於左邊了,就又擺回去了。因為有阻力,經過阻尼運動最後回到水平位置。
不過這種情況傾角不能太大,否則就滑下去了,所以才給你舉了這個杠桿和支點大小相近的例子。平時的支點一般和杠桿大小相差較大,但道理相同,只是支點和杠桿大小相差較大的情況下,傾角就要很小,否則滑下去了,所以現象不明顯。
不知道這回明白沒?我已經n年不看物理了,好在原來有點底子^_^,我答了這么多明白就加分吧^_^^_^^_^
『捌』 杠桿,平衡機械有哪些物理公式
名稱單位公式1、力(重力)G牛頓(牛)NG=mg2、壓強P帕斯卡(帕)PaP=F/S3、功W焦耳(焦)JW=Fs4、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5、定滑輪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6、動滑輪F=(G物+G輪)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滑輪組F=(G物+G輪)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7、機械功(能)夠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8、有用功W有W有=G物h總功W總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η=×100%9、液體壓強P=p液gh;10、(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p液gV排;(2)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與下壓力差(3)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且ρ物G物且ρ物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