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升高時有利於進口。外匯匯率升高意味著本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升值後便可以用同等價值的貨幣買到更多的貨物。故,國家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道明繼續說 「隨著供應鏈失去效率,貿易戰將加劇這些趨勢。結果是刺激計劃逐步退出,流動性趨緊,信貸條件收緊。這種背景繼續對歐元和日元(甚至是瑞士法郎)利好。它也標志著美元指數的頂部,因為增長看起來不那麼特殊,但倉位和估值似乎已經拉長。金屬交易商傾向於密切關注美元的走勢,因為基礎和貴金屬往往與美元成反比。」
B.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對進口商有什麼影響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即日元升值,對於進口商,單位人民幣兌換到的日元數下降,能夠購買到的日元計價商品數減少,即進口成本增大。直接影響進口商的利潤。日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不利於進口。
C. 貨幣匯率和商品出口有關系,但為什麼日圓匯率低,還要拚命出口
日元匯率低,並不影響出口阿,如果本來定的價格是10元由於匯率變化,價格也變成11元了,也還是可以作的阿
另外從長遠合作來看,在合同簽訂的情況下,也不能說不出了阿,還是要信譽為主阿
D.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對中國出口企業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影響
底下是我在學校的商學院研究論文中對此題目所作的部分內容
希望你能看懂 畢竟從貨幣學和市場經濟學 這是門很深的學問
人民幣升值與否,不僅是今年全球經濟的矚目焦點,更影響到鄰近的台灣等亞洲國家,如果中國堅持人民幣不升值,而台灣、日本、南韓卻繼續升值,將會造成貿易條件不平等。
但讓匯率升值,其實對中國有利,因為藉升值幫助經濟軟著陸,效果遠大於目前官方採取的宏觀調控等行政手段。
「很多人擔心人民幣升值會沖擊亞洲經濟,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因為,即使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貿易減少,最應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升值問題,而是中國經濟降溫可能導致的硬著陸風險
中國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高達9.5%
「中國宏觀調控是虛張聲勢,根本沒達到效果」。
中國目前經濟過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固定投資成長率過高,以2003年為例,中國的固定資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的比率高達47%,明顯是投資太多。
當初中國拿佔GDP的47%來投資,,而經濟成長率不過八到九%「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因為這表示中國很多投資重復、浪費,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從去年開始,祭出宏觀調控來抑制投資。
「中國政府正面臨兩難!」
因為若不採取宏觀調控、抑制過熱投資,包括房地產在內,都將面臨「經濟泡沫破滅」危機;但如宏觀調控奏效,現有投資受到抑制,例如:把固定資本佔GDP比率,降至從47%降至廿五%,比率將大幅下降十幾個百分點。而一旦少掉這些投資,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要少掉7至8個百分點,最後使經濟成長率只剩下1到2%,就會發生經濟「硬著陸」。
我們認為,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外升值7%-10%,這種升值幅度對出口利潤率的侵蝕將是實質性的,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假設:第一,本輪經濟增長已到周期性頂點,行業增長不再享有周期性紅利;第二,產品出口基於成本優勢,而不是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第三,人民幣對主要貿易結算貨幣,而不僅僅釘住美元升值;第四,中國的出口企業和外國企業面臨相同的國際市場,國際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水準。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和港幣的持續升值,中國出口美國和香港的增速也持續下降,2008年2月中國出口美國增速甚至接近0。但中國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從 2006年開始就處於緩慢上升過程中,這是因為,2006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實際上有所貶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總體上快速增長是因為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幅不大。對於不同貨幣,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增速下降(如美國和香港),沒有升值甚至貶值的,出口則有上升趨勢(如日本和歐盟)。
理論上,進口增長與本幣升值負相關。在人民幣與美元和港幣的顯著升值過程中,這一規律得到了驗證。2005年以來,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明顯大幅增加。這個趨勢也可以從日本和歐盟的進口中得到體現,只是增速的上升相對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沒有明顯升值。如果考慮雪災對經濟規模的緊縮性影響,進口增速上升的趨勢應該更明顯。
E. 日元匯率升值
人民幣確實購買力下降了,對於日本的出口,日元升值意味著國外要用更多的本幣去購買日本出口產品,所以日本的出口量會減少,對於出口是不利的。在進口方面,日本可以用更少本幣去兌換外幣來購買國外的出口產品,也就是日本的進口成本下降了,有利於日本的進口。地震之後日元升值,主要的原因還是日本還是想使本土的產業盡快回復,主要滿足內需,所以用升值來抑制下出口,同時增加進口量使本國受損的企業工廠能馬上回復。
F. 日元匯率走勢誰能告訴我日元匯率會漲還是繼續跌。。
以前幾次貶值很多人都知道,是日本人為的,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79日兌1美,開始 日元連續貶值3年(期間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日本沒有做負責任的大國,人為干預市場,促使日元劇烈貶值,加劇了亞洲各國的輸入性通貨膨脹,狠狠剪了東南亞各國的羊毛--外儲)到1998年秋147日兌1美。而這次不一樣了,是釣魚島事件,激起了中國對日本的經濟制裁,幾乎可以打斷日本的——高附加值工業品大宗商品——高科技產品出口拉動型經濟。日本出口完了,內需又不足,國民經濟命脈堪憂。這次日元貶值是日本不得己而為之,並不是日本想貶值而貶值。
所以日元的長期升值趨勢一旦結束,就會進入長期的貶值趨勢。2012年9月釣魚島事件就是日元40年長期升值趨勢終點(1973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日元升值為308日元兌1美元,就是日元長期升值的開端)。100日兌8人民幣這個價位?或許是 十數年都難以達到的(按折算約為77日元兌1美元),100日兌7.5人民幣這個價位?或許也是 數年都難以達到的(按折算約為82日元兌1美元),除非歐債危機大起,歐元貶回1歐兌1.2美(現為1歐兌1.3美,1歐由兌8.1人民幣貶回1歐兌7.5人民幣),日元必須在動盪的世界環境才可能升值。其實日元的匯率變化跟人民幣無關,跟國際市場上美元匯率的波動有密切關系。就從2007年以來的5年多的時間,日元匯率經歷了2007年開始的一波大幅升值(124日元兌1美元)到2012年2月(76日元兌1美元)為止,從2012年9月下旬開始連續的貶值(77日元兌1美元到目前的96日元兌1美元),進入2013年春節訂貨階段(或為2月-4月間),日元還會有一段較大幅度的貶值(如2012年2月的76日元兌1美元---2012年3月底的84日元兌1美元),所以初步分析,2013年夏左右,匯率或在110日元兌1美元這個大概位置以上(1美約兌6.19人民幣,100日兌6人民幣以下)。而且釣魚島事件,說明中國或進行對日的種種制裁,使日經濟發生危機,改變了日元長期升值的趨勢,轉變為長期貶值也未可知(1998年--2007年,日元的平均波動區間在100-120日元兌1美元,摺合100日兌5-6人民幣)。所以推薦看不清形勢時,最好持有人民幣,可保值(人民幣長期保值增值)。是日本經濟出問題了,跟別的沒關系,安氏說喜歡日元貶值是打腫臉充胖子,是日元不得不貶值,非日本政府願意日元貶值也。看歐元是否大幅貶值,如歐元兌美元下破1歐兌1.3美,美元兌日元才能升值少許,如1美元兌95日元,如歐元不貶值,日元就不可能像前幾年那樣強勢。這是因為日本經濟面已惡化(中國制裁引起--出口困難 + 日本國內還是嚴重通縮--內需不足),所以日元強勢已反轉為日元弱勢。就像1995年-1998年連續貶值的表現相似(原因不同但日元貶值表現相同)。
而5月中旬時日元已貶值到103日元兌1美元(摺合100日元兌5.98元人民幣),6月底日元匯率在99日元兌1美元。貌似日元只貶值了一半(起碼從高位100日兌8.1人民幣貶值一半左右),如果拿1995年-1998年那次日元貶值的公式套算(80日兌1美--146日兌1美,摺合100日兌11人民幣--100日兌5.5人民幣),日元在2013年全年都是貶值的,所以換完了肯定繼續貶值,推薦如中場期不使用日元的時候,必須換掉.誰也不能肯定的說日元匯率到底應該是多少,這不是普通老百姓左右的,但日元長期是貶值的趨勢-這點是肯定的.
G. 匯率上升對資本輸出有什麼的影響
本國匯率上升,也就是外匯匯率下降,會有利於資本的輸入;本國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會導致資本的流出。
H. 日元匯率走勢對日本經濟什麼影響
日元匯率走勢跟很多因素都有關系,主要的有以下幾種因素:日本政府財政部的相關政策和公告,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署的政策、日元利率、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金融因素(例如日經255指數、以及交叉匯率)及日本經濟因素等。
日本財政部的相關政策和公告對日元匯率走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日本財政部是日本制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唯一部門,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威性。其對本國貨幣匯率的影響要遠超美國等其他國家財政部對自己國家貨幣匯率的影響。甚至日本財政部某些官員的言論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日元匯率走勢。
日元的利率主要是由日本央行決定的,跟其他國家一樣,日元的利率會直接影響到日元匯率走勢。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署也是影響日元匯率走勢的因素之一,其職責是闡述日本經濟計劃和協調經濟政策,涵蓋就業,國際貿易和外匯匯率等諸多方面。
其他方面能對日元匯率走勢產生較大影響的還有金融因素和經濟因素。金融因素中影響力較大的包括日經255指數、交叉匯率以及日本政府債券。經濟數據中影響較大的數據則有:GDP數據,失業率和就業率,Tankansurvey(每季度的商業景氣現狀和預期調查),工業生產和貨幣供應量等。
I. 日元匯率不斷降低,意味著什麼
對於汽車、電子機械和旅遊行業來說,日元大幅貶值乃巨大利好,如同「天上掉餡餅」,讓其他行業羨慕嫉妒恨。特別是汽車行業,為日元貶值最大受益者。日本汽車主要市場在國外,日元對美元匯率每下跌1日元,豐田公司就可以增加400億日元的利潤,本田公司則增長120億日元利潤。日元貶值成了2013會計年度日本汽車行業利潤總額達到1.8萬億日元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日元匯率維持在目前水平,今年下半年將給日本7家汽車廠商帶來1578億日元的額外收入。
電子和機械行業也是日元貶值的主要受惠者。
旅遊飯店業也從日元貶值中分得一杯羹。由於日元貶值,赴日旅遊費用大幅降低,前來觀光的外國遊客人數暴漲,去年首次超過1000萬。今年1月至7月,外國遊客人數進一步增長到753萬,同比增長26.4%,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就達129萬,同比增長90%。
盡管日元貶值給不少行業帶來巨大好處,但並非所有行業都如此幸運。其中以能源、食品等以進口為主的行業則叫苦不迭,電力行業更是雪上加霜。
J. 為什麼說日元對美元貶值,對日本國內的出口企業是一件好事
同樣適用於人民幣。簡單來說是這樣:假設1美元=6.2元人民幣,國內6.2元成本的產品,在美國賣1美元,正好不虧不賺,而如果人民幣貶值,變成1美元=6.3元人民幣了,6.2元成本的產品在美國還是賣1美元,就等於收入了6.3元,賺了0.1元了。因此,匯率貶值,出口能賺更多的錢,或者能夠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降低價格獲得更強的競爭力,對出口企業是好事。同理,匯率升值,對出口企業是不好的。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