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抄報四個角的機械風花邊,求教
付費吧!!!
2. 關於杠桿的科學手抄報資料 或 關於拱形的科學手抄報資料
物理教材上就有
3. 怎麼畫手抄報
沒有固定的格式、布局,內容以語文知識為主。手抄報是中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製作等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重大的節日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表達,或祝願或慶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慶「七一」、慶國慶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共同舉辦的「2003年首屆全國中小學生手抄報大賽」 ,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這里,我與大家談談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製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
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三、編輯抄寫描繪製作過程。
一、美化與設計
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1、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並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瞭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准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
(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
(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
(4)最後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准確外,還須善於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准確),再均勻平塗大色塊;後刻畫細部;最後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
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
三、手抄報的編繪製作的步驟
編繪製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
其步驟有二:一是准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
1、准備階段。
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准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准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江西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
2、編制階段。
這個階段是手抄報製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
(1)版面設計:根據文章的長短進行排版,並畫好格子或格線(一般用鉛筆輕輕描出,手抄報製作完畢後可擦可不擦)。
(2)抄寫過程:指的是文章的書寫。手抄報的用紙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書寫宜用碳素墨水;字體宜用行書和楷書,少用草書和篆書;字的個頭大小要適中(符合通常的閱讀習慣)。字寫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關鍵在於書寫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標題中不能出現錯別字。
(3)美化過程:文章抄寫完畢後,即可進行插圖、尾花、花邊的繪制(不宜先插圖後抄寫),將整個版面美化。這個過程是手抄報版面出效果的關鍵過程。
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專題性的。手抄報的製作設計與黑板報製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同學們鍛煉鍛煉自己,動手編繪出一份屬於你也屬於大家的手抄報吧.
如何設計製作精美的手抄報和黑板報??
手抄報是模仿報紙的,單面的,用鋼筆書寫的,可傳閱、也可張貼的小報。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黑板報資料要認真收集整理,一般在網頁上都可以找到。
一、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手抄報的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1.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
2.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3.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報的書寫
1.標題的書寫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標題,應用較醒目、莊重的字樣;文娛消息或次要文章,則可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標題,也應用不同的字體書寫。標題字體應比文章內容字體大,色彩也應加重。標題多用美術字,以楷書、行書、魏書、隸書見多。
2.正文的書寫
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
四、手抄報的裝飾
手抄報是模仿報紙的,單面的,用鋼筆書寫的,可傳閱、也可張貼的小報。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黑板報資料要認真收集整理,一般在網頁上都可以找到。
1、手抄報的總體構思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2、手抄報的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a.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
b.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c.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3、手抄報的書寫
a.標題的書寫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標題,應用較醒目、莊重的字樣;文娛消息或次要文章,則可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標題,也應用不同的字體書寫。標題字體應比文章內容字體大,色彩也應加重。標題多用美術字,以楷書、行書、魏書、隸書見多。
b.正文的書寫
字體要清楚、美觀大方,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
五、手抄報的裝飾
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
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和編輯單位等組成。
2.題花
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
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
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尾花,既可充實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簡練、明快、淡雅,不宜過分渲染、雜亂。一般而言,正文色調宜樸素、穩重;標題及花邊、插圖等,則可用較鮮艷的色彩。這樣才能濃淡適宜,增強效果。
不要打好框架再畫畫寫字,因為那樣看上去會很死板,而且字數經常會算不準,實踐的時候會遇到困難.二,見機行事,畫到哪裡設計到哪裡,不要太機械,如果不會畫畫的話可以通過用色彩鮮艷的蠟筆或者水彩筆(不要用彩色鉛筆,顏色太不鮮艷)去把文字畫上框,這樣看起來就不會太雜亂,又有色彩感.三,不要把字寫得太緊,為了防止寫歪還要先用鉛筆打上格子,寫完再擦掉,如果寫得太緊會顯得太雜,而且工作量太大.四,不是辦法的辦法,如果實在實在一點圖都不會畫,那還不如不畫,去網上打一些圖片下來貼上去,貼得好也會很漂亮.五,不要用圓珠筆寫字,最好用粗一點的筆,不要用蘭色筆和熒光筆,整體效果會不好,建議用黑色的鋼筆或者水筆,如果紙張的底色是深色的用銀色的馬克筆也不錯,但是資金一定要足,因為那樣的筆很貴.
4. 如何正確使用健身器材的手抄報
文字材料:
不論是去健身房還是自己購買健身器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使用專業地健身器材鍛煉身體,這不僅意味著大家對身體的重視不斷提升,也意味著大家不再是盲目的健身,而是使用專業的健身器材輔助自己的完成健身。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既然是專業的健身器材,在使用方法上肯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一旦忽略,不僅鍛煉效果不佳,有時還會造成事故。懂得正確使用各種健身器材的方法,對於健身者而言很有必要。
1、 講究科學合理
每次訓練都要有一定的順序,開始使用健身器材鍛煉之前,先做熱身動作,在冬天或環境溫度較低時尤為重要,一定要把各個關節運動開,略出少量的汗為好。然後是正式運動和放鬆整理運動。在正式訓練中,使用有氧健身器材進行有氧運動時要注意呼吸的配合,若減肥要安排多組少次數,若健美則應少組多次數。大強度短時間訓練有利於發展力量和速度,中小強度長時間訓練有利於發展耐力。
2、 循序漸進
任何事物的發展均有一定的規律性和階段性。剛開始鍛煉的練習者,為了保證安全,使用前除了看健身器材的說明外,還要注意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最好能在醫師、教練的指導下使用健身器材練習。持之以恆地鍛煉、方能強身健體,達到預期目的。
3、 全面發展,彌補不足
長時期單純使用一種健身器材進行機械的訓練容易造成身體在力量、耐力,肌肉發達程度上的片面發展,而忽視了反應、速度、柔韌性、協調性等方面的發展。這樣的身體機能顯然是不健全的。因此,除了使用健身器材進行常規訓練外,還要進行必要的輔助練習。如球類、田徑、體操、游泳等的活動。這些內容可選擇性的進行,有針對性地結合自己的薄弱環境進行輔助性的練習。
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我們的時間精力變得越來越寶貴,為了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承擔生活的壓力,很多人開始投入健身大潮中。健身器材的使用讓人能夠更有效的完成鍛煉目的,因此對健身器材的認知和使用方法的掌握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高效且無損傷的完成健身。
製作步驟:
首先,劃分版面進行排版,然後將上述文字進行篩選放入手抄報,最後加上圖片和邊框進行美化就可以了。
5. 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手抄報
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
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
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被文革暴徒殘害之後自殺身亡。
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
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
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長沙人,1929年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
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
陳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
吳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後在雲南壘允中央飛機廠、昆明中央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1950年底回國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1949年8月回國
孫家棟 (1929- )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金制獎章,同年回國。
朱光亞(1924- )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
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
王希季 (1921- )
雲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
王大珩 (1915- )
江蘇省吳縣市人,1915年生,男,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
於敏 (1926- )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
郭永懷 (1909-1968)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
6. 滑輪組與輪軸的手抄報
編輯詞條滑輪組
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動滑輪被兩根繩子承擔,即每根繩承擔物體和動滑輪
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
數,原則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般的:兩股繩子配一個動滑輪,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
綜上所說,滑輪組設計原則可歸納為:奇動偶定;一動配一定,偶數減一定,變向加一定。
編輯本段滑輪
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在我國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關於滑輪的記載。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作用力方向.
定滑輪的特點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定滑輪的原理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L1、阻力L2臂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的結論。
(2)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動滑輪的特點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動滑輪的原理
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
滑輪組的用途: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滑輪組的特點
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
編輯本段滑輪組原理
有的中學物理教科書認為,利用滑輪組運輸或提升貨物,只能省力,但不能省功,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對從事機械
械傳動設計工作的工程師影響極大,由於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和各種機械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頻繁地出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並在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完全需要在理論上說明怎樣設計或使用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的傳動系統,以使其處於最佳節能狀態,但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使得機械工程師在從事機械傳動設計時,以及在指導人們使用運輸車輛和機械裝置時,往往忽略了滑輪組的段數或減速機的傳動比在各種狀態下與節能的關系,造成現有的許多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的能量消耗較高,輸送貨物數量較少。
下面通過分析兩個物理習題的方式說明利用滑輪組牽引物體,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輸送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
對於沿水平方向作牽引物體運動的滑輪組
分析如下: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M放置在水平面上,利用滑輪組通過繩子與物體M相連,繩子牽引物體M的段數為K,繩子的牽引力為F,利用動力裝置使物體M沿水平面由靜止狀態開始作加速運動,則由牛頓運動定律可知:
KF=ma2 (1)
式中a2為物體M的加速度,並且
a2=a1/K (2)
式中a1為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解(1)、(2)式可得:
a1=K2F/m (3)
使用滑輪組的目的是運輸或提升一定數量貨物到達目的地,每個從事具體勞動的人都希望多拉快跑,即省力、又迅速地完成工作。為了對比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的區別,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K=1)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
F/m′=K2F/m (4)
化簡後可得:
m=K2m′ (5)
但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物體M的距離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L/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m′的貨物輸送至L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輸送L距離,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的K倍。
當物體M的運動存在摩擦阻力f時,則式(1)變為
KF-f=ma2 (6)
其中f=μmg,μ為摩擦系數。
解(2)、(6)式,並將f=μmg帶入可得:
a1=(K2F-Kμmg)/m (7)
同樣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消耗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K=1)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
(F-μm′g)/m′=(K2F-Kμmg)/m (8)
化簡後可得:
m=K2Fm′/(F+Kμm′g -μm′g) (9)
同樣地,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物體M的距離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L/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Fm′/(F+Kμm′g -μm′g)的貨物輸送至L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輸送L距離,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F/(F+Kμm′g-μm′g)倍。也就是說,利用滑輪組牽引物體,在某些條件下使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輸送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
由於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頻繁地出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並在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上述結論可以在理論上被用來指導和說明設計或使用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的傳動系統,以使其處於最佳節能狀態。例如,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在啟動、加速階段可以採用大傳動比的傳動系統,開足馬力全力沖刺,而不要採用傳動比小的傳動系統。
對於沿垂直方向作牽引物體運動的滑輪組或者是減速機分析如下: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M懸掛在空中,利用滑輪組的輸出端通過繩子與物體M相連,繩子牽引物體M的段數為K,繩子的牽引力為F,利用動力裝置使物體M在空中由靜止狀態開始作向上的加速運動,則由牛頓運動定律可知:
KF-mg=ma2 (10)
式中a2為物體M的加速度,並且
a2=a1/K (11)
式中a1為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解(11)、(12)式可得:
a1=(K2F-Kmg)/m (12)
使用滑輪組的目的是運輸或提升一定數量貨物到達目的地,每個從事具體勞動的人都希望多拉快跑,即省力、又迅速地完成工作。為了對比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的區別,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
(F-m′g)/m′=(K2F-Kmg)/m (13)
化簡後可得:
m=K2m′/〔1+(K-1)m′g/F〕 (14)
但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物體M的高度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h/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m′/〔1+(K-1)m′g/F〕的貨物提升至h高度,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提升至h高度,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1+(K-1)m′g/F〕倍。
當物體M的運動存在摩擦阻力f時,則式(11)變為
KF-mg-f=ma2 (15)
其中f=μmg,μ為摩擦系數。
解(12)、(16)式,並將f=μmg帶入可得:
a1=(K2F-Kmg-Kμmg)/m (16)
同樣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
(F-m′g-μm′g)/m′=(K2F-Kmg-Kμmg)/m (17)
化簡後可得:
m=K2Fm′/(F+Km′g+Kμm′g-m′g-μm′g) (18)
同樣地,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物體M的高度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h/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Fm′/(F+Km′g+Kμm′g-m′g-μm′g)的貨物提升至h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提升h高度,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F/(F+Km′g+Kμm′g-m′g-μm′g)倍。也就是說,利用滑輪組或減速機提升物體,在某些條件下使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提升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
由於上分析可知,對於電梯、吊車等各種縱向運輸裝置,在啟動、加速階段可以採用大傳動比的傳動系統,而不要採用傳動比小的傳動系統。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令動力裝置通過滑輪組或減速機對物體進行輸送,無論是沿水平方向,還是沿垂直方向,都能夠在消耗一定能量的條件下,將更多的貨物輸送到目的地。
滑輪組的組裝:滑輪組
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動滑輪被兩根繩子承擔,即每根繩承擔物體和動滑輪
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
數,原則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
綜上所說,滑輪組設計原則可歸納為:奇動偶定;一動配一定,偶數減一定,變向加一定。
對於饒繩方法,有一點切記:繩不可相交.其實饒繩難的就數滑輪組拉,只要掌握了要決,那就一點不難拉.滑輪組在饒線時如果動滑輪少那麼要先從定滑輪饒起;反之要定滑輪少,那麼要先從動滑輪饒起;如果一樣多的話還是要先繞動滑輪
7. 助力焚燒秸稈手抄報內容
一、焚燒秸稈的危害:
1、容易引發火災。
焚燒秸稈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一旦引發麥田大火,往往很難控制,造成經濟損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2、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農田質量下降。
焚燒秸稈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燒死,腐殖質、有機質被礦化,田間焚燒秸稈破壞了這套生物系統的平衡,改變了土壤的物理性狀,加重了土壤板結,破壞了地力,加劇了乾旱,農作物的生長因而受到影響。
3、引發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可見范圍降低,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影響人身安全。
4、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威脅人與其他生物體的健康。
二、秸稈的有效利用:
1、過腹還田。
是指將秸稈通過 青貯、微貯、 氨化、熱噴等技術處理,可有效改變秸稈的組織結構,使秸稈成為易於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優質飼料。
2、機械化秸稈還田。
方法有兩種:(1)用機械將秸稈打碎,耕作時深翻嚴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將秸稈腐化分解。(2)秸稈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將秸稈粉碎後,摻進適量石灰和人畜糞便,讓其發酵,在半氧化半還原的環境里變質腐爛,再取出肥田使用。
3、用作工業原料。
農作物秸稈可用作造紙的原料,還可以用作壓制纖維木材,能彌補木材資源的不足,減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蓋率,使生態環境向良性發展。
4、培育食用菌。
將秸稈粉碎後,與其他配料科學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銀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決近幾年食用菌生產迅猛發展與棉籽殼供應不足的矛盾。
5、製取沼氣。
稻草秸稈等屬於有機物質,是製取沼氣的好材料。此種方式是生態農業良性循環的良好模式,它適應了現代化農村發展的需求,受到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6、用於生物降解材料。
將秸稈將超細粉碎後在反應釜中與添加劑一起進行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得秸稈中的纖維具有熱塑性。
7、用於生物質發電。
將秸稈直接焚燒和將秸稈同垃圾等混合焚燒發電,還可以汽化發電。
8. 一年級我愛科學機器人手抄報怎麼寫
機器人指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用以取代或協助人類工作。
組成部分
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和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
執行機構
即機器人本體,其臂部一般採用空間開鏈連桿機構,其中的運動副(轉動副或移動副)常稱為關節,關節個數通常即為機器人的自由度數。
驅動裝置
機器人使用的驅動裝置主要是電力驅動裝置,如步進電機、伺服電機等,此外也有採用液壓、氣動等驅動裝置。
檢測裝置
是實時檢測機器人的運動及工作情況,根據需要反饋給控制系統,與設定信息進行比較後,對執行機構進行調整,以保證機器人的動作符合預定的要求。
控制系統
一種是集中式控制,即機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計算機完成。另一種是分散(級)式控制,即採用多台微機來分擔機器人的控制,如當採用上、下兩級微機共同完成機器人的控制時,主機常用於負責系統的管理、通訊、運動學和動力學計算,並向下級微機發送指令信息;作為下級從機,各關節分別對應一個CPU,進行插補運算和伺服控制處理,實現給定的運動,並向主機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