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公式:
DFL=EBIT/(EBIT-I)
式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I為利息。
依據題幹得出I=100萬*40%*10%=4萬
則DFL=20/(20-4)=1.25
財務杠桿系數為1.25
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1)中國人壽2016年的財務杠桿系數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系數可以用於預測企業的稅後利潤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還是用於測定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一般認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稅後利潤受息稅前利潤變動的影響越大,財務風險程度也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財務風險程度也越小。
此說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財務杠桿系數的應用條件,容易導致誤解,不能達到有效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首先,根據財務杠桿系數的推導式計算方法可推導出,企業在達到財務效應臨界點,即企業的息後利潤(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為零時,財務杠桿系數為無窮大,財務風險程度達到頂峰。
但這只能限於理論表述,難以用實際資料加以證明。其次,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時,即息後利潤小於零時,根據推導式計算公式計算得到的財務杠桿系數必為負數,從數字上看則更小,若據以得出企業財務風險程度更低的結論,顯然有悖於常理。再次,財務杠桿系數只能反映息稅前利潤變動這一因素對稅後利潤變動或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
但企業資本規模、資本結構、債務利率等因素變動時,對稅後利潤或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同樣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出現財務杠桿系數降低而財務風險卻提高的情況。
Ⅱ 什麼是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企業通過判斷財務風險的大小,為其未來的財務規劃作出數據方面的支持。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Ⅲ 求財務杠桿系數
則財務杠桿系數=20/(20-150*45%*12%)= 1.68
Ⅳ 財務杠桿的杠桿系數
與經營杠桿作用的表示方式類似,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DFL——財務杠桿系數;
ΔEPS——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ΔEBIT——息前稅前盈餘變動額;
EBIT——變動前的息前稅前盈餘。
上述公式還可以推導為:
(凈利變動/EBIT變動)/(EBIT/凈利),其中EBIT變動=凈利變動/(1-t),
所以有:原式=(1-t)*EBIT/凈利=EBIT/(凈利/(1-t))=EBIT/(EBIT-I)
式中:I——債務利息。(在考慮優先股利息PD的情況下還要再減去稅前優先股的影響PD/(1-T)。公式則為DFL=EBIT/[EBIT-I-PD/(1-T)])
[例]A、B、C為三家經營業務相同的公司,它們的有關情況見表-1。 普通股本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發行股數 20000 15000 10000 債務(利率8%) 0 500000 1000000 資本總額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息前稅前盈餘 200000 200000 200000 債務利息 0 40000 80000 稅前盈餘 200000 160000 120000 所得稅(稅率33%) 66000 52800 39600 稅後盈餘 134000 107200 80400 財務杠桿系數 1 1.25 1.67 每股普通股收益 6.7 7.15 8.04 息前稅前盈餘增加 200000 200000 200000 債務利息 0 40000 80000 稅前盈餘 400000 360000 320000 所得稅(稅率33%) 132000 118800 105600 稅後盈餘 268000 241200 214400 每股普通股收益 13.4 16.08 21.44 表-1說明 :
第一,財務杠桿系數表明的是息稅前盈餘增長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長幅度。比如,A公司的息稅前盈餘增長1倍時,其每股收益也增長1倍(13.4/6.7-1);B公司的息前盈餘增長1倍時,每股收益增長1.25倍(16.08÷7.15-1);C公司的息稅前盈餘增長1倍時,其每股收益增長1.67倍(21.44÷8.04-1)。
第二,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收益(投資者收益)也越高。比如B公司比起A公司來,負債比率高(B公司資本負債率為500000/2000000*100%=25%,A公司資本負債率為0),財務杠桿系數高(B公司為1 .25,A公司為1),財務風險大,但每股收益也高(B公司為7.15元,A公司為6.7元);C公司比起B公司來負債比率高(C公司資本負債率為1000000/2000000*100%=50%),財務杠桿系數高(C公司為1 .67),財務風險大,但每股收益也高(C公司為8.04元)。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Ⅳ 關於財務杠桿系數
【答案及解析】
(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
EBIT=340(萬元)
(3)財務杠桿系數(1)=200/(200-40-60)=2
財務杠桿系數(2)=200/(200-40)=1.25
(4)由於方案2每股利潤(0.77元)大於方案1(0.6元),且其財務杠桿系數(1.25)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判斷資金結構合理與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利潤的變化來衡量的,能提高每股利潤的資金結構是合理的;反之不夠合理。
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公式:
DFL=(ΔEPS/EPS)/(ΔEBIT/EBIT)=ΔEBIT(1-T)*EBIT/((EBIT-I)*(1-T)-d)/ΔEBIT=EBIT/EBIT-I-L-d/(1-T)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即: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
假如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向銀行借款,可以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
即:DFL=EBIT/EBIT-I-d/(1-t)
Ⅵ 財務杠桿系數
與經營杠桿作用的表示方式類似,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