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運動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______,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______.處於______的物體,受力也是平衡的
運動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 處於靜止狀態的物體,受力是平衡的. 故答案為: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靜止狀態. |
❷ 一根粗細均勻的杠桿可繞中點O自由轉動.桿上掛有質量不等的物體A和B,此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如圖所示,
原來杠桿在水平位置處於平衡狀態,此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分別為物體A、B的重力,其對應的力臂分別為OC、OD,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mAgOC=mBgOD,由圖示可知,OC<OD.所以:mA>mB,
當向支點移動相同的距離△L時,兩邊的力臂都減小△L,此時左邊的力矩為:mAg(OC-△L)=mAgOC-mAg△L,
右邊的力矩為:mBg(OD-△L)=mBgOD-mBg△L,由於mA>mB,所以mAg△L>mBg△L;
所以:mAgOC-mAg△L<mBgOD-mBg△L.
因此杠桿將向懸掛B物體的一端即右端傾斜.
綜上分析故選C.
❸ 5.如圖3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物體g1、g2的重動分別為90牛和60牛,它們的密度
不平衡.
因為杠桿平衡,G1L1=L2G2.解得L1=20cm.G1受到的浮力為1000*10*1/3V物=1/3G1=30N,所以拉力為90-30=60N.所以要使它平衡,拉力相同,力臂相同即可.所以向左移動10cm.
❹ 如圖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如圖所示:
原來杠桿在水平位置處於平衡狀態,此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分別為物體A、B的重力,其對應的力臂分別為OC、OD,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mAgOC=mBgOD;
由圖示可知,OC<OD.所以mA>mB,當向支點移動相同的距離△L時,兩邊的力臂都減小△L,此時左邊力與力臂的乘積:mAg(OC-△L)=mAgOC-mAg△L;
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mBg(OD-△L)=mBgOD-mBg△L,由於mA>mB,所以mAg△L>mBg△L;
由於mAgOC-mAg△L<mBgOD-mBg△L,所以杠桿將向懸掛B物體的一端即右端傾斜.
故選A.
❺ 如圖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
如圖所示:
❻ 有一根2米長的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左右兩端所掛物體的物重之比為3:2,他們的力臂分別是
❼ 如圖所示,物體A重10牛頓,物體B重5牛頓,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將物體A浸入水中,則下列哪種情況杠桿仍有
(1)將物體A浸入水中時,物體A對杠桿中間的拉力FA(FA=GA-F浮)將會減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可知,在LB、LA不變的情況下,此時只能減小物體B對杠桿右端的拉力,即減小物體B的質量,使杠桿重新平衡,故A錯誤,B正確;
(2)將支點O向左移動些,LA和LB都會增加,且增減的長度L相同,即兩者的力臂變為(LA+L)和(LB+L),因為FALA=FBLB,且物體A浸入水中,所以FA可以變小,所以FAL可能等於FBL,所以FA(LA+L)可能等於FB(LB+L),故杠桿可能平衡,故C正確;(3)將支點O向右移動些,LA和LB都會減小,且增減的長度L相同,即兩者的力臂變為(LA+L)和(LB+L),因為FALA=FBLB,所以FAL≠FBL,所以FA(LA+L)≠FB(LB+L),故杠桿不可能平衡,故D錯誤.
故選BC
❽ 如圖所示,四個杠桿均處於平衡狀態,各杠桿上懸掛的物體重力均相等,所需的力分別為F1、F2、F3、F4,其中
設杠桿每格的長度為L;
A、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2L=F1×4L,解得:F1=0.5G;
B、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4L=F2×2L,解得:F2=2G;
C、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2L=F3×2L,解得:F3=G;
D、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3L=F4×L,解得:F4=3G;
作用力最小的是F1,故A正確;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