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杠桿五要素
杠桿五要素是:
1、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2、阻力:專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屬F2來表示。
3、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4、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5、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1)杠桿的組成3要素擴展閱讀:
1、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2、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3、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4、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⑵ 杠桿的三要素是哪三個
力,力臂、支點,是杠桿的三要素。
說五要素的時候,是把力分為:動力、阻力,
把力臂分為:動力臂,阻力臂。
不明追問。
⑶ 杠桿的五大要素
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⑷ 什麼是杠桿杠桿上有哪三點該怎麼區分
通俗的說那三點的話,就是 翹石頭的時候 你使力的叫動力作用點,石頭那端阻礙你力的叫阻力作用點,中間靠它支撐的就是支點,可以定軸轉動的
⑸ 杠桿的五個要素
首先你要了解杠復桿這個概念制:能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那個「固定點」就是杠桿最重要的是「支點」。其他4個要素:動力(讓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阻力臂。
兩個力臂都是支點到力方向的垂直距離。。。。。。手寫給分吧
⑹ 力的三要素和杠桿定律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動力乘動力臂=阻力乘阻力臂
⑺ 杠桿的三要素是什麼
力,力臂、支點,是杠桿的三要素。
說五要素的時候,是把力分為:動力、阻力,
把力臂分為:動力臂,阻力臂。
不明追問。
⑻ 杠桿的七要素是什麼
杠桿的七要素:三點、二力、二臂.
a.
三點:
支點
O:
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動力作用點:在杠桿上施加動力的點.
阻力作用點:在杠桿上施加阻力的點.
b.
二力:
動力
F
1
:
促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
F
2
: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c.
二臂:
動力臂
l
1
:
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阻力臂
l
2
:
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