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為什麼會破產

杠桿為什麼會破產

發布時間:2021-06-17 20:21:19

❶ 為什麼杠桿比例越高,資產價值一縮水就容易破產

比例越高,代表企業短期內需要償還的負債就越多,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資金壓力也越大,一旦企業資金供應不足,就可能出現企業破產倒閉的情況。短期負債也叫流動負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它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❷ 負債經營為什麼會有杠桿作用如何利用財務杠桿如果負債對企業是件好事,那為什麼還要出售股票融資

負債經營會有債務費用的產生比如6%,但是公司借貸一年產生的收益就可能遠遠超過6%,可能是16%。這樣在沒有增加所有者投資的前提下收益增加,或者凈資產利潤率得以提高。這就是杠桿效用。合理的利用借貸,利用債務的杠桿效用。但是負債過高則會產生一個財務風險,如果經營遇到問題則利潤率受損,甚至導致支付受困,嚴重的導致破產。當年的巨人集團就是典型的例子。出售股票是邀請更多的投資人投資公司的業務,一方面使投資風險得以分散,一方面可以聚集更多的社會資金用於商業發展。尤其是向公眾發行的股票,還有利於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這些都是公司的無形資產只是目前還無法量化。如果公司出售則會體現在商譽當中。

❸ 為什麼企業的負債被稱做財務杠桿

負債經營的兩面性表明其給企業帶來巨大潛在利益的同時也會增加提高風險程度,因此,企業應內當容認識到負債經營對企業的影響是雙重的,有利也有弊,企業要想通過負債經營來實現較高收益應當在潛在利益和風險之間做出適當的權衡。避免負債過多或過少,以免增加財務風險或因資金緊張面臨破產的窘境。舉債投資是負債經營的一個重要工具,企業要想通過舉債投資獲得高收益,就要合理運用,嚴格遵循借貸的兩大基本原則:一是保證期望報酬率高於貸款利率,二是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證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償還本金和利息,為了做到這兩點就要深入分析財務杠桿的內涵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所謂杠桿,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起到四兩撥千斤的驚人效果,正如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經典描述:「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這句話深刻的描述了杠桿的核心作用,即以小搏大。如果將這句話來描述財務杠桿的作用,可以說:「借給我足夠的金錢,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財富。」雖然這樣的描述有點誇張,但是卻生動的刻畫了負債經營這一財務杠桿的潛在作用。企業在負債經營的過程中,普通股每股的收益變動率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當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時就表現為財務杠桿的調節作用。

❹ 銀行為什麼會破產

一。銀行分八大風險。二。主要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這幾個都厲害。三。如聲譽風險,而引起擠兌。而造成流動性風險(銀行要嫌錢,當然不可能把錢放在倉庫生霉吧。在投資撒)。從而造成流動性不足而變賣資產,(破產)四。如信用風險,主要是針對貸款(銀行大半用於貸款),而貸款戶因為市場方面沒有償還能力。而讓銀行收不回錢,讓銀行虧損。(還不起錢的,每年都有,但太多了就不行了撒,如上次金融風暴,就是由這原因而造成美國大量銀行倒閉)。

❺ 什麼原因會導致公司破產

一、企業外部原因
1、市場需求狀況發生變化,造成企業產品滯銷、生產滑坡
2、企業負責人事業心、責任心不強,財務制度不嚴,帳目管理混亂
在破產企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財務人員更換頻繁,只換人不交帳,賬目無連續性;財務制度執行不力,收入支出不能做到日清月結及核銷賬務等諸多問題。
3、流動資金嚴重不足,企業不能正常運轉
尤其是國家緊縮銀根的時候,企業無法從銀行借到資金,又沒有其他資金融通渠道,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再好的設備也不能發揮其優勢。企業的資產不能有效地產生利潤,降低了資源利用率。
4、企業管理者決策失誤
在沒有認真進行可行性調查研究的情況下,盲目擴大再生產或新上項目投資,造成企業經營負擔過重,使本來經營狀況不景氣的企業雪上加霜。
二、企業內部原因
1、負債經營
負債經營是企業通過合法途徑,有償利用外來資金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等以獲取利潤的活動,其目的是為擴大企業規模,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不僅僅只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合理的籌資,是企業造血理財的主要功能,是企業維持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能使企業迅速籌集所需資金,降低經營成本,減少稅負支出,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等等;運用得不好,則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但如果企業對負債的數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選擇不合理,以及對債務資金使用不當,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債務規模過大帶來的風險。因為債務資本不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而且還要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無財務彈性可言,對企業是一項固定的財務負擔,一旦出現經營風險而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時,企業將面臨較大的財導致破產。
2、財務風險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三、其它因素
除以上幾種主要因素,公司規模、公司經營收入的易變性、公司的盈利性以及公司產品和生產的獨特性都對公司負債規模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公司規模的擴大可以使公司進行多樣化經營,有效地分散經營風險,破產概率較低。因此,大公司具備更高的負債能力,而小公司則傾向於使用銀行的短期借款;
其次,企業的經營收入變化過大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相應減少負債能力;
再次,當一家公司處於破產狀態時,生產獨特專用品的公司在破產清算時會發生較高成本,一個遭清算的企業其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及專用資產,公司的供給商和客戶將難以迅速找到新的服務,所以獨特性與負債規模相關;
最後,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往往是其負債能力的保證與標志,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享有高的信譽,因此容易從債權人處籌措到所需的資金,而盈利能力較低的企業則信譽較低,負債規模就要受到限制。導致財務危機,甚至破產倒閉。

❻ 電影《監守自盜》(INSIDE JOB)中有一句:33:1的杠桿率下,哪怕損失3%的資產價值,就會導致破產。是為何

所謂杠桿,都是利用本身資產作抵押,獲得的杠桿。如何形成的? 比如, 你有1000塊,想買2000塊的股票(liangdaa 原創防拷貝)於是我有條件的借給你1000塊,條件是1. 你要付給我利息,或利息 等同物; 2. 你的1000塊本錢是抵押品,當你2000塊買的股票跌了將近一半,就要強行平倉。 原因是你的本身資產只有1000,只能承受1000的損失, 那麼你之後一倍杠桿只能損失1/2, 即1000.

同理, 33倍的杠桿, 好比3塊3, 得到100塊的購買力,那麼實際只能承受3塊3的損失,即3%的損失

QED

❼ 股票為什麼會破產

通常股東是以其出資額承擔責任的,就是說股票的漲跌甚至賠錢,僅和投資者投入的錢有關,即使上市公司倒閉了,也不會影響到投入該股票以外的錢。
如果炒股破產了原因可能有如下:
1、將全部家當投入,遇到了公司破產的極端情況,清嘗時股東是最後清償的,通常是分不到錢的。
2、借貸炒股,甚至是高利貸,最後行情不好賠了很多資金。最後不得不以個人全部資產抵債。
3、配資炒股,抵押了自己大部分財產,最後已虧損告終,以資抵債。

❽ 杠桿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債務,是你欠人家多少錢

經濟學杠桿並不單單是債務的問題,事實上在現代經濟領域,杠桿的存在是必要的,良性的、合理的杠桿有利於企業和個人的財務經濟發展,比如一個超市,自有資金1萬元,可以進100件貨物,銷售後獲利2000元,如果超市在確保銷量的情況下,向銀行借貸1萬元,利息1000元,進貨200件,銷售後可獲利4000元,扣除利息為3000元,多出了1000元利潤,在同一時間段內,通過杠桿資金增加進出貨量,獲取更多的收益,而出借方獲得利息收入,消費者則可以更快的購買到需求的商品,三方都獲得了自己的利益,這就是良性杠桿的好處
然而,同一個例子,如果超市並沒有超過100件商品的銷路而盲目借貸並增加進貨,借貸1萬元,進了200件貨物,但依然只賣出100件,獲利2000元,而需要支付1000元利息和1萬元本金,則超市方最終只剩下100件貨物和1000元資金,這種情況下,超市的流動性被大幅降低,庫存嚴重擠壓,最終只能靠降價處理,而降價會引發之前原價購買者的不滿,對超市信任感下降,最終超市可能虧本甚至失去客戶而倒閉,這就是盲目擴張杠桿的害處
經濟學里,杠桿是一種很重要的工具,合理的杠桿有利於經濟發展,利益獲取和商品服務流通,畢竟錢只是一種交易媒介和工具,如果把錢存起來而不用來使用,實際上和廢紙無異,也可以說就是一個數字(比如葛朗台),賺錢和消費是經濟流通、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人要改善生活,也需要不斷購買商品、信息、服務等,市場的商品和貨幣供求是需要平衡的,但過於平衡會導致二者相互制約,比如貨幣不足,就會減緩商品的流通,而商品的不足,則會導致通貨膨脹,因此,適當的加杠桿,可以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以盤活商品流通,而商品流通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間接地反饋給資本領域,可以說雙贏
如今的去杠桿,是基於各種市場尤其是金融、地產行業杠桿過高,上面我也說了,杠桿是把雙刃劍,良性的杠桿有助於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而惡性的、過高的杠桿,則可能導致市場泡沫、系統性風險、生活被債務壓垮等問題,一般來說,杠桿的放量比例不應超過自有資產的比例,比如上面那家超市,自有資金1萬元,那麼杠桿應當控制在1萬元以內,這樣可以防止因貨物過度擠壓導致的系統性風險,就算積壓了一半貨物,但超市還是可以償還債務,繼續經營,但如果超市盲目放杠桿,比如借貸5萬元進貨並期待更高利潤,這個杠桿比例就達到500%,遠遠超過超市的承受能力,一旦發生貨物積壓,超市顯然無力還債,而其持有的商品並不是資本投資者所需要的,超市只能宣布破產清算,貨物會被低價拋售,而資本方顯然收不回全部本息,因此資本方會被超市綁在一條戰船上,繼續提供資金支持讓超市借新還舊,不能讓超市破產,結果雪球越滾越大,一旦破裂,後果嚴重

❾ 炒股票為什麼會破產

干傻事破產正常的很。賭博、吸毒這些導致破產就不說了,揮霍一樣可以導致破產,沉迷於游戲不務正業也可以導致破產,投資實業看走了眼也會破產,不僅僅是炒股票。

❿ 雷曼兄弟公司為什麼會破產呢

一、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
雷曼兄弟的倒塌,是和自2007年夏天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分不開的。所以要分析雷曼兄弟的問題,就不能不提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近來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
二、雷曼兄弟自身的原因
1)進入不熟悉的業務,且發展太快,業務過於集中
作為一家頂級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注重於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證券發行承銷,兼並收購顧問等)。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固定收益產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飛速發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這些領域的業務,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稱為華爾街上的「債券之王」。
在2000年後房地產和信貸這些非傳統的業務蓬勃發展之後,雷曼兄弟和其它華爾街上的銀行一樣,開始涉足此類業務。這本無可厚非,但雷曼的擴張速度太快(美林、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問題)。近年來,雷曼兄弟一直是住宅抵押債券和商業地產債券的頂級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業地產債券業務仍然增長了約13%[2]。這樣一來,雷曼兄弟面臨的系統性風險非常大。在市場情況好的年份,整個市場都在向上,市場流動性泛濫,投資者被樂觀情緒所蒙蔽,巨大的系統性風險給雷曼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可是當市場崩潰的時候,如此大的系統風險必然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另外,雷曼兄弟「債券之王」的稱號固然是對它的褒獎,但同時也暗示了它的業務過於集中於固定收益部分。近幾年,雖然雷曼也在其它業務領域(兼並收購、股票交易)方面有了進步,但缺乏其它競爭對手所具有的業務多元化。對比一下,同樣處於困境的美林證券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將它所投資的彭博和黑岩公司的股權脫手而換得急需的現金,但雷曼就沒有這樣的應急手段。這一點上,雷曼和此前被收購的貝爾斯登頗為類似。
2)自身資本太少,杠桿率太高
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資銀行與綜合性銀行(如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不同。它們的自有資本太少,資本充足率太低。為了籌集資金來擴大業務,它們只好依賴債券市場和銀行間拆借市場;在債券市場發債來滿足中長期資金的需求,在銀行間拆借市場通過抵押回購等方法來滿足短期資金的需求(隔夜、7天、一個月等)。然後將這些資金用於業務和投資,賺取收益,扣除要償付的融資代價後,就是公司運營的回報。就是說,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資本和大量借貸的方法來維持運營的資金需求,這就是杠桿效應的基本原理。借貸越多,自有資本越少,杠桿率(總資產除以自有資本)就越大。杠桿效應的特點就是,在賺錢的時候,收益是隨杠桿率放大的;但當虧損的時候,損失也是按杠桿率放大的。杠桿效應是一柄雙刃劍。近年來由於業務的擴大發展,華爾街上的各投行已將杠桿率提高到了危險的程度。
3)所持有的不良資產太多,遭受巨大損失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產抵押債券都屬於第三級資產(Level 3 Assets)。雷曼作為華爾街上房產抵押債券的主要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將很大一部分難以出售的債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資產表上(30% - 40%)。這樣債券的評級很高(多數是AAA評級,甚至被認為好於美國國債),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資者的青睞,賣不出去。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將它們自己持有,認為風險會很低。但問題是,這些債券並沒有一個流通的市場去確定它們的合理價值。這同股票及其它易於流通的證券不同,沒有辦法按市場(Mark to Market)來判斷損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持有者所能做的就是參考市場上最新交易的類似產品,或者是用自己的特有的模型來計算損益(Mark toModel)。但計算的准確度除了模型自身的好壞以外,還取決於模型的輸入變數(利率、波動性、相關性、信用基差等等)。因此,對於類似的產品,不同金融機構的估值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另外,由於這些產品的復雜程度較高,大家往往依賴第三方(比如標准普爾等)提供的評級和模型去估值,而不做認真細致的分析。最後,業務部門的交易員和高層有將此類產品高估的動機。因為如果產品估價越高(其實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值多少錢),售出的產品越多,那麼本部門的表現就越好,年底的時候分得的獎金就越多。因此,很多人往往只顧及眼前利益,而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甚至認為很可能與自己沒有什麼關系。
市場情況好的時候,以上所述的問題都被暫時掩蓋了起來。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積累在一起大爆發。所以業內人士把這樣的資產稱為「有毒」資產。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時候還持有413億美元的第三級資產(「有毒」資產),其中房產抵押和資產抵押債券共206億美元(在減值22億美元之後)。而雷曼總共持有的資產抵押則要(三級總共)高達725億美元。
在這些持有中,次貸部分有約2.8億美元。住宅房產抵押占總持有的45%,商業房產抵押佔55%[3]。
這點情況和花旗銀行及美林有所不同。美國的次貸危機,早先是從住宅房產領域開始的,然後才逐步擴散到商業房產領域。這也是為什麼,花旗銀行和美林從去年下半年的兩個季度到今年以來資產減值逐漸減少,而雷曼的減值逐步增多;在風暴發生的高峰,雷曼的資產減值也大幅增加。
實際上,如果雷曼不破產倒閉的話,如果市場的情況不能回暖,流動性不能改善,其持有的不良資產還會繼續大幅減值而帶來進一步的虧損。這點可以從下面表中的數據得到驗證。下表(表5)列舉的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5月31日)資本市場部資產表上所持有的各類金融產品,及其負債表上對應的金融產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雷曼的資產和負債之間有很大的錯配:其資產有大量的三級資產(413億),而負債表中幾乎沒有(3.4億);同時資產表上的一級(最優)資產(456億)要少於負債表中此類(1,049億)的一半。不僅如此,隨著市場的惡化,其所持二級資產和金融衍生品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這里,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三級(甚至二級)資產在短期內貶值幅度會如此之大,為什麼被稱為「有毒」資產?這要從美國的房地產貸款特性說起。我們知道,三級和二級的抵押債券是由次級和次優先順序房貸支撐的。美國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房貸市場,其房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各種房貸可以主要被歸為固定利率房貸、浮動利率房貸、或者二者的結合。固定利率房貸和我國的房貸類似,區別主要是年限和償還本金的方式不同。幅度利率種類繁多,有普通償還、負償還、選擇償還、固定時段償還、兩步房貸、可轉換房貸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創新品種,比如Streamlined-K、Bridge/Swing、反向房貸,住家延長房貸等。前幾年,因為市場利率較低,浮動利率房貸比較流行,其比例在新發貸中大大上升(2004年為33%,2007年回落到17%[4])。
可是浮動利率的特點是,如果利率上升,每月要償還的利息會隨之增加,甚至本金也會增加。這時很多買房者就交不起利息,只好斷供且房子被銀行收回。另外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住家延長房貸(Home Equity Loan)。這種形式允許貸款購買第一套房產者,在房價上升的時候,把房產做抵押,從銀行貸款購買第二套房產。舉例:如果我首付20萬,同時從銀行借貸80萬買第一套房產。現在房價普遍上漲,我的房子也不例外,漲到150萬(這個漲幅在美國過去幾年是保守的了)。如果這時我的第一套房貸還剩70萬,那麼我的凈資產就是80萬(150減去70)。我可以用這個80萬連同第一套房產做抵押,去貸得另外的60萬去買第二套房產。我們看出來了,我實際是以20萬的自有資產獲得了130萬的房貸,取得了高達6.5倍的杠桿率。住家延長房貸十分適合信用記錄不良的購房者。在房價上升、利率低、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看不出問題來。但當房價大幅下降、利率升高、經濟形勢變差時,這種模式就很快地崩潰了。很多人不但無力償付房貸,連信用卡等的償付都發生困難。可以說,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美國民眾過度借債造成的。而前面所述的房貸,都紛紛以房產抵押債券的形式賣給了華爾街上的投行。投行們要麼繼續賣給投資者,要麼受利益的誘惑保留在自己的資產表上,要麼打包成CDO等出售,或者再用CDO生成其它的金融衍生品。
我們可以想見,當房價大幅下降,無力支付房貸的購房者大量增加,相關性增大,原來所依據的定價模型不再起作用的時候,房地產市場所支撐的金融產品必將經歷一個痛苦而快速的貶值過程,而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行們不得不持續減值這樣的「有毒」資產。最後,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大量採用ABX指數進行對沖。但ABX指數對相關性有很強的依賴,成分固定,對沖風險時要承受基點誤差風險(Basis Risk)。在市場劇烈波動,相關性增大時,雷曼的對沖失敗,造成資產和對沖雙向受損。

閱讀全文

與杠桿為什麼會破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念水餃股票 瀏覽:789
騰訊理財通綁定基金 瀏覽:537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杠桿 瀏覽:917
支付寶中高收益的理財 瀏覽:494
保險經紀人傭金稅費計算 瀏覽:168
山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825
余額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瀏覽:921
edda科技融資 瀏覽:713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