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黑石主導的杠桿收購

黑石主導的杠桿收購

發布時間:2021-06-18 19:00:37

① 私募基金的特徵是哪些呢

私募股權基金起源於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銀行家通過律師、會計師的介紹和安排,將資金投資於風險較大的石油、鋼鐵、鐵路等新興產業,這類投資完全是由投資者個人決策,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組織,這就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現代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產業先後經歷了4個重要時期的發展。1946~1981年的初PE時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資產投資以及小型企業對私募的接觸使PE得到起步。1982~1993年的第一次經濟蕭條和繁榮的循環使PE發展到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出現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債券為資金杠桿的收購浪潮,並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幾乎崩潰的杠桿收購產業環境下仍瘋狂購買著名的美國食品煙草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中達到高潮。PE在第二次經濟循環(1992~2002年)中得到洗滌並經歷了其第三個時期的進化。這一時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浮現出一系列金融和經濟現象,比如儲蓄和貸款危機,內幕交易丑聞以及房地產業危機。這一時期出現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在1999~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達到了發展的高潮。2003~2007年成為PE發展的第四個重要時期,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而使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2007年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們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

② 黑石集團的主要業務

企業私募股權基金
黑石集團從1987年開始建立此項業務,管理了五隻普通私募股權基金,以及一隻投資於媒體和通信行業的特別基金。黑石的交易遍布全球,不僅包括典型的杠桿收購,還涉足公司轉產、少數股權投資、公司合夥、產業合並等領域的業務。
房地產基金
自1992年以來,黑石的房地產基金已成為一項多樣化的、全球運作的業務。黑石管理了六隻普通房地產基金,以及兩只國際性的房地產基金。黑石的房地產基金投資於住宅、城市辦公樓、分配和倉儲中心以及多家房地產公司。
可銷售另類資產管理
該業務成立於1990年,包括管理對沖基金的基金、夾層基金(Mezzanine funds)、高級債券基金、私人對沖基金和封閉式共同基金。
金融咨詢服務
並購咨詢。自1985年以來,黑石的並購咨詢服務涉及的交易總價值超過3,250億美元。
重建和重組咨詢。自1991年以來,黑石為超過150宗破產案例提供咨詢服務,涉及的債務總額超過3,500億美元。
基金募集咨詢。自2005年以來,黑石協助其客戶募集了44隻企業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基金、風險資本基金和對沖基金,總額達659億美元。

③ 黑石集團 KKR集團 的屬性

黑石集團創建於1985年,由前雷曼兄弟公司高層皮特·皮特森(Pete Peterson)和老下級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創立。公司名稱「黑石」源於祖籍德國的皮特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別嵌著德文中「黑色」和希臘文中「石頭」的詞義。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在亞特蘭大,波士頓,倫敦,漢堡,巴黎,孟買,和香港有辦事機構。黑石集團以四位員工、40萬美元起家,第一桶金來自於SONY公司。 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簡稱KKR集團) 老牌正宗的杠桿收購天王 金融史上最成功的產業投資機構之一 全球歷史最悠久也是經驗最為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KKR集團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kkr.com/

④ 美國黑石集團在世界500強排名第幾

「黑石集團」世界五百強中沒有排名。

主要業務

一、企業私募股權基金

黑石集團從1987年開始建立此項業務,管理了五隻普通私募股權基金,以及一隻投資於媒體和通信行業的特別基金。黑石的交易遍布全球,不僅包括典型的杠桿收購,還涉足公司轉產、少數股權投資、公司合夥、產業合並等領域的業務。

二、房地產基金

自1992年以來,黑石的房地產基金已成為一項多樣化的、全球運作的業務。黑石管理了六隻普通房地產基金,以及兩只國際性的房地產基金。黑石的房地產基金投資於住宅、城市辦公樓、分配和倉儲中心以及多家房地產公司。

三、可銷售另類資產管理

該業務成立於1990年,包括管理對沖基金的基金、夾層基金(Mezzanine funds)、高級債券基金、私人對沖基金和封閉式共同基金。

四、金融咨詢服務

(1)並購咨詢。

自1985年以來,黑石的並購咨詢服務涉及的交易總價值超過3,250億美元。

(2)重建和重組咨詢。

自1991年以來,黑石為超過150宗破產案例提供咨詢服務,涉及的債務總額超過3,500億美元。

(3)基金募集咨詢。

自2005年以來,黑石協助其客戶募集了44隻企業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基金、風險資本基金和對沖基金,總額達659億美元。

(4)黑石主導的杠桿收購擴展閱讀

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13家,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13家首次上榜的中國公司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中車集團、青山控股集團、金川集團、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華夏保險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小米集團、海亮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⑤ 私募基金的背景

私募股權基金起源於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銀行家通過律師、會計師的介紹和安排,將資金投資於風險較大的石油、鋼鐵、鐵路等新興產業,這類投資完全是由投資者個人決策,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組織,這就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
現代PE產業先後經歷了4個重要時期的發展。1946~1981年的初PE時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資產投資以及小型企業對私募的接觸使PE得到起步。1982~1993年的第一次經濟蕭條和繁榮的循環使PE發展到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出現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債券為資金杠桿的收購浪潮,並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幾乎崩潰的杠桿收購產業環境下仍瘋狂購買著名的美國食品煙草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中達到高潮。PE在第二次經濟循環(1992~2002年)中得到洗滌並經歷了其第三個時期的進化。這一時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浮現出一系列金融和經濟現象,比如儲蓄和貸款危機,內幕交易丑聞以及房地產業危機。這一時期出現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在1999~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達到了發展的高潮。2003~2007年成為PE發展的第四個重要時期,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而使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2007年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們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
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闊,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西方國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其GDP份額已達到4%~5%。迄今為止,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KKR、凱雷、貝恩、阿波羅、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機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的發展
與美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類似,我國對私募股權投資的探索和發展也是從風險投資開始的,風險投資在我國的嘗試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科學技術改革的決定》中提到了支持創業風險投資的問題,隨後由國家科委和財政部等部門籌建了我國第一個風險投資機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中創公司)。20世紀90年代之後,大量的海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始進入我國,從此在中國這個新興經濟體中掀起了私募股權投資的熱浪。
第一次投資浪潮出現在1992年改革開放後。這一階段的投資對象主要以國有企業為主,海外投資基金大多與中國各部委合作,如北方工業與嘉陵合作。但由於體制沒有理順,行政干預較為嚴重,投資機構很難找到好項目,而且當時很少有海外上市,又不能在國內全流通退出,私募股權投資後找不到出路,這導致投資基金第一次進入中國時以失敗告終,這些基金大多在1997年之前撤出或解散。
1999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的出台,為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極大鼓舞了發展私募股權投資的熱情,掀起了第二次短暫的投資風潮。國內相繼成立了一大批由政府主導的風險投資機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市政府設立的)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公司和中科院牽頭成立的上海聯創、中科招商。2000年年初出台的《關於建立我國風險投資機制的若干意見》,是我國第一個有關風險投資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為風險投資機制建立了相關的原則。同時,我國政府也積極籌備在深圳開設創業板,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推動了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但當時由於還沒有建立中小企業板,基金退出渠道仍不夠暢通,一大批投資企業無法收回投資而倒閉。
前兩次的私募股權投資熱潮由於退出渠道的不順暢而失敗,但這種情況在2004年出現了轉機。2004年,我國資本市場出現了有利於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制度創新——深圳中小企業板正式啟動,這為私募股權投資在國內資本市場提供了IPO的退出方式。所以2004年以後出現了第三次投資浪潮,私募股權投資成功的案例開始出現。2004年6月,美國著名的新橋資本以12.53億元人民幣從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購深圳發展銀行17.89%的控股股權,這也是國際並購基金在中國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同時也誕生了第一家有國際資本控股的中國商業銀行。由此發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來,PE投資市場漸趨活躍,從發展規模和數量來看,本輪發展規模和數量都超過了以前任何時期。
進入新世紀後,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日益吸引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回國創業發展。一個高科技項目,一個創業小團隊,一筆不大的啟動資金。這是絕大多數海歸剛開始創業時的情形。不要說網路、搜狐這樣的網路公司,就是UT斯達康這樣的通訊公司,創業伊始,也不過是三兩個人,七八桿槍。只是因為不斷得到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表現形式)的融資,這些公司才最終從一大批同類中脫穎而出。
海外學人創業投資事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規模日益壯大。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共40多家,總市值300多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推動新技術及傳統產業發展,創造了企業在中國發展、在海外融資的新模式。
近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已突破了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的范圍。有來自多行業、多領域的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對此,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指出,「這些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們帶來的中國概念也被國際市場所接受。這對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好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級管理層大多擁有海外留學背景。」
以北京中關村(000931行情,股吧)科技園區為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中國企業中,海歸企業為數不少。這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海歸企業,正在由推動國內新經濟、新技術、互聯網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擴展到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發展 。
以網路、新浪、搜狐、攜程、如家等為代表的一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企業給國內帶回了大批風險投資,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極大地催化了中小企業的成長。同時,國內幾乎所有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的掌門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歸,IDG資深合夥人熊曉鴿、鼎暉國際創投基金董事長吳尚志、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紅杉基金中國合夥人沈南鵬、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健、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張穎、北極光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鄧鋒、北斗星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吳立峰、啟明創投創始人及董事總經理鄺子平、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夥人王兟等10多位掌管各類風險投資基金的海歸人士。大部分風險投資都是通過海歸或海歸工作的外企帶進國內的。這些投資促進了國內對創業的熱情,促進了一大批海歸企業和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創業投資行業的進步。
總體來看,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發展迅速,新募集基金數、募集資金額和投資案例與金額等代表著投資發展的基本數據將會長時間保持增長狀態,這是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和中國企業數量多、發展快所帶來的投資機遇。

⑥ 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主要成就

出色的「精神教父」
在美國《財富》雜志記者AndySerwer眼中,施瓦茨曼語調柔和,思維縝密,反應敏捷。那雙淡藍色的眼睛閃爍著熱切的光芒,當它們盯著你的時候,彷彿能夠鑽入你的內心。「我最大的職責其實是盡力猜透人的心理,」施瓦茨曼說,「我需要了解人們行事的動機。」也許正是由於掌握了這一許多人並不善擅長的學問,施瓦茨曼才將整個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乃至黑石的每一個細節都打上了他行事風格的烙印。
黑石的員工都尊稱施瓦茨曼為「精神教父」,而能夠得到這樣一個封號,施瓦茨曼當然知道其中的別樣滋味。在黑石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里,施瓦茨曼與其他曾經的合夥人並不總是那麼容易找到默契,有人調侃說,因為與施瓦茨曼產生口角而與「黑石」分道揚鑣的合夥人可以組成一支華爾街的「明星棒球隊」,這其中囊括了業界許多顯赫的名字。一個曾經目睹其中一次「分手」場景的人回憶說「:當時雙方吼聲連連、咒罵不斷,那真是我平生在華爾街所見的最厲害的一次爭吵。」然而,正如黑石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風雨一樣,施瓦茨曼也從昔日的幼稚與莽撞中逐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企業家。
因此,當問起與那些前合夥人口角的歷史時,施瓦茨曼毫不隱晦地說:「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多年了。但從那時候起,我真的變成熟了很多。」今天的施瓦茨曼總是以謙謙君子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每當遇到可能與合夥人發生爭執的事情,施瓦茨曼一定會以笑臉相陪,甚至他還會將那些工作中發生過不愉快的合作者請到自己在曼哈頓區公園大街上的豪宅或者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濱別墅度周末,讓妻子為同事們親自下廚做菜。「黑石需要一種團隊共享精神,」施瓦茨曼這樣解釋自己的變化。 施瓦茨曼的領袖才能和人格魅力並不僅僅表現在公司內部,他在業界也擁有良好口碑,並贏得了「非主流世界大師」(,「另類宇宙的主宰」-按照華爾街的術語,私募股券投資等通常被稱為「另類資產」的雅號。在黑石的早期,整個投行和基金持有人都推崇敵意並購策略,但就是從這時起,施瓦茨曼為黑石定下了一條基本准則-不做敵意收購。「敵意收購往往是一個把收購成本無限制提高的過程。入侵者要應對可能出現的毒丸計劃、金色降落傘或者白衣騎士,直接導致了企業債務猛增。我們認為,和每一單收購生意中的關聯公司保持友善的關系相當重要,甚至我們可以放棄某些已經付出的艱辛努力。」正是在過去22年中一貫秉持非敵意收購這一標志性策略,黑石成為了一個連對手都願意與之打交道的公司。
施瓦茨曼的眼光之獨到和掌握時機之准在華爾街都無人能及。例如,黑石集團2004年從德國私人資本手中買下了Celanese化學公司。這塊資產到手還沒捂熱,隨即被推向美國上市,當時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低迷,傳統行業在股市開始受到青睞,不到半年,黑石集團轉手之間就拿到了現金收益30億美元,而且手上還掌握了為數不少的股份。對於如此劃算的買賣,施瓦茨曼的手段可見一斑。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黑石集團控制著47家公司。從這些企業資產的買賣當中,黑石集團僅在2006年的收入就高達850億美元。黑石集團近期的收購則更為頻繁。該集團於今年2月初以389億美元成功購得美國最大的商業物業集團——權益寫字樓投資信託公司,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杠桿收購交易。黑石又於3月宣布,計劃以19億美元現金收購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母公司杜莎集團。黑石近期還盯上了克萊斯勒公司,正與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就收購或結成某種形式的聯盟進行磋商。這些「大手筆」的收購案自然都與施瓦茨曼獨到的眼光和謀略息息相關。他一手創建的黑石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equityfund)公司之一,在其建立的22年時間內保持著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長率。如今已成為覆蓋私募基金、房地產、資產管理和財務咨詢的綜合性金融品牌。而在其首嘗「公開上市」螃蟹的過程中,拿到了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cic)30億美元的投資。

⑦ 黑石集團的投資風格

1,投資「並不時髦」的產業
黑石喜歡投資「並不時髦」的產業。在「B單」――黑石投資的企業清單―上的企業涉及有線電視、鄉村蜂窩電話、煉油、汽車零件、晶元、房地產、酒店、旅遊、博彩、醫院和食品等行業。
2,與世界500強聯手投資
大宗收購盛行「俱樂部交易」,黑石以樂此不疲。與其他收購巨頭不同的是,黑石似乎更喜歡和實體經濟中的世界500強聯手。黑石的大部分交易都帶有這一特點。如與時代華納公司聯合投資「六面旗主題公園」和與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合作投資Bresnan等。
單個基金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俱樂部交易」日漸盛行已成為明顯趨勢,加上杠桿收購的大比例融資,任何規模的公司都不可能忽視PE的存在。華爾街不是一個巨型企業高管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方。任何企業,如果不能為股東創造應有的價值,都可能成為PE的獵物。
3,嚴格的盡職調查和積極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管理
對於每一個被投資企業,黑石都有一名高級合夥人負責監管其戰略、運營和財務狀況;同時聘請C級管理人員進入其顧問委員會或董事會。

⑧ 黑石集團和 KKR集團是什麼樣的集團

黑石集團創建於1985年,由前雷曼兄弟公司高層皮特·皮特森(Pete Peterson)和老下級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創立。公司名稱「黑石」源於祖籍德國的皮特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別嵌著德文中「黑色」和希臘文中「石頭」的詞義。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在亞特蘭大,波士頓,倫敦,漢堡,巴黎,孟買,和香港有辦事機構。黑石集團以四位員工、40萬美元起家,第一桶金來自於SONY公司。 KKR之所以能引起眾人的關注,與其開創的杠桿並購(Leveraged Buyout,簡稱LBO)不無關系。
對勁霸電池(Duracell)收購就是KKR運用這種並購方式最為成功的案例。

閱讀全文

與黑石主導的杠桿收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念水餃股票 瀏覽:789
騰訊理財通綁定基金 瀏覽:537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杠桿 瀏覽:917
支付寶中高收益的理財 瀏覽:494
保險經紀人傭金稅費計算 瀏覽:168
山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825
余額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瀏覽:921
edda科技融資 瀏覽:713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