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化學考研大綱
因為同樣的科目,不同學校的考試大綱可能會不同,建議首先到報考院校的官方網站進行查找,一般考試大綱會單獨列出,也有可能附加在招生簡章或專業目錄中。
以下列出的是天津大學839物理化學考綱,僅供參考。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1. 對本門課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掌握其含義及適用范圍;
2. 掌握物理化學公式應用及公式應用條件。計算題要求思路正確。步驟簡明;
3. 掌握物理化學實驗中常用物理量的測量(包括原理、計算式、如何測量)。能正確使用常用物化儀器(原理、測量精度、使用范圍、注意事項)
二、考試內容及比例 (重點部分)
1. 氣體、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 (~22 %)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范德華方程、壓縮因子定義。
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數學表達式; pVT 變化、相變化與化學反應過程中 W、 Q、 U、H、 S、 A 與 G 的計算;熵增原理及三種平衡判據。
了解熱力學基本方程和麥克斯韋關系式的簡單應用;克拉貝龍方程及克-克方程的應用。
2. 多組分熱力學及相平衡 (~18 %)
偏摩爾量、化學勢的概念;理想氣體、理想稀溶液的化學勢表達式;逸度、活度的定義以及活度的計算。
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數性的概念及簡單應用。
相律的應用;單組分相圖;二組分氣-液及凝聚系統相圖。
3. 化學平衡 (~10 %)
等溫方程;標准摩爾反應 Gibbs 函數、標准平衡常數與平衡組成的計算;溫度、壓力和惰性氣體對平衡的影響;同時平衡的原則。
4. 電化學 (~10 %)
電解質溶液中電導率、摩爾電導率、活度與活度系數的計算;電導測定的應用。
原電池電動勢與熱力學函數的關系, Nernst 方程;電動勢測定的應用;電極的極化與超電勢的概念。
5. 統計熱力學 (~6 %)
Boltzmann 分布;粒子配分函數的定義式;雙原子平、轉、振配分函數的計算;獨立子系統能量、熵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Boltzmann 熵定理。
6. 化學動力學 (~15 %)
反應速率、基元反應、反應分子數、反應級數的概念。
零、一、二級反應的動力學特徵及速率方程積分式的應用;阿累尼烏斯公式;對行、平行反應(一級)速率方程積分式的應用;復雜反應的近似處理法(穩態近似法、平衡態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徵;光化反應的特徵及光化學第一、第二定律。
7. 界面現象與膠體化學( ~10 %)
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與 Laplace 方程; Kelvin 方程與四種亞穩態;潤濕與鋪展現象及楊氏方程;化學吸附與物理吸附; Langmuir 吸附等溫式。
了解膠體的光學性質、動力性質及電學性質;掌握膠團結構的表示,電解質對溶膠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狀液的穩定與破壞。
8. 實驗部分( ~10 %)
1) 恆溫槽的調節及粘度測定; 2)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 3)反應焓的測定; 4)平衡常數的測定( ZnO 與 HCl 水溶液反應); 5)凝固點降低法測摩爾質量(萘-苯系統); 6)二元完全互溶液體蒸餾曲線(乙醇-正丙醇系統,阿貝折射儀); 7)二元凝聚系統相圖; 8) 原電池熱力學(電位差計的應用); 9)過氧化氫催化分解( KI 催化劑); 10)乙酸乙酯皂化反應(電導儀的應用); 11)表面張力的測定(氣泡最大壓力法),以上實驗的原理及物理量的測量方法。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計算題 60%,概念題 30%,實驗題 1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均為筆試。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2. 如何用Origin畫三液系相圖的聯結線
Origin左側工具欄上不是有直線工具么,用它連線就行了
3. 考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給我復習出些主意,專業課考《物理化學》的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考的是物理化學(乙),把考綱要求的內容弄熟。
把參考教材(《物理化學》上、下冊(第四版),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所編)復習好。
中科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物理化學(乙)》考試大綱
本《物理化學》(乙)考試大綱適用於報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化工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物理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是整個化學學科和化工學科的理論基礎。它從物質的物理現象和化學現象的聯系入手探求化學變化基本規律。物理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化學熱力學(統計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界面化學與膠體化學等。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計算方法,並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考試內容
(一) 氣體的PVT關系
1、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2、理想氣體混合物
3、氣體的液化及臨界參數
4、真實氣體狀態方程
5、對應狀態原理及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二) 熱力學第一定律
1、熱力學基本概念
2、熱力學第一定律
3、恆容熱、恆壓熱、焓
4、熱容、恆容變溫過程、恆壓變溫過程
5、焦耳實驗,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焓
6、氣體可逆膨脹壓縮過程
7、相變化過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學計量數、反應進度和標准摩爾反應焓
10、由標准摩爾生成焓和標准摩爾燃燒焓計算標准摩爾反應焓
11、節流膨脹與焦耳—湯姆遜效應
12、穩流過程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三) 熱力學第二定律
1、卡諾循環
2、熱力學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單純pVT變化熵變的計算
5、相變過程熵變的計算
6、熱力學第三定律和化學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7、亥姆霍茲函數和吉布斯函數
8、熱力學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龍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和麥克斯韋關系式
(四)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1、偏摩爾量
2、化學勢
3、氣體組分的化學勢
4、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態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數性
8、逸度與逸度因子
9、活度及活度因子
(五)化學平衡
1、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
2、理想氣體化學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
3、溫度對標准平衡常數的影響
4、其它因素對理想氣體化學平衡的影響
壓力對於平衡轉化率的影響;惰性組分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反應物的摩
5、真實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
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學平街
(六)相平衡
1、相律
2、杠桿規則
3、單組分系統相圖
4、二組分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5、二組分真實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6、二組分液態部分互溶系統及完全不互溶系統的氣 - 液平衡相圖
7、二組分固態不互溶系統液-固平街相圖
8、二組分固態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9、生成化合物的二組分凝聚系統相圖
10、三組分系統液-液平衡相圖
(七)電化學
1、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機理及法拉第定律
2、離子的遷移數
3、電導、電導率和摩爾電導率
4、電解質的平均離子活度因子
5、可逆電池及其電動勢的測定
6、原電池熱力學
7、電極電勢和液體接界電勢
8、電極的種類
9、原電池設計舉例
10、分解電壓
11、極化作用
12、電解時的電極反應
(八)統計熱力學初步
1、粒子各運動形式的能級及能級的簡並度
2、能級分布的微態數及系統的總微態數
3、最概然分布與平衡分布
4、玻耳茲曼分布
5、粒子配分函數的計算
6、系統的熱力學能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7、系統的摩爾定容熱容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8、系統的熵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9、其它熱力學函數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10、理想氣體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
(九)界面現象
1、界面張力
2、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及其後果
3、固體表面
4、液-固界面
5、溶液表面
(十)化學動力學
1、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及速率方程
2、速率方程的積分形式
3、速率方程的確定
4、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5、典型復合反應
6、復合反應速率的近似處理法
7、鏈反應
8、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
9、勢能面與過渡狀態理論
10、溶液中反應
11、多相反應
12、光化學
13、催化作用的通性
14、單相催化反應
15、多相催化反應
(十一)膠體化學
1、膠體系統的制備
2、膠體系統的光學性質
3、肢體系統的動力性質
4、溶膠系統的電學性質
5、溶膠的穩定與聚沉
6、懸浮液
7、乳狀液
8、泡沫
9、氣溶膠
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滲透壓和粘度
二、考試要求
(一) 氣體的PVT關系
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和混合氣體的性質(道爾頓分壓定律、阿馬加分容定律)。了解實際氣體的狀態方程(范德華方程)。了解實際氣體的液化和臨界性質。了解對應狀態原理與壓縮因子圖。
(二) 熱力學第一定律
明確熱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體系、環境、狀態、功、熱、變化過程等。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和內能的概念。熟知功與熱正負號和取號慣例。明確准靜態過程與可逆過程的意義及特徵。明確U及H都是狀態函數,以及狀態函數的特性。較熟練地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計算理想氣體在等溫、等壓、絕熱等過程中的ΔU、ΔH、Q和W。能熟練應用生成熱、燃燒熱計算反應熱。會應用蓋斯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進行一系列計算。了解卡諾循環的意義。
(三)熱力學第二定律
明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意義及其與卡諾定理的聯系。理解克勞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注意在導出熵函數的過程中,公式推導的邏輯推理。熟記熱力學函數U、H、S、F、G的定義,明確其在特殊條件下的物理意義和如何利用它們判別過程變化的方向和平衡條件。較熟練地運用吉布斯-亥姆霍茲公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貝龍方程式。掌握熵的統計意義。了解熱力學第三定律,明確規定熵的意義、計算及其應用。
(四)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熟悉溶液濃度的各種表示法及其相互關系。掌握理想溶液定義、實質和通性。掌握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如何利用牛頓圖求氣體的逸度系數。明確偏摩爾量和化學勢的意義。掌握表示溶液中各組分化學勢的方法。了解稀溶液依數性公式推導和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導和熱力學處理溶液問題的一般方法。
(五)化學平衡
掌握反應等溫式的應用。掌握均相和多相反應的平衡常數表示法。理解ΔrGm0的意義,由ΔrGm0估計反應的可能性。熟悉KP0、KP、KX、KC的意義、單位及其關系。了解平衡常數與溫度、壓力關系和惰性氣體對平衡組成的影響,並掌握其計算方法。能根據標准熱力學函數的數據計算平衡常數。了解同時平衡、反應耦合、近似計算等處理方法。
(六) 相平衡
掌握相、組分數和自由度的定義。了解相律的推導過程及其在相圖中的應用。掌握杠桿規則在相圖中的應用。在雙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雙液系為重點掌握P-X圖和T-X圖。在二組分液—固體系中,以簡單共熔物的相圖為重點,掌握相圖的繪制及其應用。對三組分體系,了解水鹽體系相圖的應用,了解相圖在萃取過程中的應用。
(七)電化學
掌握電導率、摩爾電導率的意義及其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了解離子獨立移動定律及電導測定的一些應用。熟悉遷移數與摩爾電導率、離子遷移率之間的關系。掌握電解質的離子平均活度系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了解電解質溶液理論(主要是離子氛的概念),並會使用德拜-休克爾極限公式。掌握電動勢與ΔrGm的關系,熟悉電極電勢的符號慣例。熟悉標准電極電勢及其應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計,平衡常數的計算等)。對於所給的電池能熟練、正確地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並能計算其電動勢。明確溫度對電動勢的影響及ΔrHm和ΔrSm的計算。了解分解電壓的意義。了解產生極化作用的原因。
(八)統計熱力學初步
了解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觀狀態數代替整個體系的微觀狀態數的原因。明確配分函數定義及其物理意義。了解定位體系與非定位體系的熱力學函數的差別。了解平動、轉動、振動配分函數及其對熱力學函數的貢獻。
(九)界面現象
掌握表面吉布斯函數、表面張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掌握彎曲表面的附加壓力產生的原因及其與曲率半徑的關系,會使用楊—拉普拉斯公式進行簡單計算。了解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學會使用Kelvin公式。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溫式及各項的物理意義,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了解表面活性物質結構特性、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及其應用。了解液—固界面的鋪展與潤濕現象。理解氣—固表面的吸附本質、吸附等溫線的主要類型和吸附熱力學。
(十)化學動力學
掌握等容反應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應、反應級數、反應分子數等基本概念。掌握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的速率方程和特徵,並能夠由實驗數據確定簡單反應的級數。對三種典型的復雜反應(對峙反應、平行反應和連串反應),掌握其各自的特點,並能對其中比較簡單的反應能寫出反應速率與濃度關系的微分式。明確溫度、活化能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理解阿侖尼烏斯經驗式中各項的含義,計算Ea、A、k等物理量。掌握鏈反應的特點。掌握穩態近似法、平衡態法和速控步驟法等近似處理方法。理解碰撞理論和過渡狀態理論。了解溶液中反應的特點和溶劑、電解質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了解催化反應的特點和常見催化反應的類型。了解光化學反應的特點。
(十一)膠體化學
掌握膠體分散體系的動力性質、光學性質、電學性質等方面的特點,能利用這些特點對膠體粒子大小、帶電情況等方面分析並能應用於實踐。了解溶膠穩定性特點及電解質對溶膠穩定性的影響,能判斷電解質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狀液的種類、乳化劑的作用及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大分子溶液與溶膠的異同點。了解唐南平衡。
三、主要參考書
《物理化學》上、下冊(第四版),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所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四、說明
主要題型可能有:是非題、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計算題、綜合題等。
4. 汽車離合器為什麼越用越高
正常的離合器片本來就是磨損件。越用越少。離合自然就越來越高。汽車行駛時經常轉換速度時離合器片磨損增加,離合器片厚度就減少,根據杠桿規則,所以制動踏板越用越高。
離合器片是摩擦為主傳遞能量、使汽車穩定行駛。
離合器片主要材料:
採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半金屬型摩擦材料、復合纖維摩擦材料、陶瓷纖維摩擦材料。
離合器的使用技巧實際上就是半聯動的使用技巧。 起步時需要有一定的半聯動時間,以保證起步的平順。坐新手開的車都有這樣的體會,要麼起步時熄火,要麼是一顫一顫出去的,這些都是半聯動技巧沒有掌握好的表現。
5. 杠桿規則的杠桿規則-應用
杠桿規則在相平衡中是用來計算系統分成平衡兩相(或兩部分)時,兩相(或兩部分)的相對量,如圖1所示,設在溫度為T下,系統中共存的兩相分別為α相與β相。
圖中M,α,β分別表示系統點與兩相的相點;xBa,xBM,xBβ分別代表整個系統,α相和β相的組成(以B的摩爾分數表示);,與則分別為系統點,α相和β相的物質的量。由質量衡算可得。
杠桿規則的推導和法用均以不生成化合物的相圖為對象。對於生成化合物的相圖,應用杠桿規則時,需要特別加以注意,否則容易錯誤。
6. 在三相共存的平衡線上為什麼不能使用杠桿規則
在三相共存的平衡線上,為什麼不能使用杠桿規則?
因為三相共存的平衡線,如果你要使用杠桿規則的話,那麼一定有一條線會落後的,所以必須平行共進,這樣才能夠同時發展。
7. 請問哈工程大學材料化學考研考的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是哪本書,有復習題嗎謝了
1.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第一和第二定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並熟練掌握第一、第二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
2.要求考生掌握Carnot循環中各步的功和熱的計算,理解從卡諾循環中引出熵這個狀態函數及其本質。
3. 掌握自發過程的熱力學幾個判據,並能會利用判據來判斷變化的方向和限度。
4.了解熱力學的四個基本公式的由來及推導過程,掌握Maxwell方程的推導過程。
8. 專升本的物理化學都考什麼
各學校物理化學考查內容大同小異,基本情況如下:
一、考試內容
(一) 氣體的PVT關系
1、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2、理想氣體混合物
3、氣體的液化及臨界參數
4、真實氣體狀態方程
5、對應狀態原理及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二) 熱力學第一定律
1、熱力學基本概念
2、熱力學第一定律
3、恆容熱、恆壓熱、焓
4、熱容、恆容變溫過程、恆壓變溫過程
5、焦耳實驗,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焓
6、氣體可逆膨脹壓縮過程
7、相變化過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學計量數、反應進度和標准摩爾反應焓
10、由標准摩爾生成焓和標准摩爾燃燒焓計算標准摩爾反應焓
11、節流膨脹與焦耳—湯姆遜效應
12、穩流過程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三) 熱力學第二定律
1、卡諾循環
2、熱力學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單純pVT變化熵變的計算
5、相變過程熵變的計算
6、熱力學第三定律和化學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7、亥姆霍茲函數和吉布斯函數
8、熱力學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龍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和麥克斯韋關系式
(四)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1、偏摩爾量
2、化學勢
3、氣體組分的化學勢
4、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態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數性
8、逸度與逸度因子
9、活度及活度因子
(五)化學平衡
1、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
2、理想氣體化學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
3、溫度對標准平衡常數的影響
4、其它因素對理想氣體化學平衡的影響
壓力對於平衡轉化率的影響;惰性組分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反應物的摩
5、真實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
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學平街
(六)相平衡
1、相律
2、杠桿規則
3、單組分系統相圖
4、二組分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5、二組分真實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6、二組分液態部分互溶系統及完全不互溶系統的氣 - 液平衡相圖
7、二組分固態不互溶系統液-固平街相圖
8、二組分固態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9、生成化合物的二組分凝聚系統相圖
10、三組分系統液-液平衡相圖
(七)電化學
1、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機理及法拉第定律
2、離子的遷移數
3、電導、電導率和摩爾電導率
4、電解質的平均離子活度因子
5、可逆電池及其電動勢的測定
6、原電池熱力學
7、電極電勢和液體接界電勢
8、電極的種類
9、原電池設計舉例
10、分解電壓
11、極化作用
12、電解時的電極反應
(八)統計熱力學初步
1、粒子各運動形式的能級及能級的簡並度
2、能級分布的微態數及系統的總微態數
3、最概然分布與平衡分布
4、玻耳茲曼分布
5、粒子配分函數的計算
6、系統的熱力學能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7、系統的摩爾定容熱容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8、系統的熵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9、其它熱力學函數與配分函數的關系
10、理想氣體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
(九)界面現象
1、界面張力
2、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及其後果
3、固體表面
4、液-固界面
5、溶液表面
(十)化學動力學
1、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及速率方程
2、速率方程的積分形式
3、速率方程的確定
4、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5、典型復合反應
6、復合反應速率的近似處理法
7、鏈反應
8、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
9、勢能面與過渡狀態理論
10、溶液中反應
11、多相反應
12、光化學
13、催化作用的通性
14、單相催化反應
15、多相催化反應
(十一)膠體化學
1、膠體系統的制備
2、膠體系統的光學性質
3、肢體系統的動力性質
4、溶膠系統的電學性質
5、溶膠的穩定與聚沉
6、懸浮液
7、乳狀液
8、泡沫
9、氣溶膠
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滲透壓和粘度
二、考試要求
(一) 氣體的PVT關系
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和混合氣體的性質(道爾頓分壓定律、阿馬加分容定律)。了解實際氣體的狀態方程(范德華方程)。了解實際氣體的液化和臨界性質。了解對應狀態原理與壓縮因子圖。
(二) 熱力學第一定律
明確熱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體系、環境、狀態、功、熱、變化過程等。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和內能的概念。熟知功與熱正負號和取號慣例。明確准靜態過程與可逆過程的意義及特徵。明確U及H都是狀態函數,以及狀態函數的特性。較熟練地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計算理想氣體在等溫、等壓、絕熱等過程中的ΔU、ΔH、Q和W。能熟練應用生成熱、燃燒熱計算反應熱。會應用蓋斯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進行一系列計算。了解卡諾循環的意義。
(三)熱力學第二定律
明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意義及其與卡諾定理的聯系。理解克勞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注意在導出熵函數的過程中,公式推導的邏輯推理。熟記熱力學函數U、H、S、F、G的定義,明確其在特殊條件下的物理意義和如何利用它們判別過程變化的方向和平衡條件。較熟練地運用吉布斯-亥姆霍茲公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貝龍方程式。掌握熵的統計意義。了解熱力學第三定律,明確規定熵的意義、計算及其應用。
(四)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熟悉溶液濃度的各種表示法及其相互關系。掌握理想溶液定義、實質和通性。掌握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如何利用牛頓圖求氣體的逸度系數。明確偏摩爾量和化學勢的意義。掌握表示溶液中各組分化學勢的方法。了解稀溶液依數性公式推導和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導和熱力學處理溶液問題的一般方法。
(五)化學平衡
掌握反應等溫式的應用。掌握均相和多相反應的平衡常數表示法。理解ΔrGm0的意義,由ΔrGm0估計反應的可能性。熟悉KP0、KP、KX、KC的意義、單位及其關系。了解平衡常數與溫度、壓力關系和惰性氣體對平衡組成的影響,並掌握其計算方法。能根據標准熱力學函數的數據計算平衡常數。了解同時平衡、反應耦合、近似計算等處理方法。
(六) 相平衡
掌握相、組分數和自由度的定義。了解相律的推導過程及其在相圖中的應用。掌握杠桿規則在相圖中的應用。在雙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雙液系為重點掌握P-X圖和T-X圖。在二組分液—固體系中,以簡單共熔物的相圖為重點,掌握相圖的繪制及其應用。對三組分體系,了解水鹽體系相圖的應用,了解相圖在萃取過程中的應用。
(七)電化學
掌握電導率、摩爾電導率的意義及其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了解離子獨立移動定律及電導測定的一些應用。熟悉遷移數與摩爾電導率、離子遷移率之間的關系。掌握電解質的離子平均活度系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了解電解質溶液理論(主要是離子氛的概念),並會使用德拜-休克爾極限公式。掌握電動勢與ΔrGm的關系,熟悉電極電勢的符號慣例。熟悉標准電極電勢及其應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計,平衡常數的計算等)。對於所給的電池能熟練、正確地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並能計算其電動勢。明確溫度對電動勢的影響及ΔrHm和ΔrSm的計算。了解分解電壓的意義。了解產生極化作用的原因。
(八)統計熱力學初步
了解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觀狀態數代替整個體系的微觀狀態數的原因。明確配分函數定義及其物理意義。了解定位體系與非定位體系的熱力學函數的差別。了解平動、轉動、振動配分函數及其對熱力學函數的貢獻。
(九)界面現象
掌握表面吉布斯函數、表面張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掌握彎曲表面的附加壓力產生的原因及其與曲率半徑的關系,會使用楊—拉普拉斯公式進行簡單計算。了解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學會使用Kelvin公式。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溫式及各項的物理意義,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了解表面活性物質結構特性、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及其應用。了解液—固界面的鋪展與潤濕現象。理解氣—固表面的吸附本質、吸附等溫線的主要類型和吸附熱力學。
(十)化學動力學
掌握等容反應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應、反應級數、反應分子數等基本概念。掌握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的速率方程和特徵,並能夠由實驗數據確定簡單反應的級數。對三種典型的復雜反應(對峙反應、平行反應和連串反應),掌握其各自的特點,並能對其中比較簡單的反應能寫出反應速率與濃度關系的微分式。明確溫度、活化能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理解阿侖尼烏斯經驗式中各項的含義,計算Ea、A、k等物理量。掌握鏈反應的特點。掌握穩態近似法、平衡態法和速控步驟法等近似處理方法。理解碰撞理論和過渡狀態理論。了解溶液中反應的特點和溶劑、電解質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了解催化反應的特點和常見催化反應的類型。了解光化學反應的特點。
(十一)膠體化學
掌握膠體分散體系的動力性質、光學性質、電學性質等方面的特點,能利用這些特點對膠體粒子大小、帶電情況等方面分析並能應用於實踐。了解溶膠穩定性特點及電解質對溶膠穩定性的影響,能判斷電解質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狀液的種類、乳化劑的作用及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大分子溶液與溶膠的異同點。了解唐南平衡。
三、主要參考書
《物理化學》上、下冊(第四版),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所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9. 在三相共存的平衡線上為什麼不能使用杠桿規則
首先說他平衡的原因是收到合外力為0平衡
可能跟杠桿的質量分布有關不均勻,或在支點處沒有在重心出,還有在指點有摩擦力存在不與地面平行還是可以啊